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论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

庞跃辉 吴成国

庞跃辉, 吴成国. 论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41(1): 1-7.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4030028
引用本文: 庞跃辉, 吴成国. 论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41(1): 1-7.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4030028
PANG Yuehui, WU Chengguo. On the Manifest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ading Social Revolution with Self-revolution[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5, 41(1): 1-7.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4030028
Citation: PANG Yuehui, WU Chengguo. On the Manifest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ading Social Revolution with Self-revolution[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5, 41(1): 1-7.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4030028

论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4030028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青年人生发展观系统研究”(编号:18AKS0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演进与历史经验研究”(编号:24BDJ008)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庞跃辉(1958—),男,重庆人,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吴成国(1969—),男,四川达州人,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中图分类号: D262.6

On the Manifest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ading Social Revolution with Self-revolution

  • 摘要: 主动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优良品格,积极引领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崇高使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在奋斗进程中义无反顾进行自我革命,并以主动自我革命积极引领社会革命,努力实现党的自我不断革命与引领社会深广革命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在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内在本质基础上,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的重要表征、生成逻辑、生发动能,教育党员干部在有力推进自我革命中彰显引领社会革命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从而进一步增强和显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影响力,对于在新发展征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 中国共产党面对党的建设新形势和新要求,深刻把握党的建设规律和社会建设规律,将推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与引领社会革命高度统一,努力实现党的自我不断革命与社会深广革命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守初心使命,“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1]。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这一十分重要并且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党建思想,是在新的认识高度和时代高度上对党建认识进一步深化的新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和社会革命思想的新发展。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深刻认知实现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特定功能及在引领系统结构中相关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工作方式运行规则和原理内涵,不断增强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系统动力,充分发挥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价值效能,不仅是主动深化党建理论研究的内在要求,更是进一步推动党的建设与社会建设同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事物运动发展的彰显机理,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形成进路与动因关系及其功能制约方式和持续过程。从事物运动发展彰显机理本体论审视,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内在本质,主要是指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形成进路与动因关系及功能持续过程,是区别于其他政党治理与社会治理主张的重要显著特征,是决定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范式的质的规定性。中国共产党将推进自我革命与引领社会革命高度统一,其引领彰显机理内在本质集中反映了党的自我革命必然给予社会革命重大影响的价值意蕴和效能属性。可见,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内在本质既与党建价值取向紧密相连,也与党建持续全面推进密切相关。因此,可从如下重要层面深刻分析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内在本质。

    其一,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价值取向性。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确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取向,不仅是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彰显机理构建所形成的核心取向,而且是充分发挥引领社会革命彰显机理效能所确定的根本指向。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人民主体观,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为重要的社会革命思想范式和实践范式,一贯尊重、相信、依靠人民,始终恪守爱民、惠民、富民的鲜明价值取向,在领导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发展进程中“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236,高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社会革命最为显著的本质特性。因此,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牢固坚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3]95。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价值取向,就是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在要求,是在推进自我革命与引领社会革命高度统一中充分彰显爱民、惠民、富民的鲜明价值取向,极大昭示了中国共产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鲜明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将人民利益放在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目标定位,使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产生赢得民心最大社会效应。

    其二,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系统协调性。由于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都是系统性工程,不仅涉及到党的建设能力系统内外的政治思想建设、组织体系建设、机制保障建设、监督制度建设、干部培养建设等相关层面因素,而且还涉及到社会建设能力系统内外的领导体制机制建设、发展社会事业建设、优化社会结构建设、完善社会服务功能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建设等相关层面因素,因此,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必须构建和发挥系统协调机制的重要作用,进而形成其积极引领社会革命的极大内外合力。在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系统构建中,不仅必然涉及党的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多维度、多层面、多节点相关因素,而且必然要求形成其相关因素协调对应和有机互动关系。所以,中国共产党在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进程中,着力形成推进引领社会革命的系统协调性至关重要。不仅要形成引领社会革命的纵向层面相关因素的系统协调性,而且要形成引领社会革命横向层面相关因素的系统协调性,以在多措并举的有力互动中增强引领社会革命的系统功效,使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产生纵横有利因素的整合协同效应。

    其三,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深邃预见性。在新认识高度和时代高度洞察社会革命发展所体现的深邃预见,是社会治理领导者对推进社会变革及发展结果的战略前瞻和科学预判。“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说明洞悉事物运动发展态势的深邃预见能力至关重要。由于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进程是具有阶段性、持续性的动态化演进过程,必然会不断面对诸多显性的、潜在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必须主动增强引领社会革命的深邃预见能力。在社会革命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下推进社会变革,不仅面临有利机遇,而且面临严峻挑战,因而必须深邃预见在党组织自身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可能出现需要解决的新矛盾、新问题,并及时提出如何有效应对新矛盾、新问题的有力防范举措。尤其是要通过前瞻性、抗逆性、衔接性的动态机理分析,深入辨识在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进程中有可能产生的新障碍,进而及时发现推进社会革命进程中潜在的薄弱环节,不仅要坚决消除工作中思想僵化、行动凝滞的不作为倾向,而且要坚决防止工作中的主观臆想、盲目冒进倾向,进而使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产生有力有效化解隐患效应。

