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多模态低碳话语的量化分析

范莉

范莉. 多模态低碳话语的量化分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39(6): 739-753.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020107
引用本文: 范莉. 多模态低碳话语的量化分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39(6): 739-753.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020107
FAN Li. Multimodal Low-carbon Discourse:A Case Study of Promotional Materials for National Low Carbon Day (2020−2022)[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3, 39(6): 739-753.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020107
Citation: FAN Li. Multimodal Low-carbon Discourse:A Case Study of Promotional Materials for National Low Carbon Day (2020−2022)[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3, 39(6): 739-753.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020107

多模态低碳话语的量化分析—以“全国低碳日”(2020—2022)宣传材料为例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020107
基金项目: 第十一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重点项目”数智时代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能力研究”(编号:ZGWYJYJJ11Z006)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范莉(1973—),女,贵州贵阳人,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中图分类号: H15

Multimodal Low-carbon Discourse:A Case Study of Promotional Materials for National Low Carbon Day (2020−2022)

  • 摘要: 构建多模态低碳话语是提升民众环保意识、构建国家环保形象、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传播方式与国家叙事话语建设。文章首先利用Citespace对CNKI(2007—2022)发表的关于“全国低碳日”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勾勒发展脉络、探讨研究空白。接着,以国家生态环境部于2020—2022年发布的“全国低碳日”宣传重点文件、宣传画、主题宣传片及转写文字为样本,利用视觉语法为分析框架,运用LancsBox等工具实现多模态话语的量化研究与质性分析。文章发现“全国低碳日”宣传资料使用了文字、情态、氛围、色彩、视角、人物形象、事件展现等多种符号资源构建了人际意义、概念意义及篇章意义。其中,构建人际意义是重点,以寻求与观看者的人际互动,激活情感共鸣,实现参与共建,树立国家形象。最后,文章还探讨了这些宣传材料在叙事方法与成效上的差异与不足,以供类似政府公共话语建设的参考。

     

  •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绿色经济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长治久安。中国一直致力于信守国际承诺,“全国低碳日”的设立与开展的宣传活动,正是中国政府在践行国际责任,带动全民参与,完成温室气体排放任务,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方向所做的切实举措。梳理2013—2022年“全国低碳日”的活动主题(详见表1),这些主题都充体现了“全国低碳日”的活动主旨(“低碳”),活动的重心(“行动”)、活动的方式(“节能”“共建”“携手”“进行”)、活动的成果(“美丽”“家园”)等。不言而喻,相关宣传材料,如宣传画与宣传片等,都应服务于此目的。

    表  1  2013—2022年全国低碳日活动的时间与主题分布表
    序号 时间活动主题
    12013.6.17“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
    22014.6.10“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
    32015.6.15“低碳城市,宜居可持续”
    42016.6.14“绿色发展,低碳创新”
    52017.6.13“工业低碳发展”
    62018.6.13“提升气候变化意识,强化低碳行动力度”
    72019.6.19“低碳行动,保卫蓝天”
    82020.7.2“绿色低碳,全面小康”
    92021.8.25“低碳生活,绿建未来”
    102022.6.15“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以篇名含“全国低碳日”在知网进行检索,获得88项文献,学术期刊论文66项。从研究发表的时间来看,随着2013年第一个低碳日的举行,相关研究逐渐增长;2019—2020年相关研究处于低谷,2021年后,关于低碳减排的讨论又开始复苏。从研究的主题分布来看,CiteSpace分析得出的研究主题、关键词聚类等信息,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为主题宣传,包括上海市、创意园区、杨浦区、 美丽上海;二为系列活动,包括低碳行动、公益广告、公共交通工具、低碳管理; 三为宣传资料,包括:北京市、碳汇计量、绿色低碳发展、环保产业、新风尚;四为主题活动,包括低碳发展、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

    文献可视化分析的数据表明,从研究的学科分布与文献来源来看,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能源、经济、气象等领域。宣传片的目的是带动全民行动,语言是进行普及知识与发挥能动的重要工具,多模态的使用是当前传媒的亮点,但是当前研究中缺少多模态的语言学研究。此外,从研究的数量与角度来说,现有研究不仅数量可提升,研究的课题与适用度也可加强。已有研究的要点还未呈现为突出的热点问题,如在CiteSpace分析中,即使将持续时长设置为最小值,也未呈现凸显的关键词。

