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32卷  第2期

专题研究
评价理论观照下中国古诗美学价值的理解与翻译——以《钗头凤》英译为例
张威, 李菁
2016, 32(2): 1-7.
摘要(431) PDF(12)
摘要:
评价理论中的态度、介入、级差系统与文本的文体风格、审美价值密切相关。因此,评价理论与翻译实践、翻译批评也存在紧密关联。诗歌英译的关键是将原文的“美”移植到译文。然而,因主体差异,译者与原作者往往对同样客体持有不同的评价态度。以《钗头凤》三个英译本为例,文章试图通过分析作者与译者审美及价值观的异同,探索衡量译文质量的有效标准,并以此探究评价意义承载的文化美学特征。
语言与情感相互建构关系概观
杨炳钧, 胡东明
2016, 32(2): 8-15.
摘要(440) PDF(23)
摘要:
语言与情感常被看作两个孤立的概念,相关研究分别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范畴下展开。近年来,由于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但语言与情感成了这些尖端科学发展中难以跨越的屏障,语言与情感的相互建构关系开始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梳理语言与情感在大脑中的联系、语言的情感表达功能、语言对情感建构的作用及其对情感识别的影响、语境对情感判断的影响、情感的语言加工、情感对语言及话题选择的影响、情感模拟对语言理解的影响等,本研究描绘了当前语言与情感相互建构关系的基本轮廓,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视点。
论语境重置对历史语篇知识结构的影响
于晖, 刘盟
2016, 32(2): 16-23.
摘要(318) PDF(11)
摘要:
学校教育中的每一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知识结构。语言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媒介,是教育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在梳理伯恩斯坦社会教育学和功能语言学学科对话和马丁对语域和概念意义探讨的基础上,基于口头和书面历史语篇的个例研究,文章从分类关系、语法隐喻和因果关系入手,探讨语篇在情景重置后经验关系系统中所呈现出的差别。研究发现,口头历史带有很强的“故事”特征,而书面历史则试图拉开事件本身和书写内容之间的经验距离。
近十年国外系统功能翻译研究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
赵晶
2016, 32(2): 24-30.
摘要(309) PDF(14)
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多语交际和多语研究的兴起以及适用语言学概念的提出,系统功能翻译研究已逐渐成为翻译研究中影响与日俱增的重要分支。新时期的系统功能翻译研究充分立足功能语言学自身,采用语言多维度的全息视角,提出了综合的理论模式,研究方法也从传统的以内省为主逐步过渡到以量化数据支撑的实证研究为主,强调翻译研究对语言学的反哺作用,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拓展。本文梳理了近十年国外系统功能翻译研究的最新成果,总结研究的新特点,并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
功能语境视域的《论语》歧义句语内翻译模式研究
邱靖娜, 张敬源
2016, 32(2): 31-35.
摘要(480) PDF(19)
摘要:
语内翻译是典籍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步骤,其对典籍歧义句的处理直接影响最终的翻译质量。在功能语境理论框架内,采用宏观功能语境分析和自下而上的具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论语·学而篇》第8章“学则不固”的“固”字为例,对《论语》歧义句语内翻译进行研究,探讨可操作的翻译模式。研究发现在歧义句语内翻译过程中进行语境还原,有助消除词汇歧义;研究认为“学则不固”的“固”字应作“固陋”解译。
英汉语简单时相之功能视角比较研究
高生文, 王敏辰
2016, 32(2): 36-45.
摘要(317) PDF(11)
摘要:
以往的时相研究主要着眼于某一语言,重点讨论时相特征与动词分类的关系,忽视了简单时相和复合时相之分。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视角,明确指出时相应分为简单时相和复合时相两个类别,认为简单时相是小句的内在时间特征,仅由体现过程意义的小句成分决定。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英汉语简单时相的体现方式,发现二者既存在共性,也存在个性。
圆明园写仿“西湖十景”简论
郗志群, 王志伟
2016, 32(2): 46-53.
摘要(380) PDF(22)
摘要:
同步于清帝的南巡盛典,作为江南著名风物的杭州西湖十景被一一仿建在北京圆明园中,一开这座皇家园林“移天缩地”的先声。文章通过对圆明园与杭州两处“西湖十景”的比对,厘清了圆明园对其写仿的方法为“实景写仿”与“会意写仿”两类,并通过院本绘画、现状照片、清帝御制诗以及保存在故宫博物院中的清宫样式房图档,分别就每一景的对景关系作一简析,得出了圆明园写仿杭州西湖十景过程中的尺度缩小、官式做法、意境追索等特点的结论。
关于北京历史名园特征的辨识
谭烈飞, 邹小燕
2016, 32(2): 54-59.
摘要(277) PDF(10)
摘要:
北京历史名园是历史留给北京城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国造林艺术的巅峰之作。文章总结了北京历史名园所展现的几大特点:一、和谐理念;二、对自然、祖先的敬畏;三、传统的孝道观;四、“以耕织为本”。并探讨了其中蕴藏的深厚的人文底蕴。
西北农村教师生存境况的调查及思考
刘文华
2016, 32(2): 60-66.
