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37卷  第3期

高教研究
大学工科教师技能性知识获得的三条进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
郭德侠, 曲绍卫
2021, 37(3): 227-232.
摘要(446) PDF(58)
摘要:
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教师的专业精神、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其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工程学科的实践特性,所以,大学工科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应是促进技能性知识的增长。技能性知识是大学工科教师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实践性、感悟性、意会性和语境性特征。大学工科教师技能性知识的获得有三条进路:在“现场”中“跟随”学习;在“语境”中互动、感悟;在“对话”中理解与共享。
党建思政
习近平关于扶志与扶智重要论述的哲学意蕴
沈崴, 李萌, 蒋灵斌, 梁志扬
2021, 37(3): 233-238.
摘要(340) PDF(27)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志和扶智的重要论述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深刻把握劳动是人的本质这个前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运用内因决定外因的基本原理,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从具体实践来看,要尊重已脱贫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找准扶志和扶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已脱贫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把扶志和扶智结合起来,加大教育帮扶力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功能语言学
《井中弥漫着什么秘密》中生态哲学思想的词汇语法体现
陈明芳, 曹峻烽
2021, 37(3): 239-246.
摘要(401) PDF(38)
摘要:
生态话语分析模式以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理论,有助于对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歌《井中弥漫着什么秘密》(What Mystery Pervades a Well)的生态哲学观解读,及其现实意义探讨。诗歌主要通过三大过程的运用体现了“人与自然”“非人类生命体与自然”等关系。在诗人笔下,自然被赋予了神秘与可怕的特征,反映出人与自然的陌生与疏离。同时,诗歌中的感叹语气、不同值情态词以及其它语言或非语言手段的使用也传递了自然的不可捉摸性。此外,诗歌中小句的主位多为非人类生命体和物理性要素、“自然”和“植物”的拟人化照应手段频繁出现,都体现出“尊重自然”的生态哲学观。诗人借“小草”和“莎草”面对自然毫不胆怯的态度,表明人类要尊重而非侵犯自然的生态保护型场所观。
生态语言学的新展望:从绿色语法到生态语法
周文娟
2021, 37(3): 247-253.
摘要(539) PDF(53)
摘要:
文章介绍并比较绿色语法和生态语法这两个生态转向下生态语言学的新兴语法流派,经过考察发现:二者作为两个伞状术语,在概念提出、基本内涵、分析方法和学术流派方面存在“和而不同”的差异性,在历史背景、批判目标和发展趋势方面存在“殊途同归”的一致性。文章目的并非对比二者的优劣,而是在生态语言学融合与发展学科背景下为生态语法分析提供参考依据。后疫情时代的生态语言学研究可尝试建构健康语法。
环境话语生态性构建研究:以“《中国日报》气候变化报道话语语料库”为例
刘衍
2021, 37(3): 254-263.
摘要(608) PDF(60)
摘要:
环境话语是与环境或环境问题相关的一类话语,受到学界关注。生态话语分析作为生态语言学的一个研究视角,在话语生态性构建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语料库话语分析或研究作为一种实证性视角被广泛用于语篇或话语研究中。语料库生态话语分析将上述两个视角整合,是话语生态性探索的新路径。研究立足于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基于一定的生态哲学观(融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向度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生态自然观),借助专用语料库工具,建立“《中国日报》气候变化报道话语语料库”(包含一个总库与四个子库),从子库词表、子库主题词表和总库中索引项climate change及其搭配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证。研究发现,作为环境话语的《中国日报》气候变化报道是生态有益型话语,报道表达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阐明该报对气候变化这一环境相关问题的态度,同时凸显其中国立场与全球视野。
语言选择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旨向
王跃平, 杜敏
2021, 37(3): 264-272.
摘要(452) PDF(26)
摘要:
语言选择是理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重点。语言选择指使用者在“约定俗成”的心理规约及语法规范内的组词造句、表意述事并以言行事。以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及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使用者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为理论基础,首先认为语言选择关涉可供选择的语言与变体的选择性使用,并以交际性、语境性和规约性为主要特征。其次语言选择具有表情达意及以言取效的社会功能。通过选择不同的语言或语词,顺应或调适规约意义,生成基于选择的话语意义,实现表情达意及言语取效的功能。
法学
未出庭证人书面证言的规制路径分析——以218份判决的实证研究为基础
刘学在, 徐滢朝
2021, 37(3): 273-281.
摘要(273) PDF(24)
摘要:
实证研究表明,未出庭证人书面证言在质证、审查和认证上存在适用困境。具体表现为未出庭证人书面证言采信率低、法院认证理由片面模糊、错误适用证据审查规则、对其是否具备证据资格认定相左。原因在于,未出庭证人提供的书面证言存在天然可信度缺陷,私主体自书证言缺乏明显可识别的标志,学术界对其可采性存在分歧,直接言词原则被过度强调而书面原则的价值被不当贬低。在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趋向完善和诉讼环境发生质变的过渡阶段,规范书面证言制作、质证、审查、认定规程,增强书面证言的可信度和可采性,是激活书面证言应然证据价值,缓解书面证言高使用率和低采信率矛盾的应有之义。
犯罪低龄化之应对——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为视角
屈舒阳
2021, 37(3): 282-289.
