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网红师生”助力大学形象传播路径研究

喻娟 莫文闻 贾童谣

王明辉. 关于《诗薮》创作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4(3): 96-100,107.
引用本文: 喻娟, 莫文闻, 贾童谣. “网红师生”助力大学形象传播路径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41(4): 47-53.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4090145
WANG Ming-hui. On Some Problems about the Writing Course of “ShiSou”[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8, 24(3): 96-100,107.
Citation: YU Juan, MO Wenwen, JIA Tongyao.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Internet Celebr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Help the Image Communication of Universitie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5, 41(4): 47-53.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4090145

“网红师生”助力大学形象传播路径研究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4090145
基金项目: 2023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项目“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存在样态与引导策略”(编号:2023-dycx-206);中华出版促进会2024年度教育新闻出版专项课题“融媒体时代高校教育传播高质量发展研究”(编号:2024ZBCH-JYZD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喻娟(1982—),女,湖北省荆州市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莫文闻(1993—),女,江苏省扬州市人,同济大学党委宣传部副科长,讲师

    贾童谣(1996—),女,江苏省无锡市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团委书记,助教

  • 中图分类号: G641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Internet Celebr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Help the Image Communication of Universities

  • 摘要: “网红师生”是在网络平台上以个人独特的教学方式、内容创作或个性魅力等方式,拥有庞大粉丝群体和较强社会关注度,受到网络用户热捧的对象。“网红师生”在高校形象传播中呈现出多维度的正向价值,但同时也存在主体认知不全面、内容同质化严重以及过度娱乐化等问题。文章围绕“网红师生”在推动大学形象传播中呈现的新特点、新机遇、新形态和新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尽快走出一条“网红师生”助力大学形象传播的新路径,以全面提升高校形象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 1)  1参见抖音帐号“陈闲闲”主页。
    2)  2参见B站帐号“宋浩老师官方”主页。
  • 表  1  各平台“网红师生”代表分布表

    账号 个人信息 平台 粉丝数/万人
    不刷题的吴姥姥 同济大学物理学院退休教授吴於人 抖音 527.1
    清华小高数理思维 清华大学力学专业研究生高心怡 抖音 387.1
    郑强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高分子材料专家 抖音 167.0
    罗翔说刑法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B站 3 150.4
    宋浩老师官方 山东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副教授 B站 800.4
    杨宁老师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师 B站 91.1
    汪品先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B站 169.8
    @Bearhow 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熊浩 微博 225.4
    @七颗猩猩i 毕业于湖北大学 微博 143.9
    @鸟山学长 毕业于东南大学 微博 54.2
    下载: 导出CSV
  • [1] 郑文聪. “网红3.0”时代的特征及受众心理[J]. 新媒体研究,2016,2(6):14-15.
    [2] 宋烨. 互联网群体传播下的“网红经济”探讨[J]. 新媒体研究,2017,3(17):66-67.
    [3] 敖鹏. 网红为什么这样红?——基于网红现象的解读和思考[J]. 当代传播,2016(4):40-44.
    [4] 张宏树. 媒介素养:大众传播理论新方向[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2):294-297.
    [5] 陈瑜. 大数据背景下的大众传播变化研究——提供媒体融合的新方向[J]. 科技传播,2016,8(13):37,49.
    [6] 喻国明. 试析数智时代传播领域的三个关键性改变[J]. 学术探索,2024(9):60-66.
    [7] 贾炜. 数智技术催生开放大学育人新生态[J]. 开放教育研究,2024,30(5):27-35.
    [8] 武慧媛. 高校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和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2023(11):40-42.
    [9] 曹杰,杨涛. 探析数字化赋能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0(2):33-39.
    [10] 王哲,何飞,程励. 短视频传播在高校形象塑造与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抖音平台为例[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4,26(4):37-44.
    [11] 熊强强,曾美琳. 论“网红”现象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 才智,2023(13):172-175.
    [12] 张磊. “大学生网红”传播角色的错位与价值重构——基于抖音平台119名“大学生网红”的实证分析[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4,40(4):119-128.
  • 加载中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9
  • HTML全文浏览量:  79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09-27
  • 刊出日期:  2025-05-2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