    “全国低碳日”的宣传活动关系到全民共建绿色生活,同时由于所涉及主题的重要性、迫切性,它的有力与有效的宣传对于国家话语、公共话语、国家形象等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也能以“以一当百”地延伸到对其它主题的政府话语架构与对外宣传中。本研究将由此着力。

    多模态话语是综合运用合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交流模态来传递信息的话语。在分析多模态话语时,视觉语法具有描述时的细性,解释时的量化。视觉语法是基于M.A. K.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而创立,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96年,Kress&van Leeuwen [1-3]创建了传统视觉语法,将图像视作社会符号,把Halliday的元功能理论应用于图像分析之中。第二个时期为2013年,Painter 等 [4] 以儿童绘本视觉叙事为例,推出了视觉语法,构建了包含概念意义(ideational meaning)、人际意义(interpersonal meaning)和组篇意义(textual meaning)的系统。新视觉语法的分析视角与层次是系统功能语法三大语言元功能理论的发展,呈现与传统视觉语法中图像意义系统的沿承,但同时提出了多方面完善。比如其更强调叙事中的人际关系,将其放在分析层面的首要,关注观看者在观赏图像时的参与度;此外,更强调叙事的连续性,将研究对象由原来视角语法中对单个图像的关注延伸至对连续组图的分析。这两点创新的理论解释力也会体现在本研究的材料分析之中。

    近年,我国学者就视觉语法理论构建与运用进行了介绍与实践,例如:早期关于视觉语法引入与评价的研究,如张敬源、贾培培[5],冯德正[6];视觉语法对各类题材篇章的分析,如政务话语(王建华[7])、绘本篇章(滕达、苗兴伟[8])。这些研究都证明了视觉语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不过,还未查阅到视觉语法用于环保话语的研究,且图像结合文字的量化研究也很缺乏,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着力点。

    本研究在视觉语法分析框架下,以“全国低碳日”宣传材料为例,探讨我国多模态低碳话语的叙事特点、使用状况、表达成效、观者感受、提升空间。研究材料是生态环境部于2020—2022年在官网发布的“全国低碳日”宣传材料。选取此期间的材料,是因为生态环境部在2020—2022年发布了宣传画,在2021—2022年发布了宣传片,素材多样,便于对比。研究步骤主要是:首先,对《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宣传重点》(2020—2022)进行分析,以呈现每年宣传资料发布机构的宣传目的与重点。接着,对上述官方已发布的宣传画及宣传片的解说文字与视频图像进行分析,从文字、图片、图像的多模态视角探查低碳话语的国家叙事的结构、元素与成效。研究工具主要是语料库软件LancsBox,它由英国兰卡斯特大学Vaclav Brezina团队开发(Brezina et al. [9])。

    2020—2022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的主题分布详见表1。为了更细化了解生态环境部对宣传活动目的的指导,本文运用LancsBox对生态环境部在2020—2022年发布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宣传重点》 1进行分析,滤清每年宣传重点,并将词语进行频率排序,详见表2

    表  2  2020—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宣传重点》高频词分布表
    202020212022
    排序词语次数排序词语次数排序词语次数
    1绿色*50 1绿色80 1绿色69
    2节能492632宣传63
    3宣传373宣传633节能61
    4活动264低碳*53453
    4开展265节能485低碳52
    5低碳*25640643
    6发展167活动387活动35
    7节能减排15833832
    7各级159308开展32
    7推广1510开展299生态24
    8生态14112510文明23
    9建设1312重点221122
    91313各级2112重点16
    10推动1214发展201216
    10推进12142012各级16
    10文明12151913生活方式15
    10工作1215达峰1914全国14
    11重点1115碳达1914建设14
    11积极1116组织1614能降14
    12利用1017全国141513
    12技术1017生态1415发展13
    12深入1017能减1315达峰13
    12引导1017文明1315碳达13
    17生活方式131513
    17理念131513
    17能降1316峰碳12
    18主题1216行动*12
    18家庭1216技术12
    18行动1217宣传周11
    19科技1117理念11
    19建筑1117引导11
    19意识1118领域10
    191118相关10
    19创新1118主题10
    19引导11
    20领域10
    20创建10
    20相关10
    20结合10
    注:此表仅呈现出现10次以上的词语。与宣传主题词相符的高频词,用“*”在词后标识。以下标识方法同。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020年全国低碳日的宣传主题是“绿色低碳,全面小康”。表2中《宣传重点》(2020)的分析结果也显示:“绿色”“低碳”是高频词,但“小康”只以“小康社会”出现过1次。在用LancsBox呈现的“绿色”“低碳”“小康”的搭配网络中可见 2,在《宣传重点》(2020)中清晰呈现了实现“绿色”与“低碳” “节能” “发展”“生活”“出行”“生产”等之间的紧密搭配关系。但是,如词频分析也可见,“小康”与其它关键词的搭配与表达不存在关联。

