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LIU Yang, WANG Bo-cheng. Subject Advantage and Initiative Connection: The Action Logic of Cadres Stationed in Village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2, 38(1): 111-118.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1100107 |
[1]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 人民日报, 2018-02-05(01).
|
[2] |
习近平.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02-26(02).
|
[3] |
汪三贵,冯紫曦.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逻辑关系、内涵与重点内容[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5):8-14, 154.
|
[4] |
谢小芹. “接点治理”: 贫困研究中的一个新视野−基于广西圆村“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基层实践[J]. 公共管理学报,2016,13(3):12-22, 153.
|
[5] |
谢小芹. “双轨治理”: “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一种分析框架−基于广西圆村的田野调查[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3):53-62, 156-157.
|
[6] |
刘建生,涂琦瑶,施晨. “双轨双层”治理: 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的基层贫困治理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19(11):138-144.
|
[7] |
李尧磊,韩承鹏. 驻村帮扶干部何以异化?−基于石村的个案调查[J]. 党政研究,2018(6):118-126. doi: 10.3969/j.issn.1008-9187.2018.06.014
|
[8] |
王晓毅. 精准扶贫与驻村帮扶[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3):56-62. doi: 10.3969/j.issn.1008-9314.2016.03.010
|
[9] |
丁建彪,张善禹. 驻村工作队在农村贫困治理中的多重功能[J]. 社会科学战线,2021(8):176-183.
|
[10] |
罗兴佐. 完善驻村干部制度助推乡村振兴[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3):66-71.
|
[11] |
张登国. 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 青年第一书记的行动范式[J]. 中国青年研究,2019(9):25-30, 70. doi: 10.3969/j.issn.1002-9931.2019.09.004
|
[12] |
汪大海,李江涛. 治理资源、“治权—治责”与第一书记差异化帮扶−基于西部N省四个贫困村庄的案例比较[J]. 行政论坛,2021,28(4):89-98. doi: 10.3969/j.issn.1005-460X.2021.04.013
|
[13] |
刘建军. 驻村“第一书记”的行动壁垒如何破[J]. 人民论坛,2019(8):33-35.
|
[14] |
桑晚晴,杨帆. 扶贫驻村干部留任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农村经济,2020(1):54-61.
|
[15] |
王卓,胡梦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干部胜任力与村庄治理绩效研究−基于西部5省调查数据的分析[J]. 管理学刊,2020,33(5):1-11. doi: 10.3969/j.issn.1674-6511.2020.05.001
|
[16] |
陈亮,郭建平. 乡村振兴视域下驻村第一书记领导能力提升之道[J]. 领导科学,2021(16):96-98. doi: 10.3969/j.issn.1003-2606.2021.16.026
|
[17] |
王越芬,孙健. 为乡村振兴配好“第一书记”[J]. 人民论坛,2019(16):64-65. doi: 10.3969/j.issn.1004-3381.2019.16.023
|
[18] |
郭小聪,曾庆辉. “第一书记”嵌入与乡村基层粘合治理−基于广东实践案例的研究[J]. 学术研究,2020(2):69-75. doi: 10.3969/j.issn.1000-7326.2020.02.012
|
[19] |
王帝钧,周长城. 生活方式研究的结构与能动视角−兼论生活方式研究的新进展[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1):58-65.
|
[20] |
陈家建,边慧敏,邓湘树. 科层结构与政策执行[J]. 社会学研究,2013,28(6):1-20, 242.
|
[21] |
李丹阳,张等文. 驻村干部嵌入乡村贫困治理的结构与困境[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1(4):121-129.
|
[22] |
王维,向德平. 从“嵌入”到“融入”: 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机制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1):41-50.
|
[23] |
芦恒. 后单位社会的“历史连续性”与基层社会的“优势治理”−基于东北棚户区改造后的思考[J]. 山东社会科学,2016(6):51-56. doi: 10.3969/j.issn.1003-4145.2016.06.007
|
[24] |
张大维. 优势治理: 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与乡村振兴路径[J]. 山东社会科学,2018(11):66-72.
|
[25] |
唐兴霖,李文军. 嵌入性制度供给: 第一书记帮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行动逻辑[J]. 行政论坛,2021,28(4):99-105. doi: 10.3969/j.issn.1005-460X.2021.04.014
|
[26] |
杨文欢. 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 基层治理可持续创新的分析框架[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40(3):75-80.
|
[27] |
于水,王亚星,杜焱强. 异质性资源禀赋、分类治理与乡村振兴[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4):52-60.
|
[28] |
王卫东. 中国城市居民的社会网络资本与个人资本[J]. 社会学研究,2006(3):151-166,245.
|
[29] |
邓燕华,王颖异,刘伟. 扶贫新机制: 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组织、运作与功能[J]. 社会学研究,2020,35(6):44-66, 242-243.
|
[30] |
丁波. 驻村帮扶下村庄治理主体结构和行动逻辑−基于T县两村的实证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4):61-68.
|
[31] |
刘金海. 工作队: 当代中国农村工作的特殊组织及形式[J]. 中共党史研究,2012(12):5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