    其四,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推进贯通性。在社会革命发展历史演进过程中,由于地区之间不仅在地理环境资源禀赋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且在发展模式、发展积累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同时,群体与群体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在社会革命发展演进过程中有的地区和群体、个体所具有的发展承续性也会有其差异,逐步消减其差异性对于推进社会革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推进贯通性,就是要积极通过具有连贯性、嵌入性的推进社会革命的社会治理策略和制度安排,将有力促进社会革命发展的重要主张和有效举措纳入党的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进一步形成引领社会革命的承续性、紧扣性的无间断衔接状态。不仅要不断增强党组织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能力,而且要不断增强党组织引领社会文明进步、推动深化改革发展的能力,使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产生推进社会建设发展的持续辐射效应。

    事物运动发展的彰显机理内在属性是制约彰显机理重要表征的决定因素,彰显机理重要表征是展示其内在属性的显著形态。从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形态论审视,其重要表征突出体现了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积极影响成效持续性,以及展现积极影响成效的引领表达体系与传播方式。可见,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重要表征,既与推进社会革命成效紧密相关,也与推进社会革命的话语表达和传播手段密切相联,是充分展示党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良性互动的生动体现,可从如下重要层面深刻分析和把握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重要表征。

    其一,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现实指向。推进社会革命的发展既不是虚幻的社会治理承诺,也不是抽象的社会治理演化,而是具有现实指向性的社会治理具体进程。因此,推进社会革命发展应当充分体现社会革命的现实性需要,极大关注社会革命新形势下与推进社会治理密切相关的重要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革命发展的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分析和解决社会革命的重要现实问题,把切实解决党的建设现实问题与解决社会革命现实问题有机统一。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现实指向,就是针对社会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面临复杂的现实问题,更加深刻认识到“越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4]578的现实紧迫性。尤其是坚决有力扫除某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组织作风、工作作风存在的官僚主义顽瘴、形式主义痼疾,以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更加夯实有利于党的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现实基础,营造推动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良好社会局面,扎实有力促进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良性互动,努力实现党的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共进发展。

    其二,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利益认同。现代社会文明演进充分表明,公共利益的认同是个体差异与社会和谐的辩证统一,不仅与“单一、同质的公共利益”紧密相连,而且与“越来越多元、综合的公共利益”互动交融。因此,推进社会革命发展既要高度关注个体利益的差异性,更要高度重视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认同。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革命发展,既高度重视个体利益的正当需求,更高度重视有利于社会建设发展的公共利益追求,正确处理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辩证关系。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利益认同,就是将推进社会革命发展所主张的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认同常态化,通过将党员干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融入引领社会革命的全过程,以推进党员干部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而引导社会成员的憎恶向善、积极向上,进而形成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利益认同趋向性,不断增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向心力,既有力强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党组织力量,又极大汇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民众力量。

    其三,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法治保障。法制的完善和执行是治国安邦之利器,规则的健全和严守是政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集中体现了政党建设的法治精神和法规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法治保障,就是把着力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法治重要取向,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极大彰显在执政中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5]288。在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法规制度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努力保证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运行机制管理社会事务,充分体现依法治理社会的法治精神;同时加强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的规制建设,教育党员干部成为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严惩违法乱纪的党员干部,充分体现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精神,为引领社会革命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其四,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传播引导。明确社会治理目标及其治理举措确定后,需要通过权威话语主体与大众话语主体的不断互动和交流沟通,在正确舆论传播的引导下,促进社会成员对社会治理目标和举措产生传导的“融合型趋同”[6],进而为其社会革命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传播引导,就是与推进社会革命发展而积极营造的良好舆论氛围有机融合,通过对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传播导向引领,把引领社会革命的目标和举措导入社会治理的舆论渠道和舆论场景,以多层面、多途径建构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在推进社会建设发展中的传播媒介体系,充分发挥党的建设传播系统对引领社会革命的重要传导作用。尤其要积极运用新媒体传播方式,进一步加强和不断改进网络媒体管理,既要高度重视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面对复杂网络信息“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7],也要十分重视教育和引导社会公众正确对待网络世界的观点表露、情绪发泄,提高正确辨析网络信息和观点的能力,为引领社会革命营造齐抓共管、健康向上的传播良好舆论氛围。