    2021年全国低碳日的宣传主题是“低碳生活,绿建未来”。表2中《宣传重点》(2021)的分析结果也显示出“低碳”“生活”是高频词,但“未来”只出现过1次。根据语境与表达新造词“绿建”未出现,只有“绿色”是高频词。在用LancsBox呈现的“低碳”“生活”“未来”的搭配网络中可见,在《宣传重点》(2020)中清晰呈现了实现“绿色”与“低碳”“节能”“发展”“生活”“方式”“简约”“理念”“科技”“行动”等之间的紧密关系。但是,也如词频分析显示,“未来”“绿建”与其它关键词的搭配与表达不密切。

    2022年全国低碳日的宣传主题是“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依此分析,“落实”“双碳”“行动”“共建”“家园”应是高频词,特别是“双碳”,因为它是自2013年全国低碳日活动宣传以来第一次作为一个凝练的表达在宣传主题词中出现。但是,根据对《宣传重点》(2022)的词频分析结果,只有“行动”是高频词,如表2所示。在用LancsBox呈现的“落实”“双碳”“行动”“共建”“家园”的搭配网络,可见这些词语彼此之间无搭配关联。

    1   “全国低碳日”宣传画及宣传片的分析

    按照官方每年发布图片的次序, 2020—2022年宣传画 3,详见图1~3,它们分别呈现了历年宣传画中的叙事内容:2020年的“节能降碳”“绿色出行”“垃圾分类”“低碳消费”;2021年的“垃圾分类”“绿色出行”“低碳生产”“节能研究”;2022年的“节能降碳”“绿色生活”“绿色出行”“双碳目标”。

    图  1  2020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画
    图  2  2021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画
    图  3  2022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画

    在视觉语法框架下讨论这3组图片的人际意义、概念意义与组篇意义。首先,在人际意义建构中,Painter等 [4]提出了聚焦系统、情感系统与氛围系统,见图4

    图  4  新视觉语法中的人际意义图

    聚焦系统包含“互动”与“视角”。接着,“互动”又分为“接触”与“旁观”两类图像,其区别在于观看者是否与图像中人物有眼神接触;“视角”又分为“客观”与“主观”两类图像,其区别在于观看者与图像中人物视角是否一致。在激活观看者情感共鸣时,“接触”类图像一般比“旁观”类图像强,“主观”类图像一般比“客观”类图像强。根据聚焦系统的分析,2021年的宣传画使用互动与视角的表达策略最多;仅从这点考量,应更易让观看者有被带入的感觉。具体分析,详见表3

    表  3  2020—2022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画的人际意义分析表
    202020212022
    聚焦系统的分析互动接触
    旁观41
    视角主观3
    客观1
    情态系统的分析介入鉴赏类1
    移情类4
    个体类1
    异化
    氛围系统的分析激活色度灰暗
    鲜亮444
    色调暖色调
    冷色调444
    自然度抽象
    自然444
    未激活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人物形象的使用是激活互动的核心前提。在此策略的使用上,“全国低碳日”宣传片每年各有特色。例如,对于2021年宣传片来说,人物的出现来凸显互动,如图5所示。相比之下,2022年的宣传片则大篇幅地使用了没有人物形象的图像来呈现我国在致力于绿色环保与承担大国责任的态度与举措,以及在绿色生产、生活与科技上做出的确实努力与成绩。

    图  5  2021年宣传片截屏图

    利用互动与视角两种资源唤起观看者共情是宣传片主要运用的表达策略[10]。以互动图像的使用特点来说,2021年的宣传片突出地使用了“接触”图像,详见图5,以拉近图像中人物与观看者的距离,实现强烈共鸣。相对来说,2022年宣传片中没有采用这种目光接触的直接表达方式,只是通过图像中人物行为来实现感召,如图6所示。 4在视角图像中,2021年与2022年视频中都使用了图像人物的主观视角,让观看者能自然从图中人物的角度去看待世界、践行环保,详见图7

