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36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专题研究
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的本土化研究路向——《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述评
魏琛
2020, 36(3): 1-10.
摘要(386) PDF(10)
摘要:
Shu,Zhang&Zhang主编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2019)是对认知语言学在中国30余年来研究现状的全面评述,突出了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的3大转向,指出了语言学理论本土化研究的重要性。该书全面梳理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议题、研究范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导向作用。文章对该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前沿性与应用性、本土性和导向性、批判反思性与主动求变性、交叉融合性与双向互动性”等特色进行了评述,并以新文科建设理念为指导从科学哲学研究范式、跨学科深度融合发展模型、跨语言对比验证研究及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4个维度展望了基于汉语事实的认知语言学本土化研究路向。基于《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基于汉语特异性的语言事实研究将成为认知语言学理论创新的重要路向之一。认知语言学理论创新与汉语语法理论体系创建是一个生态系统,二者形成一种有机、双向互动的关系。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汉语语法研究提供给养,汉语语法研究反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体系创新。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创新的不断深入,认知语言学理论体系将更加完备、健壮。文章对中国认知语言学界及其他语言学流派进一步深入研究汉语事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易读度研究
刘衍
2020, 36(3): 11-18,27.
摘要:
在美国,易读度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以Thorndike[1]为代表的学者掀起了以词频作为标准探索易读度的热潮。时至今日,这一研究还在继续。系统功能语言学(SFL)是Halliday创建的语言学理论,被广泛用于语言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易读度本身并不是SFL中的一个概念,从这一理论视角对它进行探索是新趋势。为使易读度的概念融入SFL的理论框架,文章首先通过梳理文献,试图从定义与维度、影响因素、传统研究方法等方面把握易读度的本质;然后结合SFL中Halliday关于“意义”的论述以及该学派在21世纪初的三大发展趋势,初步探讨这一理论为何能为易读度研究提供广阔的前景。研究表明,SFL能为易读度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易读度能扩展SFL的研究范围,未来这方面研究将成为检验SFL是否是普通语言学、适用语言学,甚至是普通意义学(或者意义的自然科学)的试金石之一。
生态语言学:阿里巴巴致股东信的身份构建研究
刘姝昕
2020, 36(3): 19-27.
摘要: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身份构建研究以身份构建语言为切入点,剖析语言如何参与构建身份,挖掘身份的生态属性,帮助人们抵制生态破坏身份,重塑、推广生态友好身份,以生态友好身份参与构建生态和谐现实。文章以2015年至2018年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致股东信为研究语料,借助NVivo11软件,分析语料语篇所构建阿里巴巴集团身份,并深入讨论所构建身份的生态属性。研究发现:(一)“未来”“中国”“技术”等关联信息是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为企业设定的企业(前景)身份;(二)“未来”“中国”“技术”等企业身份具有一定的生态适用性。阿里巴巴企业以“未来”“中国”“技术”等身份,参与经济活动,助于推动经济健康发展;认同企业身份的投资者群体,潜移默化中树立、推广生态友好身份,参与构建生态现实,进而维护、推进生态共同体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以此研究为生态语言学研究以及经济话语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尝试。
从及物性看《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关怀
杨才英, 钟婷
2020, 36(3): 28-32,40.
摘要: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语篇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杰克·伦敦的代表作《野性的呼唤》呈现出强烈的生态理念和生态关怀。文章从生态话语分析角度,基于体现经验意义的及物性分析,讨论了《野性的呼唤》中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中所呈现的过程类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特征,以探讨语篇所体现的生态理念和生态关怀。
生态自然人文景观话语与语类翻译
李琪
2020, 36(3): 33-40.