    从引发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生成方式审视,无论何种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都有引发该彰显机理的生成逻辑。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生成逻辑,是区别于其它社会革命彰显机理的生发方式和运行理路,是充分发挥引领社会革命系统效能的有力理论支撑,集中体现了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发展必然要求。可见,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生成逻辑既与推进社会革命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紧密相关,也与推进社会革命的演进过程和时代要求密切相联。不仅是对党自身建设能力提升的必然选择,而且是在发展新阶段持续推动社会治理提升的必然选择,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是一场高水平高质量的革命”[8],可从如下重要层面深入分析和认识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生成逻辑。

    其一,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理论逻辑。理论逻辑是认识主体在把握事物运动发展规律中所形成的理性认识,高度体现了认识主体对于事物运动发展必然性的系统认识,同时也突出体现了系统认识的相关要素之间有机关联性。因此,从根本上把握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理论逻辑,就是要深刻领悟党推进社会革命运动发展的规律性与系统性认识,并主动运用其规律性与系统性认识指导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创造活动。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等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十分重视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导性作用,并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与推进社会革命的内在联系提出重要理论观点,认为不断加强自身先进性建设的无产阶级政党,其行动追求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才有资格成为社会革命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在新的认识高度和时代高度,紧密结合中国社会革命和党自身革命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极大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和社会革命理论,更加深刻把握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与推进社会革命的内在联系。因此,中国共产党十分清醒认识到“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9],“一个铸就辉煌仍勇于自我革命的党,才能无坚不摧”[10]

    其二,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逻辑。社会历史演进受其内在逻辑的制约,社会革命就必然具有一定的历史逻辑轨迹。历史逻辑是社会历史变化与其社会历史进步的必然发展进程,突出体现了社会历史运动发展的内外动因,同时也极大彰显出社会历史的前进趋势。因此,从根本上审视历史逻辑的特征,可以发现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性与创造性的有机统一,并且在其过程性与创造性的有机统一中把握社会历史实现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在奋斗的历史进程中,一贯强调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并通过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就明确提出了积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的政治主张,广泛深入开展革命斗争,“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11]68;而且在通过的有关决议中对引领革命运动组织和宣传工作,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曲折前进历程中,勇于纠正自身的错误,在不断增强自我革命能力中增强领导革命斗争的本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更加深刻认识到自我革命决不能懈怠的极其重要性,“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1],对于深刻认识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生成逻辑具有重要历史借鉴价值。

    其三,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逻辑。实践逻辑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所形成的实践活动定势,突出体现了人们将认识世界的思想成果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创造能动性。因此,从根本上审视实践逻辑的特征,可以发现人们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一个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12]78。因此,人们的思想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必须由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实践来检验。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革命发展的进程,就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主观与客观高度统一的过程。毛泽东[13]374指出“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员,才算好教员”。邓小平[14]191指出“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习近平[15]406强调“领导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所体现的实践逻辑,就是在理论联系实际中不断发现、深入分析、切实解决党的建设和社会建设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而深刻把握党的自我革命与引领社会革命必然联系的契合之处,并且找准其契合之处的内外影响因素在互动中的逻辑关联性,进而在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实践中更加具有现实针对性引领社会革命发展。

    其四,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创新逻辑。创新逻辑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中形成的相关创新要素的必然联系,并且在其创新要素必然联系的相互作用中充分发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创新效能,以不断促进社会革故鼎新、跨越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已充分证明,创新驱动具有特殊重要作用。当代世界经济社会演进的一大重要趋势,就是创新发展对于推动社会持续发展具有巨大效能。富于进取、勇于开拓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推动社会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有力推动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历史成就,在新的认识高度和时代高度十分有力证明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6]7精辟论断的真理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创新逻辑,就是在新征程大力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审时度势、果敢抉择、排除险阻,牢牢掌握推进党的建设发展和推进社会建设发展的主动权,深刻把握创新驱动、创新发展在党的自我革命与引领社会革命的逻辑必然联系,在持续创新的时代进程中不断增强引领社会革命的工作本领,在不断进取中积极拓展引领社会革命的创新成果。

    从社会革命演进的彰显机理动因论审视,无论何种社会革命演进的彰显机理都有其导引该彰显机理的生发动能。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生发动能,是区别社会革命演进其它彰显机理的运动方式与发展动能,集中体现了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内在张力,以及充分发挥其内在张力因素效能的动力整合增强方式。可见,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生发动能不仅与推进党自身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因生发要素紧密相关,而且与推进党自身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动力整合强化过程密切相联。因此,可从如下重要层面深入分析和认识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生发动能。