    图  6  2022年宣传片截屏图
    图  7  2022年宣传片截屏图

    在情感系统中,图像表征风格是实现情感联络的语篇策略,图像作者可采用不同的图像表征风格来实现观看者与图像中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Painter等[4] 提出介入与异化两种表征方式。前者中,观看者与图像中人物存在情感关系;后者中,观看者则客观地、评析地进行观看。介入类图像又细分为鉴赏类、移情类与个体类,涉及不同类别,观看者情感投入程度各异。其中,鉴赏类图像为简约风格,较为抽象;移情类图像为类化风格,不确定指代具体人物;个体类图像则为自然风格,真实表达具体人物的面部表情。可简单而直接地解读为:人物形象的真实度越高,情感表达就越强,唤起互动的可能性就越高。由表3可以看出,各年宣传画中对人物形象的处理差异是显著的。从情态图像元素使用数量来看,2021年宣传片是最多的;从情态图像元素的真实度来看,2022年是最突出的,使用了真实的人物形象,详见图3(b)。

    介入图像的感染力是宣传材料的重要资源。Liu & Fan [10]分析了2021年“全国低碳日”的宣传片,也证明了这一资源的有效性。同样的策略也可见于2022年的宣传片中。宣传片使用了具有自然风格的个体图像,让观看者获取真实生活体验,从而自然被带入到图像人物的情感与行动中,详见图7

    在氛围系统中,颜色是一种构建人际意义的资源。颜色使用先是整体氛围激活与未激活两种,前者指具有颜色的图像,后者指黑白图像。颜色可再细从色度(分为鲜亮与灰暗)、色调(分为暖色调与冷色调)、自然度(分为自然与抽象)三个角度来分析。

    就“全国低碳日”宣传画而言,在颜色使用上,体现了丰富性与目的性,至少有三点值得关注。首先,2020年的宣传画在颜色选择上采用了混合模式,可均分为“激活”与“未激活”图像。鉴于它们整体上色彩鲜艳,本文将其归类为“激活图像”。这组图画选用了颜色与黑白对比,激发感应,凸显环保重要性。其次,2020—2022年的三组图画均主要采用了鲜亮冷色调的绿色与蓝色,呈现颜色丰富的自然度,使宣传绿色生产、生活与科技的目的鲜明。最后,惯常来说,冷色调让人感到冷漠而疏远,而在“全国低碳日”的宣传片则非如此。在此看来,颜色使用规则也不是僵硬呆板的,要灵活考量叙事对象、内容与目的。另外,2022年的宣传画在冷色调基础上,使用了暖色调红色来书写宣传主题中的“双碳”,冷暖反差,烘托重心。同时颜色策略也得到了很好运用,例如用灰暗颜色的图像,甚至是未激活黑白图像,来表现被破坏的环境与正发生的灾难;体现反差明显的,用鲜亮而丰富的颜色来呈现绿色的环境与环保的行为。

    在视觉语法系统中,概念意义系统包括人物表征、事件关系与背景关系,见图8,对应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参与者、过程、环境。人物表征按照是否呈现完整面部特征而细分为“完整表征”与“转喻表征”两类。事件关系分为“展开”与“投射”,前者按事件发生次序分为“先后顺序”与“同时发生”两类图像;后者按事件真实度分为“真实事件(行为过程)”与“想象事件(思维过程)”两类图像。背景关系分类是否改变的背景:“背景不变”的图像又分为“相同视角”与“不同视角”两类,“背景变化”的图像又分为“其他背景”与“无背景”两类。

    图  8  新视觉语法中的概念意义

    从构建概念意义所使用的策略来看,三年宣传图片截然不同。首先,从人物表征手段来看,本文中对图像的分类与视觉语法的原则略有不同。视觉语法中,是依据人物形象的面部表征来进行归类。为了区分有无人物形象的图像,将出现人物形象的图像按真实度与自然度进行划分,不强调面部表征的完整呈现。由此,除了1幅有人物符号图像外,2020年的宣传画使用转喻手段,利用物件表达人类活动,详见表4。而且它们采用对比呈现,将不环保与环保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同框。2021年的宣传画则在环保的生产生活氛围中呈现了人类的形象与参与。2022年的宣传画,在人类形象使用频率方面介于前两年之间,使用了人类形象呈现了绿色生活,详见图3(b)。其余3幅也主要采用2020年的表达方式,用物件来表达相关的人类活动。