摘要(305) PDF(11)
摘要:
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西北农村教师的生存境况进行了全面描述,结果表明: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不断提升,但由于工作任务繁重、社会地位不高、自我职业认同度底、职业流动困难及发展空间狭窄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村教师压力巨大、身心疲惫,职业厌倦感明显。因此,要改善西北农村教师的生存境况,需要政府承担主体责任,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并优化分配机制,优化组合教育资源,优化农村教育环境;需要营造尊重教师自我价值和现实需求的良好社会氛围;需要教师个人树立职业情感以增强职业成就感。
学术争鸣与批评
关于国内外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状况的文献分析——基于科学计量学的视角
钱振华, 刘家华
2016, 32(2): 67-79.
摘要(384) PDF(12)
摘要:
转基因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带给我们巨大的震撼,一些学者更是将其视为继工业革命、计算机与电力革命、信息技术革命之后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目前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进入了人类的食物链,GMF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也成为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中国作为GMF消费大国,由于GMF安全评价和检测评估体系不完善、公众参与GMF安全管理的机会少,形成了公众对GMF的恐惧情绪。鉴于此,本文从科学计量学的视角,对国内已发表的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为主题的文章进行统计,分别分析学界、媒体、政府三个主体的认知态度,以此来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
读书与研究
“木精为青牛”考释
张黎明
2016, 32(2): 80-85.
摘要(378) PDF(10)
摘要:
植物精怪的动物化是一种世界性民俗现象,在中国古代则有“木精为青牛”的说法。究其原因,这一观念的出现大约有三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古代神话中植物神祗动物形貌的遗存;二是秦汉时期有“出土牛迎春”的礼俗,土牛、青牛与春天、树木关联在一起;三是中国古代有源远流长的青牛信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尤为突出,这是“木精为青牛”说的民俗背景。
文学视角下的唐代诏敕研究——由唐武德九年六月至九月诏书看李世民弑兄夺权及李渊被迫让位的真相
张超
2016, 32(2): 86-93.
摘要(724) PDF(22)
摘要:
初唐诏敕文是初唐时期皇帝于施政过程中发布的“王言政令”,是具有最高权威的下行政治公文,涉及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律法、外交、教育、文化等多方面的史实,和《大唐创业起居注》、《唐太宗实录》等史籍一道,都属于第一手资料,史料价值很高,可补正史之阙。即便是那些旨在宣扬皇德的诏敕文,如皇帝的即位、改元、祭天、封禅诏书,也为我们考察当时的史实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线索。本文主要从文史结合的角度出发,通过考察唐武德九年六月至九月诏书,来挖掘其中隐藏的李世民弑兄夺权及李渊被迫让位的真相。
教育学
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目标、困境与动力
马廷奇, 钟颖
2016, 32(2): 94-99.
摘要(398) PDF(11)
摘要:
在本科教学的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的学是重点,本科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主要任务。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大学本科教学体系受到了巨大冲击,大学教学改革就是本科教学体系重建的过程,但同时这一过程也遮蔽了本科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当前,本科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要把大学作为教学改革第一责任主体,建立教学改革相关主体的协同机制,营造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质量文化。
文艺学
“披袍秉笏”杂剧内涵新证——兼论参军色、孤色服饰在元明杂剧中的演变
杨秋红
2016, 32(2): 100-108.
摘要(359) PDF(12)
摘要:
元夏庭芝《青楼集志》载“披秉”杂剧,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易为“披袍秉笏”,注曰“君臣杂剧”,朱权以文本为据不如夏庭芝内行,“君臣杂剧”说不足信。考“披袍秉笏”装扮源流,唐参军戏、宋金杂戏之“绿衣秉简”为元杂剧“襕衫秉笏”的直接来源,“披袍”则另有所出。脉钞本杂剧穿关中,“秉笏”者多为文官,“披袍”者多为武将。元刊杂剧之“披秉”似笼统强调装扮高官,明代以“秉笏”、“披袍”区分文武的特点更明显。故“披袍秉笏”杂剧与其说是君臣杂剧,不如说是以文臣谋略、武将征战为主的戏。
政治学
试论政治伊斯兰:中亚“伊扎布特”问题
张友国, 冯玉丽
2016, 32(2): 109-117.
摘要(310) PDF(12)
摘要:
伴随着解体后出现的思想真空,原苏联中亚地区的伊斯兰开始复兴,“伊扎布特”乘势进入中亚。伊扎布特在中亚散布宗教极端思想,从事反政府和分裂活动,其危害在乌兹别克斯坦尤为严重。伊斯兰复兴、相对恶化的经济条件、权力分享族际的失衡、年轻男性失业人口的猛增等因素相结合,为伊扎布特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中亚国家需要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多个层面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宗教政治化,维护国家与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