摘要:
现代生态学这门学科研究人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类和自然两者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研究生态学已成为当下的热点,外语界学者们众多的生态学术论文和专著不断诞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生态语言学、翻译生态学、生态翻译学等等。但到目前为止,还少有人涉及自然人文景观话语与语类翻译的问题。文章运用语类理论着重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语类的同质性与自然人文景观话语翻译问题;二是语类的特点与自然人文景观话语文化翻译问题,以期说明复合型语篇中不同的子类篇应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同时说明自然人文景观文化翻译的策略和技巧。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宗族组织与乡村共同体再造
王伯承
2020, 36(3): 41-47.
摘要:
进入风险社会时代,基层社会治理遭遇严重挑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侧重于风险酿成危机后的善后治理,是“排山倒海”地危机应对,还是力量下沉、着力于细微之处的风险预警、社区应对和民众动员,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重大现实问题。倡导基层治理创新之于农村村落,迫切呼唤应时代之需的乡村生活共同体的重塑与再造。文章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对豫东南地区S县的田野考察,发现基于宗族构成熟人社会的乡村社区通过集体防疫抗疫、积极复工复产,宗族共同体集体行动和国家的疫情防控基层治理需要形成了内在一致性:一是宗族组织的积极动员与有效倡导,形成了基层社区早期防疫秩序的建构与表征;二是宗族组织建构了外出务工者可资利用的关系网络,强化了陌生人社会的社会资本的形成;三是宗族传统习俗的适时权变,带来基层社会内部治理效能的改善。宗族组织通过一种共同体生活维系的形式,服务于把乡村地域社会建设成为风险社会时代有恢复能力的共同体型社区,实现了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乡村共同体的重塑与再造。这种对国家基层治理能力有效补充的形式与内容,值得持续地研究与探讨。
应急管理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韧性建设探究
杨修, 赵楚龙
2020, 36(3): 48-54.
摘要(461) PDF(108)
摘要:
2020年初,新冠疫情影响全世界,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打乱了整个市场秩序,许多中小企业停产停工。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这场阵痛也暴露了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组织韧性,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在疫情的冲击下举步维艰。文章基于应急管理背景下,结合当前市场环境,从组织韧性的概念界定、影响因素入手,深入研究组织韧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提出三条中小企业锻造组织韧性的路径,为中小企业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提供理论支持。
甘肃省人口城镇化与生态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基于扶贫开发协同发展视角
寇娅雯
2020, 36(3): 55-61.
摘要:
甘肃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在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进程中,应重视省域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区域差异以及城镇化均衡发展,更应关注全省人口城镇化、区域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影响,构建生态城镇化建设与扶贫开发协同发展模式和机制。应坚持全省两大区域和四个分区生态城镇化一体建设,以新型城镇化推动生态城镇化和贫困人口城镇化,通过构建生态城镇化建设综合支撑体系和保护补偿机制,健全全省城镇化建设生态评估体系,重点推进兰白榆生态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人口城镇化、生态城镇化与精准扶贫目标趋同发展效应,最终推进省域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民法视角下新能源汽车碳积分制度的完善探究
宋扬
2020, 36(3): 62-68.
摘要:
为接力已处于退坡阶段新能源汽车补贴制度,工信部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碳积分制度,该制度处于设立初期,如何对其进行完善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民法的视角对该制度进行了全新的审视:第一,需明晰新能源汽车碳积分的法律性质,其应是所有权的客体;第二,需明确新能源汽车碳积分交易合同的法律性质,其应是一种主体资格和意思自治受到一定限制的环境民事合同,是一种特殊的民事合同;第三,需努力突破碳积分交易合同障碍寻求对策克服交易价格的不确定性及合同瑕疵问题;第四,构建碳积分交易民事救济机制,分析当发生无权处分、合同违约等情况时应如何保护当事人权利的问题。
论大数据警务及其法律控制
张涛
2020, 36(3): 69-77.
