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意象是古典词作解读的重要范畴和视角,诗句中与地理环境相关的语汇能否从意象的角度进行阐释,取决于其是否对作品的表情达意有显著影响。《花间集》对地理意象生成有基于文学传统的虚拟想象、由现实的空间感知生成意象和在场纪录的真实描绘等方式。花间词人对江南、边塞、荆楚、南粤等地域空间的表现既有对前代传统的继承,也有独特的全新感知。《花间集》中都市意象的差异化样貌,暗含着词人对不同空间感知的心态差异。后世词人对花间词人选用地理意象方式的继承和突破,是梳理千年词史演变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调研北京15所高校2286名师生,深入梳理近三年北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成果。同时,调研高校师生厘清北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合理化建议。
主动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优良品格,积极引领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崇高使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在奋斗进程中义无反顾进行自我革命,并以主动自我革命积极引领社会革命,努力实现党的自我不断革命与引领社会深广革命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在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内在本质基础上,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的重要表征、生成逻辑、生发动能,教育党员干部在有力推进自我革命中彰显引领社会革命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从而进一步增强和显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影响力,对于在新发展征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将之推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有力理论法宝和科学行动指南。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文化繁荣的环境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强盛的物质文明只有伴生同等的精神文明才能走向现代化。这条道路上,习近平文化思想创造性地以“两个结合”连亘起“根脉”与“魂脉”,解释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特性,并为现代化过程中的“体用之辩”指明了方向,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展示了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方案、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人民视角、超越区域文明和国族观念的天下观念,像一面旗帜,凝心聚魂、催人奋进,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对外话语传播体系建设是这一倡议全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当前,“一带一路”话语对外传播所面临的挑战愈发凸显。文章以国际话语事实为依据,详细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外话语传播现实情形,综合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所面临的话语挑战,就相关话语传播的内容、主体、手段、方法、技术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性主张与方略,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对外话语传播体系的整体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同时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全局性事业。地方高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乡村振兴的本质要求具有内在的系统耦合性,是乡村发展的支撑力量。因此,构建地方高校促进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认为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系统观念”指引,须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的基本原则,以协调发展、治理有效和共同富裕为主要目标,通过加强高校乡村有效衔接、促进优秀人才有效参与、推进知识技术有效转化的联动路径,构建起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是乡村高质量振兴的必要保障。
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基础地位,如何推动本科教育理念和方式不断变革,谋求本科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从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出发,注重因材施教,逐渐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创新和优化。文章以北京科技大学近年来推行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为例,针对8 921名本科生进行在校生满意度调查,分析得出该导师制在思想引导、学术指导以及创业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积极作用,获得了广大学生的高度认可,由此探索构建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其具体执行靠一线教师,一线教师有动力参与其中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文章基于质性研究方法,采用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实物收集法等收集资料;对18所研究型大学、共计11个一级学科的33位一线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运用Nvivo软件按照三级编码的操作程序和扎根理论的方法取径完成了理论建构。研究发现,大学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包括不同主体主导因素、实践过程主导因素、目标结果主导因素和情境场景主导因素共四类32种动力因素。基于符号互动理论分析视角发现,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动力具有情境性、能动性和变化性特征,其动力因素具有多元性、矛盾性和复杂性特征,各个动力因素之间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和共生性特征。基于前述特征,政府、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者等需要营造积极的教学改革文化,发挥教学制度的正面效应,提供相应的教学支持保障。
地理意象是古典词作解读的重要范畴和视角,诗句中与地理环境相关的语汇能否从意象的角度进行阐释,取决于其是否对作品的表情达意有显著影响。《花间集》对地理意象生成有基于文学传统的虚拟想象、由现实的空间感知生成意象和在场纪录的真实描绘等方式。花间词人对江南、边塞、荆楚、南粤等地域空间的表现既有对前代传统的继承,也有独特的全新感知。《花间集》中都市意象的差异化样貌,暗含着词人对不同空间感知的心态差异。后世词人对花间词人选用地理意象方式的继承和突破,是梳理千年词史演变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调研北京15所高校2286名师生,深入梳理近三年北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成果。同时,调研高校师生厘清北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合理化建议。
文章旨在通过回顾Halliday、Matthiessen、Martin、Fawcett等国外主要学者有关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的研究,并通过呈现及物性理论在国内的发展和再发展情况,厘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的发展脉络,同时指出及物性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英语及物性系统网络,并建构比较完整的汉语及物性系统网络。
