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4年  第20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欧美人类需要理论与社会福利制度运行机制研究
刘继同
2004, 20(3): 1-5.
摘要(295) PDF(17)
摘要:
需要是社会福利理论政策中最基础、最常用和最具争议性的核心概念。人类需要是理解福利制度的关键,是社会资源分配和福利制度运作的价值基础。社会福利制度基本功能是回应和满足人类需要。需要理论的首要核心议题是谁和如何确定需要,其主要目的是确定目标群体的基本需要和划定福利范围。其次是如何组织社会以满足基本需要,其实质是缓解社会冲突,实现社会整合、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社会质量的社会福利政策目标。
社会工作评估——单样本设计
库少雄
2004, 20(3): 6-9.
摘要(283) PDF(36)
摘要:
为了有力地证明介入的绩效,社会工作者不能使用模糊、主观或者非正式的评估方法;个案研究和经典小组设计法也因各自的缺点而遭淘汰。目前流行的评估方法是单样本设计,这种方法通过测量并比较同一个案主在治疗之前和治疗过程不同阶段的数据来说明介入究竟是否有效,其基本程序是:(1)确定目标问题与介入目标;(2)选择测量方法;(3)确定基线;(4)介入;(5)评估介入结果。
论我国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建设
鲁春霞
2004, 20(3): 10-13.
摘要(167) PDF(17)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现状,提出对这一队伍进行专业化建设是发展我国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在对专业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以人才培养、人才选拔和人才使用三位为一体的专业化建设制度。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群体的社会权利与政策性排斥
周湘斌
2004, 20(3): 14-17,22.
摘要(155) PDF(17)
摘要:
本文从社会排斥理论视角对农民群体的社会权利进行分析,认为政策性排斥是导致其社会权利被侵害的主要因素。消除政策性排斥,赋予这个群体应有的社会权利,使他们得以共享改革成果,是保证公平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透析腐败概念的四个视角
王传利
2004, 20(3): 18-22.
摘要(311) PDF(20)
摘要:
针对学术界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普遍适用的定义,本文提出透析腐败概念的四种视角:有利于推动反腐败斗争和加强廉政建设;具体与抽象统一;个人与组织相统一;存在的客观性与认知的主观性相统一。
对邓小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若干论述的学习与思考
吕秋芳
2004, 20(3): 23-27.
摘要(253) PDF(18)
摘要:

邓小平关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是邓小平同志身体力行,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的总结,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邓小平同志非凡的政治智慧和胆识,展现着预邓小平同志高尚的政治品质和人格风范,是我们今天在新形势下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论WTO争端解决中的司法积极主义
魏增产
2004, 20(3): 28-36.
摘要(226) PDF(16)
摘要:
WTO争端解决机构经过近10年的运行,业已成为最重要的国际争端解决机构。然而,由于WTO立法行政机构较之其司法机构太弱,WTO规则本身模糊性强,加之其他原因,WTO专家组与上诉机构在具体争端解决中产生了以法官造法和对行政机构职能缺乏尊重为表现形式的司法积极主义。司法积极主义不仅与WTO的现有规定不一致,而且引发许多严重问题,并导致WTO危机加深。鉴于此,有必要改变WTO的现有体制,使其司法、立法与行政在机制上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与制约。
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弊端评析
徐继军, 谢文哲
2004, 20(3): 37-42.
摘要(394) PDF(22)
摘要:
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存在严重弊端,不少学者主张用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制度来取代现有的鉴定制度。文章通过研究英美法系国家司法改革的最新动态,发现专家证人制度本身也存在不可克服的弊端,认为我国在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不可全盘照搬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制度,制度改革必须走制度融合的道路。
英美法系教唆犯罪主、客观要件研究
陈雄飞
2004, 20(3): 43-47.
摘要(356) PDF(17)
摘要:
英美法系认为教唆犯罪的本质是试图引诱他人实施犯罪。与大陆法系和中国刑法中的教唆犯不同,英美法系中的教唆犯罪并不是共同犯罪研究范畴内的问题,而是不完整犯罪研究范畴内的问题,因此英美法系中的教唆犯罪的主、客观要件有很多独特的问题。
刑事诉讼客体新探
王梦飞
2004, 20(3): 48-51.
摘要(193) PDF(16)
摘要:
我国目前关于刑事诉讼客体内容的几种主要观点都存在值得商榷之处。通过对刑事诉讼客体的定义、语源的分析和运用诉讼目的、诉讼结构和诉讼行为等理论对刑事诉讼客体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刑事诉讼客体就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实体法事实、程序法事实和应当适用的实体法、程序法。刑事诉讼客体具有多方面的特征。
我国人力资源文化素质存量及其经济分析
杨晓明
2004, 20(3): 52-55,81.
