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国内对外话语体系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孔志国

孔志国. 国内对外话语体系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8(4): 429-438.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050021
引用本文: 孔志国. 国内对外话语体系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8(4): 429-438.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050021
KONG Zhi-guo. Frontiers and Hot Issues of China’s Discourse System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Our Country:Based on the Knowledge Map Analysis of CiteSpace[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2, 38(4): 429-438.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050021
Citation: KONG Zhi-guo. Frontiers and Hot Issues of China’s Discourse System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Our Country:Based on the Knowledge Map Analysis of CiteSpace[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2, 38(4): 429-438.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050021

国内对外话语体系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050021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交往的经验总结与时代创新”(编号: 21AGJ0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孔志国(1992—)男,山东曲阜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外交学博士生

  • 中图分类号: D822

Frontiers and Hot Issues of China’s Discourse System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Our Country:Based on the Knowledge Map Analysis of CiteSpace

  • 摘要: 文章以中国知网收录的国内对外话语体系相关研究文献为样本,通过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绘就国内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发展演进的知识图谱,揭示了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学术重镇与诸多热点主题,包括话语体系、国际话语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总体来看,该领域研究具有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呈现出了鲜明的中国属性与中国印记,但也受西方有关话语体系研究的影响。未来,该领域的研究仍将快速发展,整合科研力量、加强学科建设、立足中国实际建设中国特色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 图  1  中国对外话语体系领域研究成果统计图

    图  2  国内对外话语体系研究领域高频词分布图

    图  3  关键词时域分布图

    图  4  国内对外话语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分布图

    表  1  排名前10的核心作者数据图

    序号作者发文量最早发表年份
    1杨明星62018
    2李伟建32016
    3韩 强32018
    4胡开宝32018
    5吴 赟22020
    6李 婵22018
    7刘笑盈22010
    8任东升22014
    9刘 滢22016
    10朱文博22021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发文量排名前10位机构的相关数据分布表

    序号机构发文量/篇
    1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部)17
    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重阳金融学院)11
    3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学院)10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美国研究所、财经战略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科研局、研究生院)8
    5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8
    6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哲学学院)7
    7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交话语研究院)7
    8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等)6
    9外交学院(英语系、国际关系研究所)5
    10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排名前10位高被引文献有关内容表

    序号标题作者
    1提升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的话语体系构建张志洲
    2打造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学习习近平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论述王永贵、刘泰来
    3把握国际话语权 有效传播中国声音——习近平外宣工作思路理念探析文建
    4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话语权毛跃
    5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公共外交裘援平
    6改进对外传播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孟威
    7当代中国外交中意识形态建设与国际话语权建构——基于中国外交话语分析视角陈以定
    8语言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李宇明
    9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建构陈金龙
    10传统文化与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孙吉胜
    下载: 导出CSV
  • [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N]. 人民日报, 2021-06-02(A01).
    [2] BÖRNER K, CHEN C & BOYACK K. Visualizing knowledge domains [C]//CRONIN B (Ed.)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Vol. 37). Medford: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179-255.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4] 严昭柱. 怎样才能拥有国际话语权[J]. 人民论坛,2012(12):71-72.
    [5] 杨洁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话语权的使命与挑战[J]. 国际问题研究,2016(5):18-30, 137-138.
    [6] 周敏凯. 加强国际关系领域中国话语体系建设 提升中国话语权的理论思考[J]. 国际观察,2012(6):1-7.
    [7] 周忠良,任东升. 建设中的国家翻译学−第二届国家翻译实践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高层论坛综述[J]. 当代外语研究,2021(5):114-120.
    [8] 陈乔之,郭彦. 第三只眼看“反恐”联盟[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2-27.
    [9] 胡荣荣. 话语权与文化外交[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5):64-69.
    [10] 肖佳灵. 当代中国外交研究“中国化”:问题与思考[J]. 国际观察,2008(2):1-15.
    [11] 邹应猛. 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战略[J]. 东南亚纵横,2010(10):85-90.
    [12] 刘笑盈. 再论一流媒体与中国的话语权时代[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2):6-10.
    [13] 张志洲. 提升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的话语体系构建[J]. 红旗文稿,2012(13):4-7, 1.
    [14] 莫凡,李惠斌.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对外话语体系建构与传播研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6):83-87.
    [15] 李伟建. 中国在中东: 话语与现实[J]. 西亚非洲,2017(5):3-19.
    [16] 唐润华,曹波.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时代特征[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7):33-37.
    [17] 薛丽.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J]. 人民论坛,2020(34):97-99.
    [18] 吴让越,赵小晶. 评价理论视域下的和谐话语体系对外传播研究[J]. 外语学刊,2022(2):36-41.
    [19] 李伯华,罗琴,刘沛林,等.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 经济地理,2017,37(9):207-214.
    [20] 苗松,袁润.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2000—2010)[J]. 情报科学,2014,32(1):98-103.
  • 加载中
图(4) /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18
  • HTML全文浏览量:  439
  • PDF下载量:  4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5-07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10-14
  • 刊出日期:  2022-08-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