摘要: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在警察执法中广泛使用。基于此,文章运用规范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大数据警务的技术逻辑、实践运用、社会风险及法律控制。研究表明,在大数据警务实践中,“脏数据”往往导致公民平等权保护受到威胁;警察机关大量归集、处理和使用个人数据,对公民个人信息隐私造成侵犯;算法系统缺乏透明度和问责机制,导致公民权利得不到有效救济。为了防范大数据警务系统的异化,我国应当制定警务数据采集规范,确保个人数据的合理使用;建立警务系统评估机制,定期检测系统存在的风险;赋予公众算法解释权,强化事后的监督问责。
法学
完善与救济:对认罪认罚从宽量刑建议司法适用的反思
王瑞君, 陈禹衡
2020, 36(3): 78-88.
摘要: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司法适用离不开检察院和法院的配合,其中检察院提供的量刑建议对于审判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北京地区2017—2018年公开的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裁判文书的分析,其中量刑建议被拒绝后审判结果更轻,倾向于采用矫正刑,并且对最终的审判结果更加慎重。在量刑建议的司法适用过程中,体现了按犯罪嫌疑人区分量刑建议、提供理由、完善法院的自由裁量权的优势,同时也暴露了量刑建议格式化、幅度过大以及违反客观规律的弊端。对于量刑建议,应该从文书样式、衡量标准以及规范幅度入手,辅以值班律师的加入,进行优化。对于量刑建议被否决后救济程序的构建,应该让法院予以说明并且构建通畅的检方救济渠道。
我国众筹融资行业发展及监管启示:基于新金融业态视角
石光乾
2020, 36(3): 89-94.
摘要:
新金融业态下互联网融资行为正成为创新我国投融资和普惠金融发展的最典范融资模式。文章以“互联网+众筹”融资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众筹行业服务中小企业融资与互金业务发展需求,分析了虚拟金融产品属性交易风险、系统传染性及其发展困境,提出确立众筹金融激励相容监管理念。文章注重发挥政策指引和规则导向作用,阐述了完善我国众筹金融发展秩序与监管规则的优化路径:应调适金融安全保障为前提的均衡互补发展秩序;建构宽严相济为目标的政策指导和立法规则;完善权利义务关系为内容的三方主体责任机制;健全项目前端监管为标准的风险管控体系,最终构筑适度调整与自我调适相结合的众筹金融创新发展机制。
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立法前评估机制探索——以福州三江口湿地立法前评估为样本
张富利, 袁镇
2020, 36(3): 95-103,118.
摘要:
在地方立法权扩容的背景下,立法前评估是提升地方立法质量的重要保证。当下各地区对立法前评估仍处于探索阶段,既没有较为完善的评估方法,也未形成具有实质意义的评估指标。福州三江口湿地立法前评估工作,做了大量有益探索,以三江口保护开发为契机探索立法前评估的目标考量因素,根据三江口生态环境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级、二级指标,并根据指标特点实施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力求评估结果科学、精准。文章论证了三江口立法的必要性、制定主体、立法程序等重要内容,对国内地方立法前评估机制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艺学
变译理论视角下的意象和意境再现——以许渊冲古典梅花词翻译为例
车明明
2020, 36(3): 104-110.
摘要:
黄忠廉的“变译理论”是当代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的代表。变译理论主张,变译是重在摄取原作内容,信息量集中,与原作信息核心相近,比全译更适合于科学文献。文章运用创新性思维,首先阐述了变译理论的学理根据以及变译理论作为文学翻译标准的理据,然后基于变译理论,以许渊冲之苏轼和陆游梅花词的翻译版本为例,分析和论证变译理论对于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和意境再现的解释力。
打开女性叙事的空间——解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盲刺客》
吕欣桐
2020, 36(3): 111-118.
摘要(601) PDF(11)
摘要:
文章基于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对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盲刺客》中女性叙事空间的建构展开分析。文章兼具经典结构主义叙事学与女性主义理论视角,从多重女性叙事声音、叙事节奏与层次、隐喻的叙事系统等方面探讨了《盲刺客》如何展现处于失语状态的女性生存境遇,并借由文本中的隐喻象征系统打开新的叙事空间,建构起女性书写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