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CHEN Li-wen. Reflection and Outlet of the Debate on the View of Criminal Law Legislation[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2, 38(3): 346-352.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1120026 |
[1] |
储槐植. 刑事一体化论要[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
[2] |
王强军. 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的隐忧[J]. 当代法学,2019,33(2):3-12.
|
[3] |
付立庆. 论积极主义刑法观[J]. 政法论坛,2019,37(1):99-111. doi: 10.3969/j.issn.1000-0208.2019.01.009
|
[4] |
刘宪权. 刑事立法应力戒情绪−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J]. 法学评论,2016,34(1):86-97.
|
[5] |
张明楷. 增设新罪的观念−对积极刑法观的支持[J]. 现代法学,2020,42(5):150-166. doi: 10.3969/j.issn.1001-2397.2020.05.11
|
[6] |
高铭暄,孙道萃. 预防性刑法观及其教义学思考[J]. 中国法学,2018(1):166-189.
|
[7] |
何荣功. 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的法哲学批判[J]. 中外法学,2015,27(2):523-547.
|
[8] |
刘艳红. 我国应该停止犯罪化的刑事立法[J]. 法学,2011(11):108-115.
|
[9] |
周光权. 转型时期刑法立法的思路与方法[J]. 中国社会科学,2016(3):123-146, 207.
|
[10] |
周光权. 积极刑法立法观在中国的确立[J]. 法学研究,2016,38(4):23-40.
|
[11] |
乔治·弗莱彻. 反思刑法[M]. 邓子滨,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8.
|
[12] |
斯坦因·U. 拉尔森.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M]. 任晓, 等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
[13] |
陈兴良. 刑法的启蒙[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
[14] |
贝卡里亚. 论犯罪与刑罚[M]. 黄风, 译.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
[15] |
陈家林. 外国刑法理论的思潮和流变[M].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7.
|
[16] |
陈子平. 刑法总论[M]. 台北: 元照出版公司, 2017.
|
[17] |
李斯特. 德国刑法教科书[M]. 徐久生, 译.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6.
|
[18] |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M]. 许明龙,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
[19] |
邓子滨. 中国实质刑法观批判[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7.
|
[20] |
恩里科·菲利. 实证派犯罪学[M]. 郭建安,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