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施开放. 研究生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以地理建模课程为例. 高教学刊. 2025(09): 193-196 .  | |
2. | 吴梅梅,郑德乾,王迪,黄海荣,杨博,赵阳,卫璇. 土木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5(08): 192-194 .  | |
3. | 梁珊珊. 研究生外语专业教学中的国家意识培养探析. 高教论坛. 2025(05): 7-9+15 .  | |
4. | 孙继兵,郑士建,张兴华,丁贺伟. 以六结合模式创新研究生课程思政的隐性育人功能. 高教学刊. 2024(06): 64-68 .  | |
5. | 易达扬,易显飞. 新时代理工类研究生“课程思政”质量提升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路径创新.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4(01): 123-128 .  | |
6. | 阮素梅,查海峰. 研究生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多元融合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03): 144-147 .  | |
7. | 成向荣,杨方,孙秀兰,傅莉莉. 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我国食品学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中国高校科技. 2024(02): 99-103 .  | |
8. | 马彬,刘振博,童亮. “融—传”结合的研究生课程思政研究——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06): 120-123 .  | |
9. | 王彦彭,夏万军. 研究生时间序列分析课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实施研究. 高教学刊. 2024(12): 184-188+192 .  | |
10. | 李勇威,于成文.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的价值意蕴、逻辑理路与实践向度.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05): 8-13 .  | |
11. | 张蕊,司海涛,冯秋雨.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素与路径. 西部素质教育. 2024(16): 38-42 .  | |
12. | 何悦,龚静,游婧. 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异质性识别与实施重点——以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生专业教学为例. 高教论坛. 2024(09): 103-106 .  | |
13. | 陈颂,侯鹏,孙靖文,张洪光,夏春辉. 研究生《药物化学专论》课程教学的探索. 继续医学教育. 2024(09): 106-109 .  | |
14. | 蒋桂英,马富裕,刘建国. 新农科背景下农艺与种业研究生实施思政育人——以石河子大学“植物生产理论与技术”课程为例. 教育教学论坛. 2024(38): 149-152 .  | |
15. | 仲朝阳,刘爱梅,薛晓燕,王艺讳,全艳. “四合一”法对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整合. 农垦医学. 2024(05): 462-465 .  | |
16. | 邬云鹏,黄初冬,崔婧妍. 新型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路径探讨. 文教资料. 2024(17): 196-200 .  | |
17. | 黄燕燕,苏二正,王佳宏,黄梅桂,应瑞峰.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级食品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食品工业. 2023(01): 218-221 .  | |
18. | 王星宇,蒋海泥. 课程思政融入心脏外科实习教学的实践探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02): 30-34 .  | |
19. | 杨未柱,李磊,何新党,古一帆. 研究生连续介质力学课课程思政实施探索. 高教学刊. 2023(07): 5-9 .  | |
20. | 王茜,张一昕,郭秋红,赵京山,李春花,何颖娜,马东来,刘姣. 中药学专业“中药现代研究”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析. 中国当代医药. 2023(06): 173-176 .  | |
21. | 巩舜妹,冯松宝,陈松,王士权,段莉敏,陈元元,张太行.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VISSIM道路仿真实验课程教学设计.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01): 124-128 .  | |
22. | 郝琪,吴胜军,尹长城. 研究生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以汽车碰撞安全技术基础课程为例. 汽车实用技术. 2023(08): 192-195 .  | |
23. | 杨霖,赵文硕,富琦,杨中,杨国旺,张青,王笑民. 新医科下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医学生临床带教中培养创新思维实践.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03): 160-164 .  | |
24. | 卢月美,邓将华,邓丽萍. 课程思政融入“金属学及热处理”教学的实践探索. 机电技术. 2023(02): 111-113 .  | |
25. | 任俊达,赵晓燕,任争光,苗芳芳,闫哲,石芮竹,尚巧霞. “植物保护学Seminar”课程改革与思政教育融合教学初探. 高等农业教育. 2023(01): 107-113 .  | |
26. | 覃月弯,游少鸿.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优化研究.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3(04): 149-152 .  | |
27. | 崔璇. 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建设设计. 教育教学论坛. 2023(19): 77-80 .  | |
28. | 何非,燕国梁,潘秋红. 葡萄酒科学研究专题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安徽农业科学. 2023(14): 269-271 .  | |
29. | 汤晓茜,毛予倩.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生思政课构建——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价值引领”课为例. 文教资料. 2023(10): 73-76 .  | |
30. | 曹轩,付四清. 基于中国知网的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文献分析. 科教文汇. 2023(04): 1-5 .  | |
31. | 邓梓龙,蒯梦霞,陆晓瑞,张程宾. 工学博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以“工程热物理专题”课程为例. 科教文汇. 2023(10): 145-148 .  | |
32. | 徐亚兰,郭空明,陈永琴,马娟. 弹性力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协同的探索及实践. 高教学刊. 2023(35): 155-158 .  | |
33. | 李桂萍,杜雪玲,杨晗,张根生,薛建平. 研究生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04): 93-96 .  | |
34. | 门延艳,周丽娟,景霞.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大学. 2023(33): 113-116 .  | |
35. | 黄蓉,徐为群,谢莉,杨飞,卫友云,汪静. 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内涵建设与实践.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02): 29-33 .  | |
36. | 杨小红. 经济视角下的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商业文化. 2022(13): 128-130 .  | |
37. | 赵雪芹,胡慧慧,李天娥. 新文科背景下档案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内涵、问题与路径. 档案与建设. 2022(07): 37-40 .  | |
38. | 吕瑞. 绩效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再设计研究. 现代职业教育. 2022(28): 124-126 .  | |
39. | 张帆. 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 大学教育. 2022(08): 191-193 .  | |
40. | 解佳龙,周文婷. 高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的价值释析与建设路径.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2(10): 72-76 .  | |
41. | 李晓林,蒋香菊,张利,胡欢欢,董红晓. 课程思政融入“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路径探索. 教师. 2022(21): 3-5 .  | |
42. | 范丽辉,弋丹.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艺术硕士(MFA)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以新疆艺术学院为例. 教师. 2022(27): 108-110 .  | |
43. | 吴素琴,姜玥,刘宵达. 医学营养专业项目化教学在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当代医药. 2022(30): 154-157 .  | |
44. | 李娜,赵红琼,郭庆勇,王金泉,姚刚,李斌. 基于案例教学的兽医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中南农业科技. 2022(01): 151-153 .  | |
45. | 杨旭颖,祝雪花. 护理本科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的质性研究.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2(06): 767-771 .  | |
46. | 李剑睿,王晓丽,赵润柱. 混合教学模式下“酶工程”的教学优化研究. 教育教学论坛. 2022(46): 157-160 .  | |
47. | 孙南竹,卢玉彬,王利洁,吉珍颖,张妤,陈佳. 基于人文关怀的高职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中华护理教育. 2022(11): 986-988 .  | |
48. | 陈云,陆冷飞. 药学类高校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药学教育. 2022(06): 15-18+4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