    表  4  2020—2022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画的概念意义分析表
    类别 概念意义的分析202020212022
    人物表征完整表征141
    转喻表征33
    事件关系展开444
    投射
    背景关系背景变化44
    背景不变4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从事件关系的呈现来看,以观察人类活动的角度,2021年的宣传画类似一组近镜头所得,凸显细节,呈现具体;2022年的宣传画则似一组远镜头所得,将环保的生产与生活行为融入到一个表现绿色地球的氛围之中,画面更具宏观性。从事件结构与内容来看,虽然三组图画呈现的事件发展特点总体上都是“同时发生”,但也各有特点。 2020年与2021年的大体一致:每张图片从不同角度呈现实现绿色低碳生活的途径,即节能生产与绿色生活。2022年的结构则稍有不同,前3张呈现了节能生产与绿色生活,最后一张发挥总结与提升作用。在图3(d)中,CO2标识占据核心位置,周围环绕丰富表达元素,绿色的地球、飞翔的和平鸽、“低碳”的文字与人民币的标识,均在利用转喻手法表达实现双碳目标所创造的美丽家园与未来。

    从背景关系来看,2020年的宣传画没有背景变化,而2021年与2022年的背景呈现变化。这也与内容元素使用丰富度相关:2020年的宣传画用得最少,表达也更直接。

    就图像来说,组篇意义就是版面布局。在考察图像与文字的布局关系时,组篇意义可分为“融合”与“互补”两类:前者中,文字与图像成为一个整体,两者在意义上联系紧密,又分为“扩展”与“投射”;后者中,文字与图像分离呈现,两者在意义上联系是否紧密要看两者所处位置远近如何,以及所处空间是否被间隔。此处的“扩展”与“投射”的典型区别可见于是否使用如漫画中的“话语气泡”,后者利用它来引入对意义的补充与加强。具体详见图9

    图  9  新视觉语法中的组篇意义

    三年的宣传画都采用了“扩展”的模式,图文之间意义关系紧密,详见表5。此外,都是根据图与文的重要性来布局,都是图片为主的图像。这一特点也是与宣传画的目的与功能符合的:以图画让观看者及时获取信息,也可辅助少量文字“画龙点睛”。

    表  5  2020—2022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画的组篇意义分析表
    类别 组篇意义的分析202020212022
    融合扩展444
    投射
    互补对称性
    重要性444
    位置关系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   “全国低碳日”宣传片解说词的分析

    “全国低碳日”宣传片解说词在内容分布上,这三年宣传主题与重点也各有不同,但整体逻辑清楚、结构相同,呈现典型宣传材料的语步设计。首先是铺垫背景,之后是表达立场与方案,最后是唤起民众参与。相对来说,2021年宣传片中更多内容是呼唤民众行动,2022年宣传片更多内容是陈述中国方案。重心不同,也解释了在宣传画与宣传片中为什么2022年宣传资料的人物元素比2021年的显著减少。表6显示了两年宣传片解说词中的高频词。

    表  6  2021—2022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片高频词表
    2021年 2022年
    排序词语次数排序词语次数排序词语次数排序词语次数
    12563 1156排放4
    2生活10632低碳147目标3
    3低碳96我们3397全国3
    456人类33绿色973
    4中国563467我国3
    546未来34双碳67人类3
    546向往35发展57标的3
    5绿色46关注35落实57行动3
    6做起36中国47政策3
    647家园3
    6积极4
    注:表中只含出现过3次及3次以上的词语。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7显示LancsBox分析出来的2021年与2022年宣传片解说词出现的词语差异。

    表  7  2021—2022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片解说词的词语比较
    词语20212022词语20212022
    做起30双碳06
    30 落实05
    30 目标04
    向往30 03
    关注30 我国03
    环保20 政策03
    责任20 家园03
    公民20 持续02
    巨大20 体系02
    你我20 02
    日常20 成为02
    20 年前02
    预见20 温室02
    有力02
    建立02
    02
    加快02
    氧化碳0 2
    02
    生活方式02
    共建02
    气体02
    注:表中没有包含出现1次的词语。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由这些数据可见,2021年的宣传更强调个人的参与,可见于“做起”“责任”“公民”“你我”“日常”等词语的使用,如当年《宣传重点》所说,“低碳生活,绿建未来”;2022年的宣传更强调落实“双碳”目标,如“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可见于“双碳”“落实”“目标”“家园”“持续”“加快”“生活方式”等词语的使用;并且如表7的分析,2022年的宣传也更强调国家态度、大国担当,可见于“我国”“政策”“体系”“共建”等词语的使用。