摘要(438) PDF(30)
摘要:
青少年“依法犯罪”案件频发导致了社会的愤怒与焦虑,要求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呼声此起彼伏,《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民意予以积极回应,并将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处理。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关系到多学科的科学评估和理性探讨。在我国应对青少年犯罪的刑事政策指导下,根据刑罚的局限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救济措施的多元性以及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律性,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不应当作为应对犯罪低龄化的主要手段。在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下降的背景下,进一步明确专门矫治教育的适用条件,合理适用教育惩戒措施,增加监护人刑事监督责任,平衡惩罚与保护的边界,才是法律层面应对犯罪低龄化的基本思路。
立法量化评估方法的规范适用研究
吴睿佳
2021, 37(3): 290-298.
摘要(302) PDF(18)
摘要:
立法量化评估,因其方法上的精确性和科学性,一直以来为学界和实务界所推崇。但当前我国立法量化评估的理念与方法之间仍存在脱节的问题,这具体表现为实践中存在的一系列适用误区。比如,评估实践中既存在“去工具化”的倾向,又易混淆基本的算术法则应用场景,加之常见的数据收集错误,以及绩效评估工具的不当引入,为立法量化评估的适用带来了许多障碍。对此,立法评估人员应当正确判断立法量化评估规范适用的前提,避免立法量化评估方法的不当适用。
社会学
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刘文博
2021, 37(3): 299-306.
摘要(660) PDF(45)
摘要:
身份认同是考察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与市民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关键。从流动人口身份认同概念的界定与测量、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状况、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和身份认同对流动人口的影响四个维度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今后的研究应更多关注“边缘认同”和“双重认同”的流动者,加强对“城-城流动人口”和户籍迁移人口的研究,更多关注主观变量对身份认同的影响,加强对身份认同后果的考察。此外,研究还应加强理论归纳,提升理论水平。
缘何信息技术应用不能取代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基于Y社区的案例研究
武先骐, 赵守飞
2021, 37(3): 307-313.
摘要(299) PDF(14)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应用成为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向。它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促进了多元协同共治的社区治理格局的形成,有助于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但近年来,不少地方在推动社区治理工作过于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忽视了社区治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产生了不少弊病。通过对Y社区的调研,文章分析了当前信息技术应用介入社区治理的现状及原因,总结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信息技术支撑,也需要寻求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协同的结论。
政治学
延安时期艾思奇对《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阐释与宣传
李士芹
2021, 37(3): 314-322.
摘要(315) PDF(17)
摘要:
在延安学风整顿运动中,艾思奇围绕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精神内核,坚持学理性与政治性相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深入论述主观主义的本质与根源,分析主观主义两种形态及联系,丰富“实事求是”与“有的放矢”的理论内涵,最终提出唯物论性质思想的形成之法。在新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现实化与中国化,坚定无产阶级的立场与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阐释与宣传。
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基层政府行为——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分析视角
李建勇, 张建英
2021, 37(3): 323-330.
摘要(360) PDF(2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基层政府与乡村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巨大调整,基层政府的行为逻辑也由此发生了深刻转变。税费改革前后,我国中西部基层政府行为先后经历了“管控与汲取—松散与悬浮—合作与协调”三个阶段的变迁。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既依赖于基层政府的制度创新,也是基层行政体制转型的根本诉求。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中西部基层政权仍然展现出诸多不适,主要表现为治理目标偏离、互动角色错位、执行行为离散等偏差行为,为了有效矫正行为偏差,未来中西部基层政府治理应重点从加强制度建设、创新考核模式、优化治理结构等方向做出努力。
文艺学
《杨思温燕山逢故人》空间叙事探析
胡小梅
2021, 37(3): 331-338.
摘要(333) PDF(14)
摘要:
《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故事内容的空间流转频繁,文中超现实空间与现实空间并存,现实空间则涉及多个不同地域空间和众多空间场景,以及特定的空间类型。空间元素在小说中承担了一定的叙事功能,既配合时间叙事,也引导叙事视角的转移,成为小说诗词叙事的载体。题壁诗的公共空间属性在这篇小说中有所消解。其空间书写具有强烈的寓言性,营造了情绪氛围,特定的空间具有特殊的历史象征意味,产生反讽效应,强化了小说主题。
翻译研究
翻译规范视角下的自我重译研究——以葛浩文英译《呼兰河传》中缩合现象为例
周荣娟, 赵秋荣
2021, 37(3): 339-346.
摘要(741) PDF(76)
摘要:
缩合是英语口语体典型的语言特征之一,这一现象在翻译文本是如何体现的?研究以葛浩文《呼兰河传》初译本和自我重译本为语料,对比两译本中的缩合现象,探究译者自我重译的特征。研究发现:重译本中缩合现象出现频率更高,形式更丰富,更贴近原创英语的特征和使用规范。重译中缩合形式使用频率升高与目标语规范和期待规范有一定关系,是目标语规范化与译者主体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译者自我重译呈现出明显的翻译规范化特征,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忠实”又“为读者考虑”的翻译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