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十八大以来关于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研究综述

杨洋 胡枫

杨洋, 胡枫. 十八大以来关于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研究综述[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0(6): 24-30.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100068
引用本文: 杨洋, 胡枫. 十八大以来关于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研究综述[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0(6): 24-30.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100068
YANG Yang, HU Feng.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Dis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4, 40(6): 24-30.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100068
Citation: YANG Yang, HU Feng.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Dis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4, 40(6): 24-30.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100068

十八大以来关于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研究综述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100068
基金项目: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话语体系与教学叙事:全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质增效研究”(编号:21KDC018)。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杨洋(1990—),男,汉族,河南信阳人,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胡枫(1991—),男,汉族,安徽宿州人,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 中图分类号: G641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Dis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摘要: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界从不同学科对高校思政课话语的概念内涵、构成要素、面临的困境以及实践路径等方面展开了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文章通过分析发现,现有的研究仍有一些不足和短板,未来还需要从微观层面分析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的价值意蕴,从更深入的层面研究话语语境,从媒介技术的视角研究话语形式,从更宏阔的视野研究话语内容,从学科交叉的视角创新研究范式。

     

  • [1] 张军,殷艳. 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的提升[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0):56-59.
    [2] 郭凤志.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4):83-86.
    [3] 何理.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生成和发展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 卢文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结构形式及其优化[J]. 中国高等教育,2017(11):29-31.
    [5] 宋溧俊.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创新与话语权培育理路[J]. 江苏高教,2022(5):97-100.
    [6] 孙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内涵与根本要求[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112-114.
    [7] 洪波.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研究[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8] 李建国,杨莉莉. 从掌握“话语权”到提升“话语力”——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探析[J]. 民族教育研究,2021,32(5):55-62.
    [9] 王青林.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的转换与重构[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38-46.
    [10] 龙献忠,刘绍云.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系统构成、现实检视与提升路径[J]. 大学教育科学,2023(3):32-41.
    [11] 邱仁富.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论[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12] 欧庭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优化研究[D]. 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3.
    [13] 蒲丽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研究[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2.
    [14] 周智年,阎玉茹. 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优化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5):63-65.
    [15] 王红云.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创新的困境及对策[J]. 广西社会科学,2018(11):216-220.
    [16] 袁一苇. 青年切己性的思政课教学话语及其设计策略[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3,39(4):13-18.
    [17] 刘嘉圣.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优化研究[J]. 高校辅导员,2021(1):19-23.
    [18] 刘智玉,钱美玲,周业勤.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基本功能与优化理路[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3):290-294.
    [19]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 黄慧微,朱晨静. 高校思政课生活化话语体系的构建——基于福柯规训理论视角[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1):55-61.
    [21] 赵立永.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路径转换思考[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1):44-49.
    [22] 王婷,阎树群. 高校思政课话语质量:历史、困境与进路——基于中国文化理性的分析[J]. 教育学术月刊,2020(10):92-99.
    [23] 丁玉斌,洪满春. 触屏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设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4):61-63.
    [24] 掌海啸. 自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策略[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6):77-79.
    [25] 马俊峰. 网络空间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9):116-122.
    [26] 马志霞. 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力量——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6):86-90.
    [27]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8] 唐登蕓. 论推动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向深度发展[J]. 思想理论教育,2019(4):64-70.
    [29] 薛焱,朱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构探微——基于“问题式教学法”的分析与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7):94-96.
    [30] 余德华,廖梦雅,邱开玉. 讲好故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创新的实践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20(6):92-96.
    [31] 胡德平,张玮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表达与接受——基于“00后”大学生话语接受视角的分析[J]. 青年学报,2023(2):66-70.
    [32] 吴欢,王若楠. 数字时代高校思政课课堂话语创新发展策略[J]. 未来与发展,2021,45(11):36-3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9
  • HTML全文浏览量:  24
  • PDF下载量:  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10-24
  • 刊出日期:  2024-12-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