摘要(189) PDF(17)
摘要:
本文以人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一个测度人力资源文化素质存量的指标,以此进行了国际比较和国内省际比较的实证分析,提出了我国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的区划分类;在此基础上,应用相对比值法比较了全国31个省市人力资源文化素质存量利用效率,提出了人力资源文化素质存量经济利用效率的木桶原理。
关于公立高校独立学院制的若干理论问题
王媛媛
2004, 20(3): 56-59.
摘要(262) PDF(17)
摘要:
公立高校独立学院,是在我国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有别于公立和民办的新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本文从现实根源、理论基础、制度依据和属性认定等方面入手,对独立学院产生的必然性、运行的可行性、营利的合法性等争议焦点问题进行探讨。
孙中山的“德治”思想
左玉河
2004, 20(3): 60-63.
摘要(344) PDF(15)
摘要:
孙中山一生重视"法治",但没有忽视"德治":早年强调革命政党的道德建设,及官吏政治道德修养;晚年注重恢复"中国固有道德",并对中国固有道德进行新阐释,赋予近代意义。在他看来,"德治"是建立近代"法治"的基础,是造就"法治国"的前提,充分肯定了"德治"对近代"法治"建设的巨大作用。
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宋若涛
2004, 20(3): 64-67.
摘要(373) PDF(18)
摘要:
从1950年代起,毛泽东在接受苏联工业化教训基础上,对中国工业化道路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积极成就,不仅正确处理了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逐步明确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规律,而且在新中国建立后的较短时间内,冲破了外国势力的封锁、孤立和破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试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
王瑞芳
2004, 20(3): 68-72.
摘要(261) PDF(14)
摘要:
坚持在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在总结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科学概括,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必备的物质基础,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手段,第一次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创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言为心声与身世考索——以朱淑真“婚外恋”说为例
彭庭松
2004, 20(3): 73-76.
摘要(220) PDF(14)
摘要:
有论者依据言为心声的原则来考索朱淑真的"婚外恋"事实,这种做法值得商榷。言为心声这一命题的成立,应有相当的限度和合适的语境。由于创作主体和形式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言"与"心声"常表现出不和谐性。这一命题的合理意义更多地是在道德价值范畴里展开的,恰是身世考索的结果为它的合理性提供依据,而不是相反。诗歌尤其是抒情诗的审美特质,使得"言"、"情"、"事"三者未必环环相扣,"以诗证史"时须慎之又慎。
论凌初在“二拍”中的地域意识
孙旭
2004, 20(3): 77-81.
摘要(319) PDF(14)
摘要:
凌初的地域意识具有明确、深刻、独到、倾向的特点,这与其在艺术上富于个性与创见有关。
《搜神记》(二十卷本)语料构成及价值
周俊勋
2004, 20(3): 82-85.
摘要(301) PDF(16)
摘要:
今二十卷《搜神记》辑录自唐宋时期各类书,其语料构成是相当复杂的,非经过仔细的校勘整理,不能够轻易加以利用。文章从语料学、语言学的角度重点考察了二十卷本《搜神记》的语料构成情况,深入比较了各种类书引用材料之间的异同,探讨了其中的辑录方式。最后提出了二十卷本《搜神记》利用的价值。
中国新文学中的父子母题(上)——以鲁迅、曹禺等人作品为中心的分析
张重岗
2004, 20(3): 86-89.
摘要(252) PDF(13)
摘要:
文章分析了鲁迅、曹禺等二、三十年代作家对父子母题的处理及其中所隐藏的文化内涵。父子母题的处理在新文学中有着独特而复杂的文化意义:它既背负着反传统的精神使命,又融入了日常亲情和人生伦理的意味。这种取向的混杂使其意义显得隐晦难明。因而,疏理这种意义隐晦的情形,并借此揭示新文学在精神开掘方面所达到的深度就成了文中之旨。
次级债券补充资本问题研究
汪波, 陈晓茜
2004, 20(3): 90-92.
摘要(210) PDF(13)
摘要:
随着对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加强,发行次级债券补充资本成为部分商业银行在短期内达到监管要求的共识。次级债券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资本的属性,但它却不具备核心资本的抗风险功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补充资本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心书》识人用人学——诸葛亮用人之道
戴淑芬, 陈翔
2004, 20(3): 93-96.
摘要(442) PDF(43)
摘要:
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其治国与治军的思想深刻庞杂。而其名著《心书》则是这些思想的集中体现。现将其中的识人用人思想归纳总结,以供后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