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站起来:社会支持视角下“躺平”青年“复健”实践研究

史立伟 史娇洁 陈瀚

史立伟, 史娇洁, 陈瀚. 站起来:社会支持视角下“躺平”青年“复健”实践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39(6): 713-721.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030079
引用本文: 史立伟, 史娇洁, 陈瀚. 站起来:社会支持视角下“躺平”青年“复健”实践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39(6): 713-721.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030079
SHI Liwei, SHI Jiaojie, CHEN Han. Standing up: Research on the Rehabilitation Practice of Young Lying Flat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upport[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3, 39(6): 713-721.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030079
Citation: SHI Liwei, SHI Jiaojie, CHEN Han. Standing up: Research on the Rehabilitation Practice of Young Lying Flat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upport[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3, 39(6): 713-721.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030079

站起来:社会支持视角下“躺平”青年“复健”实践研究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030079
基金项目: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北京市非正规就业不稳定性研究”(编号:21SRC01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史立伟(1982—),男,内蒙古赤峰人,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副教授

    史娇洁(1997—),女,河南新乡人,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陈瀚(1999—),男,湖南常德人,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 中图分类号: C913.5; D432.6

Standing up: Research on the Rehabilitation Practice of Young Lying Flat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upport

  • 摘要: 如何引领和帮助“躺平”青年奋斗前行是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通过对豆瓣“躺平后起立互助联盟”组员线上活动进行观察和半结构深度访谈,研究梳理“躺平”青年起立原因、起立的助力,呈现“躺平”青年起立的实践策略和主体性经验。研究指出,青年“躺平”存在两种基本的触发机制,即“挫折—躺平”和“压力—躺平”,前者与负性生活事件紧密相关,后者由压力引发。研究发现,身心状态改善、现实生计压力、内心焦虑自责、恐惧社会性甩出是促使“躺平”青年起立的重要原因;社会支持是“躺平”青年起立的重要助力,不仅传统社交网络为“躺平”青年提供了客观性支持和主观性支持,而且基于互联网的同辈群体为“躺平”青年提供了监督、共情等重要支持。作为“过来人”,起立青年建议“躺平”者积极寻求社会支持,提高社会支持利用度;调整心态,对“躺平”进行反思;寻找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起立节奏。

     

  • [1] 令小雄,李春丽. “躺平主义”的文化构境、叙事症候及应对策略[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2):124-139.
    [2] 马若宏,杜敏. “躺平”的流行及其语用指向[J]. 语文建设,2021(18):78-80.
    [3] 张自慧,依力亚,黄利金. 青年“躺平”背后的意义缺失与精神危机[J]. 哲学分析,2022,13(1):89-101,198.
    [4] 马中红. “躺平”:抵御深度异化的另类姿势[J]. 探索与争鸣,2021(12):54-62,178.
    [5] 胡范铸,张虹倩. “躺平”舆情:言行分裂中的社会焦虑和自我治愈[J]. 青年学报,2021(4):52-58.
    [6] 林龙飞,高延雷. “躺平青年”:一个结构性困境的解释[J]. 中国青年研究,2021(10):78-84.
    [7] 宋德孝,别杨杨. “低欲望躺平主义”的本质、危害及其超越−基于当代青年多元需求的分析视角[J]. 中国青年研究,2022(2):22-29.
    [8] 汪行福. 合成症候躺平现象分析[J]. 探索与争鸣,2021(12):5-7.
    [9] 田珊,彭庆红. 青年成长发展与党和人民的关系论略[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4):366-371.
    [10] 许纪霖. 躺平:代际冲突下的“后浪”文化[J]. 探索与争鸣,2021(12):8-11.
    [11] 陈友华,曹云鹤. “躺平”:兴起、形成机制与社会后果[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9):181-192.
    [12] 王钰文,王茂福. 分型与逻辑:“躺平”何以发生−基于默顿社会失范理论视角的分析[J]. 探索与争鸣,2021(12):63-73,178.
    [13] 王甄玺. “躺平”一词何以流行−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1,37(5):55-59.
    [14] 裴越. 论“内卷”与“躺平”的生存焦虑[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9(1):65-70.
    [15] 胡锐军. 大学生“躺平”心态的文化根源及其矫治路径分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1):56-64.
    [16] 覃鑫渊,代玉启. “内卷”“佛系”到“躺平”−从社会心态变迁看青年奋斗精神培育[J]. 中国青年研究,2022(2):5-13.
    [17] 王珑玲. “内卷”“躺平”与中国青年奋斗精神培育[J]. 中国青年研究,2022(2):4.
    [18] 邱泽奇. 劳动与尊严−数字时代“不躺平”的逻辑前提[J]. 探索与争鸣,2021(12):74-79,178.
    [19] 吴帆,林川. 职业压力社会性别差异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3):113-121.
    [20] 宫宇轩. 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J]. 心理学动态,1994(2):34-3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60
  • HTML全文浏览量:  330
  • PDF下载量:  6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3-1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10-11
  • 刊出日期:  2023-12-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