    其一,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动能要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动力系统,都是由内外相关动能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结构。社会革命发展的动力系统,是由其相关动能要素所生成的有机结构。因此,动能要素是建构社会革命发展动力系统的基本要素,主要是由给予社会革命动态演进重要影响的相关认知要素、制度要素、信息要素、监督要素、评价要素等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所组成。在动能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互动关系,形成推进社会革命发展的动力系统运行方式。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动能要素,就是与积极推进社会革命发展的动力系统结构相适应,通过主动建构和积极利用党的建设发展在推进社会建设发展的认知理念、法规制度、准确信息、监督通报、成效评价等相关要素,并且通过其相关要素的不断强化和积极传导而生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良性互动关系,科学建构并充分发挥党的建设重要作用在推进社会建设的动力要素系统效能,进而为极大增强党以自我革命积极引领社会革命的内生动能而奠定重要基础。

    其二,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动能整合。推进社会革命发展不仅极大关系到人们对社会建设发展的利益需求,而且极大关系到人们对经济和政治发展以及文化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利益诉求,充分表明推进社会革命发展的动力作用与多个层面建设发展紧密相关,是推进社会革命发展动能的多维集成。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动能整合,就是与推进社会革命发展动力的多维集成相贯通,既要不断调动和充分发挥党组织及其党员干部在推动社会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发展的主动性,又要不断调动和充分发挥社会群体、个体在推动社会多方面建设发展的积极性。上下紧扣,多方助力,协同推进,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17]193与构建多层面、多途径共促社会革命的发展体系有机统一。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形成充分协调和着实发挥深化改革、共促发展的巨大合力,进而扎实塑造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动能整合系统,充分彰显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促进社会治理的巨大效能。

    其三,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动能强化。有效推进社会革命发展的生成动能彰显是一个适时更替、不断创新的动态化进程,充分表明了推进社会革命发展的系统效能是处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嬗变与增强过程之中,并在其动态更新演进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革命发展的有力作用,不断增强推进社会革命深入发展的创新动能效应。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动能强化,就是与推进社会革命发展的系统效能增强演进过程相契合,通过有效推动党的建设发展与社会建设发展的机制更新、举措更新、载体更新、保障更新、监测更新、整改更新等具有赋能作用的有力举措,充分调动和发挥推进社会建设发展的各层面、各环节有利因素,积极构建具有组织结构优化、协同方式优化、实施过程优化的动能嬗变更新系统,进而不断增强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系统效能。因此,始终保持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生成动能强化定势,以着力形成不断充实的引领社会革命动能聚合性与动能辐射性,为进一步增强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系统效能而创造有利条件。

    其四,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动能长效。社会革命的动力机制是否具有极大的长效动能,不仅是衡量其动力机制能否产生推进社会革命发展巨大作用的重要标志,而且是考量其动力机制是否具有推进社会革命发展持续张力的重要标准。可见,社会革命的动力机制作用不仅与推进社会革命的效能及时产生内在相连,而且与推进社会革命的效能持续发散紧密相关。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彰显机理动能长效,就是与充分发挥社会革命动力机制持续效能的要求相适应,把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与持续引领社会革命高度统一,积极建构持续引领社会革命的运行方式,有力夯实持续引领社会革命的传导平台,不断拓展持续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进路,以极大增强持续引领社会革命的系统效能。因此,应当更加深入领悟“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8]的思想要义,不断促进党建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畅通党的方针政策传播渠道,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工作本领,在党的主动自我革命中多维度、全过程有力增强引领社会革命的长效动能。

    作为世界上党员数量最多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深广大变局的新形势,中国共产党深入把握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新要求、新态势,强调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19]。一再告诫党员干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求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20]25。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我革命中推进社会革命的引领范式,既充分彰显了高度重视“四大考验”长期存在、“四大危险”长期存在的深刻认识,严正表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21]54的鲜明态度,扎实促进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建设,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党建能力;也充分彰显了重视有力发挥执政大党优势的深刻认识,更加重视提升把握社会发展走向、科学谋划社会发展大局、适时制定社会发展策略的社会治理能力。始终保持推进社会革命的巨大活力,在发展新征程以清醒而笃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发展,把“两个革命”巨大效能转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强大力量和坚实保障。

  •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22-10-26(0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5]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6] 潘同人. 融合型趋同:公共话语表达视域下网络空间政治认同的生成路径[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12-121. doi: 10.3969/j.issn.1006-1398.2022.01.010
    [7] 常理. 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J]. 党建研究,2022(2):59-61.
    [8] 贾立勤.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及实践要求[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0(6):9-16.
    [9]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 人民日报,2021-11-17(01).
    [10] 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N]. 人民日报,2022-10-24(02).
    [1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上册[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编写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13] 毛泽东.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5]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6]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7]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8]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1-07-02(02).
    [19]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N]. 人民日报,2022-07-28(01).
    [20]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M].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
    [21]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14
  • HTML全文浏览量:  108
  • PDF下载量:  52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03-05
  • 刊出日期:  2025-02-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