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关于天气的语法:以英汉天气预报语篇为例

王勇 周迎芳

王勇, 周迎芳. 关于天气的语法:以英汉天气预报语篇为例[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9(5): 9-17.
引用本文: 王勇, 周迎芳. 关于天气的语法:以英汉天气预报语篇为例[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9(5): 9-17.
LU Jiao-jiao.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 and Germany News Climate Change Dis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inguistic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34(6): 33-42.
Citation: WANG Yong, ZHOU Ying-fang. The Grammar of Weather: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nglish and Chinese Weather Forecast Text[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 29(5): 9-17.

关于天气的语法:以英汉天气预报语篇为例

基金项目: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英汉因果复句比较研究》(编号为NCET-13-0819)的部分成果。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勇(1969-),男,湖北英山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周迎芳(1971-),女,湖北武穴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 中图分类号: H0

The Grammar of Weather: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nglish and Chinese Weather Forecast Text

  • 摘要: 类型学研究表明,各语言中基本天气表达不外乎三种类型:1)过程表达天气意义,2)参与者表达天气意义,以及3)过程和参与者共同表达天气意义。天气现象不是动作(action),而是事件(event),它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参与者,是一种无人称结构。因此,过程是天气现象最根本的实现形式,如:英语中的“It is raining”,汉语中的“下雨了”。本文通过对比英汉天气预报语篇发现,实际使用中,基本的天气过程很少出现,天气现象多经过语法隐喻编码为参与者参与到不同类型的过程中,如关系过程、物质过程等。就参与者角色以及过程类型而言,英语语篇语法隐喻手段更丰富。另外,英语倾向于通过及物模式表达天气现象,汉语则更多使用作格模式。英语中非特指用法的you、we等代词也会参与到天气表达中,汉语更倾向于使用无人称结构。这样的共性和差异与天气现象本身的语义特征和英汉语的类型特征有关。

     

  • 期刊类型引用(6)

    1. 苏醒. 基于评价理论的环境公益诉讼报道生态话语分析. 上海广播电视研究. 2024(04): 100-107 . 百度学术
    2. 纪莉,胡湉湉. 讲好中国环境故事:从生物多样性大会的媒介呈现出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06): 159-165 . 百度学术
    3. 胡湉湉,纪莉. 环境报道的责任建构探究——兼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媒体对公众环境参与的影响. 天府新论. 2023(05): 131-139 . 百度学术
    4. 张慧,林正军,董晓明. 生态语言学观照下气候变化新闻语篇中的态度资源研究.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3(05): 44-54 . 百度学术
    5. 何伟,高然. 生态语言学学科体系的融合与发展. 国外社会科学. 2020(02): 127-135 . 百度学术
    6. 李彬. 当代德语话语研究的多层面分析模式. 学海. 2020(06): 93-9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67
  • HTML全文浏览量:  56
  • PDF下载量:  16
  • 被引次数: 35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3-03-0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6-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