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ld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资本驱动的现代化逻辑,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现代化发展的源动力,打破了西方对现代化的话语霸权,彻底改变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现代化历史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僵化问题,走出了后发国家的“经济依附”与“政治衰朽”困局,完成了文明古国的现代化转型,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勃勃生机,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Abstract: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surpasses the logic of modernization driven by Western capital, takes people-centered philosophy as the source of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breaks the discourse hegemony of the West over modernization, and entirely changes the historical stage of world modernization in which the East is subordinate to the Wes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gets rid of the rigidity of the Soviet model, steps out of the “Dependence of economy” and “political decay” of late-developing countries, completes the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the ancient country, proves the vitalit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creates the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offers humanity a new choice for achieving modernization, which has far-reaching world significance.
-
[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2] 傅新球. 现代化准备阶段的世界历史发展[J]. 历史教学,2003(12):55-59. doi: 10.3969/j.issn.0457-6241.2003.12.011 [3] 王可园, 张学娟, 王子蕲.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 [4]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5] 王存刚. 中国道路对“西式现代化”逻辑的历史性突破[J]. 人民论坛,2021(24):28-31. doi: 10.3969/j.issn.1004-3381.2021.24.006 [6] 戴维·哈维. 新帝国主义[M]. 付克新,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 [7]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C].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8] 沈湘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传统文化根基[J]. 中国社会科学,2022(8):109-123. [9] 徐崇温. 中国道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超越[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6,10(2):30-44. [10] 张艳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话语体系建构研究[D]. 兰州大学, 2022. [11] 雷日科夫. 大国悲剧: 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M]. 徐昌翰, 等译.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10. [12] 毛泽东.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C].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13] 张占斌,王海燕,毕照卿.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阶段、文明形态和时代意义[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2(4):42-51. [14] 汪康. 新时代自我革命强党的逻辑、原则与实践要求[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4):381-388. [15]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16] 钱乘旦. 世界现代化进程(总论卷)[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5. [17] 维克托·布尔默-托马斯. 独立以来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M]. 张凡, 吴洪英, 韩琦, 等译.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18] 何韵,王海滨,朱琳. 美欧对伊朗的石油制裁及其影响[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9(1):36-54. doi: 10.3969/j.issn.1007-1369.2019.01.004 [19] 田文林. 衰朽与动荡:“阿拉伯之春”十周年反思[J]. 国际论坛,2021,23(3):3-17. doi: 10.13549/j.cnki.cn11-3959/d.2021.03.001 [20] 韩冬雪,胡晓迪. 论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形成的历史逻辑−基于使命型政党特质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析[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3):1-8. doi: 10.3969/j.issn.1008-1763.2020.03.001 [21] 张佑林,王梓印. 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传承与发展[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4):372-380. [22]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C].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23] 巴林顿·摩尔. 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M]. 拓夫, 张东东, 等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7. [2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C].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8. [25] 杨耕. 东方的崛起: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6] 吉尔伯特·罗兹曼. 中国的现代化[M].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 译.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4. [27] 吴晓明. 世界历史与中国式现代化[J]. 学习与探索,2022(9):1-8. [28] 戴维·E. 阿普特. 现代化的政治[M]. 陈尧,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点击查看大图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14
- HTML全文浏览量: 648
- PDF下载量: 145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