    用LancsBox分析2021—2022年宣传主题中的关键词在宣传片解说词中的搭配情况,结果详见图10~11。在2021年宣传材料中,当年新词“绿见”只在宣传主题口号中出现,没在《宣传重点》与宣传片解说词中出现。如对《宣传重点》的分析也反映出在宣传片解说词中,“未来”与“绿建”(或“绿色”)搭配关系不紧密,详见图10。在2022年宣传材料中,在《宣传重点》中,“落实”“双碳”“行动”“共建”“家园”彼此之间无搭配关联;在宣传片解说词中,情况基本相同,“落实”“双碳”“行动”仍然搭配关系不紧密(虚线显示),“共建”“家园”均与其它词不存在搭配关系,详见图11。这一结果表明2021—2022年宣传日的主题词无论是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引文件中,还是在之后发布的宣传片文字中未得到充分体现。

    图  10  2021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片搭配网络(“绿色”“低碳”“生活”“未来”的搭配网络)
    图  11  2022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片搭配网络(“落实”“双碳”“行动”“共建”“家园”的搭配网络)

    提到宣传主题与宣传片之间的表述脱钩,那就有必要也进一步查看官方发布的宣传重点与宣传材料之间的一致性与紧密度。在一致性上,宣传画与宣传视频都很好实现宣传环保、号召共建的意图,所以无需进一步讨论。在紧密度上,本文选取生态环境部2021年与2022年发布的《宣传重点》与宣传片解说词来比较,主要从出现的词语来看宣传重点。在2021年与2022年宣传片未出现在《宣传重点》中的词语,都是宣传文件中常用的表达,如“宣传”“活动”“开展”“重点”“各级”“组织”“宣传周”等,与环保宣传活动内容的实体表达紧密相关的只有2021年的“碳”与2022年的“碳达”“峰碳”。这些出入均可忽视,都与系统的切词有关,即“碳”在2021年宣传片中是以其它词语组合形式出现的,2022年宣传片中也出现了“碳达峰”。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低碳话语的建构规则、叙事特点、使用状况、表达成效、观者感受、提升空间。研究材料以国家与民众尤为关注的“全国低碳日”的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宣传重点、宣传画、宣传片及解说词为例,涉及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的多模态呈现方式,这能多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在环保生活、拯救地球的事业中的国家态度与民众努力。

    在宣传目的的解析中,本文分析了“全国低碳日”活动历年的主题词(2013—2022年)以及《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宣传重点》(2020—2022年)。历年主题词都较好地体现了低碳环保的核心举措与美好成果,且表述内容清楚,格式工整。深究改进空间,建议每年宣传要点能有侧重,如2022年的“双碳”。否则,会给人模式生成,缺少新意,减弱宣传效力。提及“新意”,2021年宣传主题中的“绿建”是一个典型新造词,但除了作为宣传口号出现外,并未在生态环境部的《宣传重点》以及宣传片中充分阐述。宣传主题词,是宣传活动目的与内容的凝练,在“亮点”“重点”与使用上应有提升空间。历年的《宣传重点》是宣传活动目的的阐释与指引,逻辑上,它应在阐释重点上与宣传主题词存在紧密关联。但是,就如在5.1部分的分析,出现在宣传主题中的词语未必会在《宣传重点》得以充分阐释或重述,例如2022年的“双碳”等。《宣传重点》是国家官方的活动指引,在与不同宣传主题的对应中需要加强关联度,以便下级部门与广大民众的理解与执行。

    在宣传材料的研究中,本文分析了文字与图像,呈现了“全国低碳日”活动的宣传形式的多样性、宣传内容的多模态、宣传渠道的全方位。基于视觉语法,主要从人际意义、概念意义、组篇意义来切入。各年有异,但从整体上,在人际意义上,它们都利用了聚焦系统(眼神接触、主观视角)、情态系统(介入移情、真人形象)、氛围系统(鲜亮呀呢、环保蓝绿、强自然度)等来从情感上与观看者产生互动,以此感召参与。在概念意义上,它们使用了人物特征(真人形象、面部呈现)、事件关系(真实事件、前后因果、同时发生)、背景关系(变化背景、突显要素)等来从事实与行为上与观看者产生互动,以此感召参与。在组篇意义上,它们使用了融合方式(图文融合、图像烘托)、互补方式(重点突出、布局合理)来从视觉设计上与观看者产生互动,以此感召参与。图12是基于本文分析建立的中国环保形象与低碳话语建构的模型。

