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WANG Bing. Hu Sheng and Research Analysis on the Historiography Paradig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34(5): 91-98. |
[1] |
[美]库恩.科学中的革命[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
[2] |
张海鹏. 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的探索[J]. 近代史研究,2005, (1):1-29, 314.
|
[3] |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编[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
[4] |
步平. 改革开放与中国近代史研究[J]. 近代史研究,2009, (5):4-21, 2.
|
[5] |
董正华. 多种“范式”并存有益于史学的繁荣[J]. 史学理论研究,2003, (3):8-11.
|
[6] |
张静如. 关于《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J]. 中共党史研究,1996, (2):9-15.
|
[7] |
胡绳.胡绳全书第三卷(下)[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
[8]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综合研究组.老一代革命家论党史与党史研究[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
[9]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10] |
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
[11] |
郭世佑,邱巍.突破重围: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
[12]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胡绳集[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
[13] |
姜涛. 50年来的晚清政治史研究[J]. 近代史研究,1999, (5):22-46.
|
[14] |
“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课题组.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
[15] |
胡绳.胡绳全书第六卷(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
[16] |
郑师渠. 近代史教材的编撰与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J]. 近代史研究,2010(2):4-12, 2.
|
[17] |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1卷[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
[18] |
胡绳.胡绳全书第三卷(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
[19] |
周一平. 胡绳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J]. 中共党史研究,2005, (4):100-109.
|
[20] |
张静如.暮年忆往[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
[21] |
张静如.张静如文集:第4卷 [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
[22] |
张静如.张静如文集:第3卷 [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
[23] |
高华. 叙事视角的多样性与当代史研究——以50年代历史研究为例[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
, (3):82-90.
|
[24] |
黄坤明. 在纪念胡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2018-1-11(06).
|
[25] |
黄宗智. 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J]. 史学理论研究,1993,(1):4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