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大学教学改革:现状及推进策略

李虹

李虹. 大学教学改革:现状及推进策略[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39(4): 404-412.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110003
引用本文: 李虹. 大学教学改革:现状及推进策略[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39(4): 404-412.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110003
LI Hong. Status analysis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Teaching Reform at Universitie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3, 39(4): 404-412.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110003
Citation: LI Hong. Status analysis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Teaching Reform at Universitie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3, 39(4): 404-412.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110003

大学教学改革:现状及推进策略—基于对224名研究型大学一线教师的调查分析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110003
基金项目: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编号:CDAA2020040);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重点课题“研究生导师参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研究”(编号:2020ZDB1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虹(1976—),女,四川射洪人,博士,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

  • 中图分类号: G642

Status analysis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Teaching Reform at UniversitiesA Survey Based on Front-line Teachers

  • 摘要: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需要走在世界前列的高质量、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大学教学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环。文章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对大学教学改革现实状况进行调研。研究结果表明:一线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落实执与政策倡导存在较大差距;教师普遍忽略教学改革的学术价值,未将教学改革放到与科学研究同等位置;计入考核绩效的教学工作量与教学改革实际投入不匹配;教师对教学改革的内涵和观念普遍存在认知偏差;受限于高校相关政策和个人兴趣,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意识与行动意愿不高。为了促进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高校要营造教学改革文化,尊崇教师对人才培养的敬业精神;要落实教学改革在职称条件中的认可机制;要强化对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奖励激励;要改善管理职能,为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要实施范式转型,让一线教师确立以“育人”为归旨的教育原点。

     

  • 表  1  研究样本的人口特质及基本信息情况分布表

    变量样本特征百分比/%

    教龄
    5年及以下37.9
    6~10年17.9
    11~15年20.1
    15~20年10.3
    20年及以上13.8

    职称
    助教9.8
    讲师(助理研究员)48.2
    副教授(副研究员)33.9
    教授(研究员)8.1

    类型
    科研型教师5.8
    教学型教师33.0
    教学科研型教师61.2
    学科理工类68.3
    人文社科类31.7
    下载: 导出CSV

    表  2  调研对象参与教学改革情况表

    变量样本特征(项数)百分比/%


    每3年主持或者参与完成
    教学改革项目数量
    037.1
    137.9
    212.9
    38.0
    42.2
    ≥51.9

    教学投入占全部教学
    科研精力比例
    全部16.1
    3/423.2
    1/236.2
    1/412.7
    ≤1/57.9
    不确定3.9
    下载: 导出CSV

    表  3  教师对本科教学改革的认知情况表 %

    序号题目\选项12345
    1我认为大学的本位是人才培养,上好课是教师的本分,科研是教学的延伸和补充。9.813.314.535.726.7
    2我认为学术研究是学者的天职,过多的教学任务影响科研创新和学术研究。22.832.916.122.16.1
    3我认为科研与教学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科研好教学也会好,反之亦然。0.911.222.142.623.2
    4我认为,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教师必须主动开展本科教学改革。0.22.313.138.945.5
    5我在自己的本科教学中愿意主动尝试开展教学改革。6.810.413.633.036.2
    6我感觉我的同事们在本科教学改革中对本科教学改革研究和探索的重视程度。6.87.220.033.932.1
    7我觉得开展本科教学改革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丰富的本科教学经验和团队的支持。2.38.715.928.444.7
    8我认为所在学校对本科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视程度。7.712. 721.726.731.2
    9我认为所在学校目前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管理的合理程度。3.69.542.530.813.6
    10我认为我所在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教学改革。8.613.138.026.713.6
    11我认为学校教师职称晋升与教师积极开展本科教学改革有很高的相关度。13.613.637.124.411.3
    下载: 导出CSV

    表  4  促进教师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分布情况表 %

    序号影响因素12345因素分类
    1大学教师职业责任2.33.214.537.542.5内因
    2大学教师职业态度2.73.615.839.438.5内因
    3学生发展需要1.83.218.639.836.6外因
    4教学相长主要途径1.83.621.341.631.7外因
    5学校教学文化认可1.84.121.739.433.0外因
    6个人兴趣所致1.43.621.743.429.9内因
    7大学教师职业理想2.34.122.638.033.0内因
    8适应社会变化发展2.33.522.240.331.7外因
    9大学教师职业道德1.95.923.534.833.9内因
    10有团队一起协作2.35.422.638.930.8外因
    11响应国家教改战略2.74.523.542.127.2外因
    12有领导大力支持3.25.923.536.231.2外因
    13教学辅助条件变化1.804.124.050.219.9外因
    14考核需要3.64.926.338.526.7外因
    15用人单位人才反馈3.23.628.540.324.4外因
    16职称晋升必要条件6.34.526.336.726.2外因
    17领导要求2.76.832.138.020.4外因
    18有项目经费可花4.15.934.835.319.9外因
    下载: 导出CSV

    表  5  鼓励和促进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措施情况表

    序号鼓励措施百分比/%
    1职称晋升时有对教学改革工作的考虑42.7
    2加大教学改革奖励额度21.0
    3加大立项经费的支持额度14.3
    4岗位评定时优先考虑11.3
    5年度考核时优先考虑8.9
    6其他1.8
    下载: 导出CSV
  • [1] 桑锦龙. 以教育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发展主题[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2,43(6):7-12.
    [2] 吴岩. 中国式现代化与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J]. 中国高教研究,2022,351(11):21-29.
    [3] 张志勇,袁语聪.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刍议[J]. 教育研究,2022,43(10):34-43.
    [4] 吴岩. 顶天立地 久久为功—深化新教改 打造新形态 提高新质量[R]. 2022年全国高教处长会, 2022-02-25.
    [5] 蒋宗礼. 积极迎接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科学高效培养人才[J]. 中国大学教学,2022,382(6):4-7,13.
    [6] 李国仓. “内卷”抑或“躺平”:高校激励治理中的教师工作投入选择[J]. 江苏高教,2022,262(12):107-114.
    [7] 道格拉斯·C诺思.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 杭行, 译. 上海: 格致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8] 刘华东. 本科教育如何跳出上级热、教师冷怪圈?[N]. 光明日报, 2019-11-5(13).
    [9] 杨仁树. 因材施教应才培养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2):129.
    [10] BOYER E L. Scholarship Reconsidered: Priorities for the Professoriate[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1990.
    [11] NEUMANN R. Researching the teaching-research nexus:A critical review [J]. 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996, 40(1):5-18. doi: 10.1177/000494419604000102
    [12] 陈遇春,李厚. 高校教学改革中教师组织问题的研究与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11,255(11):63-65.
    [13] 克拉克·克尔. 大学之用(第五版)[M]. 高铦, 高戈, 汐汐,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14] 刘尧. “教学本位”的前提是“教师本位”−从浙江大学设立“E津贴”谈起[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1):105-108.
    [15] 林蕙青,管培俊,张军,等.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笔谈)(之二)[J]. 中国高教研究,2022,352(12):1-10.
    [16] 韩震. 高等教育要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J]. 中国高等教育, 2023(7): 卷首.
  • 加载中
表(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0
  • HTML全文浏览量:  129
  • PDF下载量:  1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11-01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6-30
  • 刊出日期:  2023-08-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