    图  12  中国环保形象与低碳话语建构的模型

    在宣传效力的讨论中,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从宣传材料与宣传目的之间的匹配度来看。研究表明,表1中宣传主题中的关键词在宣传片的解说词及官方《宣传重点》中存在搭配关系不紧密、出现频率极低的情况,而语言形式上的搭配关系是鉴别意义关联的重要标尺。宣传材料是宣传主题的内容延展与意义丰富,应在关联度与一致性上加大力度,才能有的放矢。接着,从受众体验来看,就2020—2022年宣传画的受众体验,本文对33位被调查者进行了调查,请他们选择最喜欢的一组宣传画,并选择或提供原因。调查者中,11位(33.33%)是大学生,20位(60.61%)是教师,2位(6.06%)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他们的年龄分布是:15位(45.45%)在18~34岁,11位(33.33%)在35~49岁,7位(21.21%)在50~64岁。他们选择的结果是:19位(57.58%)最喜欢2020年组画,9位(27.27%)最喜欢2022年组画,5位(15.15%)喜欢2021年组画。他们选择的原因是:图片主题明确(21位,63.64%),图片颜色舒适(20位,60.61%),图片内容生动(12位,36.36%)。并且,有4位填写了其它原因:“直观,要素少,明确”、“简洁”、“不过于卡通和不明确”、“因为有人”。这四个答案准确地体现了宣传材料的“制胜法宝”:一看就懂,有人情味。

    在未来环保话语的研究中,需要加大研究素材,深挖语言使用特点,加强多模态要素分析,关注受众体验。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环保话语中重点主题的研讨,例如环保与经济、环保与国家安全等。只有精化研究主题,才能更有效地推动话语研究的跨学科领域,也才能更充分体现语言研究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的重大功效。

    1)  1在文中有时简称为:《宣传重点》。
    2)  2由于LancsBox 制作的搭配网络图由于其中词语搭配关系的密度导致图片在出版时不够清楚,所以文中省略。以下同。
    3)  3文中所有宣传图片来自中国生态环境部官网公布的宣传资料:https://www.mee.gov.cn/
    4)  4文中所有的图片来自中国生态环境部官网发布的宣传视频(https://www.mee.gov.cn/)。
  • 图  1  2020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画

    图  2  2021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画

    图  3  2022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画

    图  4  新视觉语法中的人际意义图

    图  5  2021年宣传片截屏图

    图  6  2022年宣传片截屏图

    图  7  2022年宣传片截屏图

    图  8  新视觉语法中的概念意义

    图  9  新视觉语法中的组篇意义

    图  10  2021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片搭配网络(“绿色”“低碳”“生活”“未来”的搭配网络)

    图  11  2022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片搭配网络(“落实”“双碳”“行动”“共建”“家园”的搭配网络)

    图  12  中国环保形象与低碳话语建构的模型

    表  1  2013—2022年全国低碳日活动的时间与主题分布表

    序号 时间活动主题
    12013.6.17“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
    22014.6.10“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
    32015.6.15“低碳城市,宜居可持续”
    42016.6.14“绿色发展,低碳创新”
    52017.6.13“工业低碳发展”
    62018.6.13“提升气候变化意识,强化低碳行动力度”
    72019.6.19“低碳行动,保卫蓝天”
    82020.7.2“绿色低碳,全面小康”
    92021.8.25“低碳生活,绿建未来”
    102022.6.15“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020—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宣传重点》高频词分布表