生态话语分析模式将生态场所观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相结合,为生态语言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使用生态话语分析模式,从及物性、语气、情态、评价、主位和信息等系统对英国BBC关于中国雾霾报道的新闻标题进行生态视角的细化分析,并进行综合实证分析,能够从语言角度发掘话语的生态意义,揭示媒体报道的生态取向。由于新闻不可避免地承载着意识形态,BBC关于中国雾霾报道的主题不全面,但总体上对负面生态状况给予了负面的报道,BBC的中国雾霾新闻标题具有生态保护型语篇的特点。对BBC新闻标题的话语生态分析也会对我国的新闻媒体有所启发。
论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尝试构建包括意识形态、语境和语言本体三个层面的生态话语多层次分析模式,且以该模式对2016年中国环保部长报告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报告内容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发展观和共享发展观;语言体现典型的政治语言特色;大量运用语法隐喻;句型基本为陈述句,且主要为祈使句;主位推进模式促进语篇连贯,且广泛使用词汇衔接、连接词及照应这三种衔接手段。多层次分析模式有助于全面深入探讨生态话语的认知功能生成机制,进一步丰富了生态语言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行为保全标准中“难以弥补的损害”要件存在内涵解释模糊、实践缺乏系统性指引等问题。为给予实践更加清晰、明确的指引,应从理论上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通过本土解析和比较研究可以认为“难以弥补的损害”是指财产保全和终局裁判均不能弥补的损害。在裁量路径上,应结合难以弥补的损害的性质,将其类型化为损害赔偿无法弥补和赔偿数额难以计算两种类型。
隐喻场景把系列转喻链和隐喻链整合成虚拟的叙事场景,用故事逻辑激活与场景相关的概念、评价和假定,实现对目标域基于既定立场和意识形态的概念化识解。文章以《经济学人》中涉华政治漫画为例,重点分析频繁使用的“冲突/战斗”多模态隐喻场景的结构特征和运作机制,揭示该类语篇的政治性或意识形态性本质——带有明显的国家立场、偏见和刻板印象。文章倡议解读者在解读该类语篇时,应该清醒认识生产者的政治、意识形态或国家立场,批判地认识它所建构的概念。
“三权分置”政策是我国调整农民和土地关系的重大制度创新,必须用科学的法思想和法理论来对政策的法律内涵进行明晰,实现从“政策语言”到“法律规范”的全面转化。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权分置”是围绕着农地展开的“三农”改革,即农业生产方式与土地市场化的再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基层自治组织关系的重构、农民的身份利益与自我解放。通过对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四种观点进行分析,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法权结构表达为“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资格权”;宅基地资格权是以身份权为基础,包含财产权内容的复合性权利。未来民法典物权编应当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规定为总有关系;修订细化成员权得丧变更的制度规范;建立宅基地资格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配套制度。
以事后救济为主的环境公益诉讼并不能完全实现原环境的恢复,环境议题从事后救济到事前预防的转捩,促就了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因应。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本质是通过诉讼程序落实风险管控的公法责任以发挥法院的环境规制作用,并弥补行政规制的不足。但既有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则过于模糊,存在适用盲点,亟需梳理内在规范构造。具体而言,以重大风险为启动前提,但应从“质”与“量”二维标准加以界定;以污染行为和破坏生态行为为审查对象,但应着力于以行为为主附带结果的审查标准;以公共利益为保护对象,但应区分环境公益与环境私益的实质内涵和顺位选择;以法律规定的机关与组织为诉讼主体,但应授予公民原告资格并肯定行政机关的独立参与人身份。除此之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风险交流有助于推动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进程,未来制度改革上应致力于商谈主义司法的形塑,通过强化法院职权以敦促风险交流的充分展开,最终促进法院环境规制权能的完善。
2020年初,新冠疫情影响全世界,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打乱了整个市场秩序,许多中小企业停产停工。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这场阵痛也暴露了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组织韧性,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在疫情的冲击下举步维艰。文章基于应急管理背景下,结合当前市场环境,从组织韧性的概念界定、影响因素入手,深入研究组织韧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提出三条中小企业锻造组织韧性的路径,为中小企业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提供理论支持。
文章采用国际生态话语系统视角,把能源白皮书视为重要的能源生态话语类型。收集中国和英国发布的能源白皮书,创建两个小型能源白皮书语料库。运用语料库检索软件,对高频词、检索行进行对比分析。语料库分析表明,中英两国的能源白皮书话语均主张采用技术创新路径应对化石能源困局。受能源禀赋、能源发展阶段及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两国白皮书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同,面对能源困局和未来发展,中国能源白皮书体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和世界大同意识,更强调采取实际行动,务实解决问题;而英国则更倾向于采用二元对立思想,把能源转型视为国际能源技术和能源霸权角逐的战场。从国际生态话语角度来看,相较于英国,中国能源白皮书体现出更积极的生态意识,视国家为生命有机体,世界各国和而不同;能源资源是大自然的馈赠,人类应节约高效利用能源。文章倡议面对化石能源困局,人类应采用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重塑人类的生活、习惯、组织形式和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实现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彻底转型。
积极话语分析(简称PDA)由J.R.Martin在1999年提出,近年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相关论文日益涌现。文章阐述了积极话语分析的缘起和研究现状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以期对积极话语分析研究有所借鉴。
党的二十大高瞻远瞩,从战略全局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精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要原则,尤其从生态角度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如何培养拔尖创新的人才,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是高校工作职责所在。北京科技大学聚焦立德树人,聚焦绿色发展,“五力共举”扎实推进绿色学校建设,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提供北科智慧与力量。
地理意象是古典词作解读的重要范畴和视角,诗句中与地理环境相关的语汇能否从意象的角度进行阐释,取决于其是否对作品的表情达意有显著影响。《花间集》对地理意象生成有基于文学传统的虚拟想象、由现实的空间感知生成意象和在场纪录的真实描绘等方式。花间词人对江南、边塞、荆楚、南粤等地域空间的表现既有对前代传统的继承,也有独特的全新感知。《花间集》中都市意象的差异化样貌,暗含着词人对不同空间感知的心态差异。后世词人对花间词人选用地理意象方式的继承和突破,是梳理千年词史演变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