    202020212022
    排序词语次数排序词语次数排序词语次数
    1绿色*50 1绿色80 1绿色69
    2节能492632宣传63
    3宣传373宣传633节能61
    4活动264低碳*53453
    4开展265节能485低碳52
    5低碳*25640643
    6发展167活动387活动35
    7节能减排15833832
    7各级159308开展32
    7推广1510开展299生态24
    8生态14112510文明23
    9建设1312重点221122
    91313各级2112重点16
    10推动1214发展201216
    10推进12142012各级16
    10文明12151913生活方式15
    10工作1215达峰1914全国14
    11重点1115碳达1914建设14
    11积极1116组织1614能降14
    12利用1017全国141513
    12技术1017生态1415发展13
    12深入1017能减1315达峰13
    12引导1017文明1315碳达13
    17生活方式131513
    17理念131513
    17能降1316峰碳12
    18主题1216行动*12
    18家庭1216技术12
    18行动1217宣传周11
    19科技1117理念11
    19建筑1117引导11
    19意识1118领域10
    191118相关10
    19创新1118主题10
    19引导11
    20领域10
    20创建10
    20相关10
    20结合10
    注:此表仅呈现出现10次以上的词语。与宣传主题词相符的高频词,用“*”在词后标识。以下标识方法同。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020—2022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画的人际意义分析表

    202020212022
    聚焦系统的分析互动接触
    旁观41
    视角主观3
    客观1
    情态系统的分析介入鉴赏类1
    移情类4
    个体类1
    异化
    氛围系统的分析激活色度灰暗
    鲜亮444
    色调暖色调
    冷色调444
    自然度抽象
    自然444
    未激活
    下载: 导出CSV

    表  4  2020—2022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画的概念意义分析表

    类别 概念意义的分析202020212022
    人物表征完整表征141
    转喻表征33
    事件关系展开444
    投射
    背景关系背景变化44
    背景不变4
    下载: 导出CSV

    表  5  2020—2022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画的组篇意义分析表

    类别 组篇意义的分析202020212022
    融合扩展444
    投射
    互补对称性
    重要性444
    位置关系
    下载: 导出CSV

    表  6  2021—2022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片高频词表

    2021年 2022年
    排序词语次数排序词语次数排序词语次数排序词语次数
    12563 1156排放4
    2生活10632低碳147目标3
    3低碳96我们3397全国3
    456人类33绿色973
    4中国563467我国3
    546未来34双碳67人类3
    546向往35发展57标的3
    5绿色46关注35落实57行动3
    6做起36中国47政策3
    647家园3
    6积极4
    注:表中只含出现过3次及3次以上的词语。
    下载: 导出CSV

    表  7  2021—2022年“全国低碳日”宣传片解说词的词语比较

    词语20212022词语20212022
    做起30双碳06
    30 落实05
    30 目标04
    向往30 03
    关注30 我国03
    环保20 政策03
    责任20 家园03
    公民20 持续02
    巨大20 体系02
    你我20 02
    日常20 成为02
    20 年前02
    预见20 温室02
    有力02
    建立02
    02
    加快02
    氧化碳0 2
    02
    生活方式02
    共建02
    气体02
    注:表中没有包含出现1次的词语。
    下载: 导出CSV
  • [1] KRESS G & VAN LEEUWEN T.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M]. London: Routledge, 1996.
    [2] KRESS G & VAN LEEUWEN T.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 London: Arnold, 2006.
    [3] KRESS G. Multimodality: A Social Semiotic Approach to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M]. London: Routledge, 2010.
    [4] PAINTER C, MARTIN J R & UNSWORTH L. Reading Visual Narratives: Image Analysis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M]. London: Equinox, 2013.
    [5] 张敬源,贾培培. 关于视觉语法的几点思考[J]. 当代外语研究,2012(3):38-42,160.
    [6] 冯德正. 视觉语法的新发展:基于图画书的视觉叙事分析框架[J]. 外语教学,2015,36(3):23-27.
    [7] 王建华. 政务新媒体照片话语的视觉语法—语用分析[J]. 当代修辞学,2019(2):72-83.
    [8] 滕达,苗兴伟. 视觉语法视域下绘本语篇多模态隐喻的意义建构[J]. 外语学刊,2018(5):53-59.
    [9] BREZINA V,MACENERY T & WATTAM S. Collocations in context:A new perspective on collocation network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 2015(2):139-173.
    [10] LIU X & FAN L. Multimodal climate economy discourse:A case study of the publicity film of “the National Low Carbon Day” in 2021 [J]. Sociology Study, 2022, 12(4):147-159.
  • 期刊类型引用(0)

    其他类型引用(1)

  • 加载中
图(12) / 表(7)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0
  • HTML全文浏览量:  194
  • PDF下载量:  30
  • 被引次数: 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2-27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10-10
  • 刊出日期:  2023-12-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