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xploration of the Precision of Disciplinary and Legal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
摘要: 纪律规矩和法律制度是社会行为规则和大学校园运行保障,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石。要聚焦精准识别防范违纪违法风险,准确把握高校学生纪律法制教育精准化的内涵,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破解对内容掌握不牢、对危害剖析不深、对行为引领不强的问题,建立大学生违纪违法风险地图,精准呈现违纪违法风险的时段分布、领域分布、场景分布。要通过学生公约和遵纪守法应知应会清单、违纪违法风险防范清单,增强前瞻性、实操性、实效性,精准做到因时施教、因事施教、因势施教,使纪律法制教育精确到时段、精细到领域、精实到场景。Abstract: The discipline and legal system are the rules of social behavior and guarantee the operation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accurately identifying and preventing the risks of violating disciplines and laws, and accurately grasping the connotation requirements of precise discipline and leg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oblem orientation, strengthen bottom-line thinking,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grasp of the content, poor analysis of the hazards and weak leadership of behavior.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risk map of violations of discipline and law for college students, which accurately presents the distribution of time periods, fields, and scenarios of violations of discipline and law. Through the student agreement, the list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required for observing disciplines and laws, and the list of risk prevention against violations of disciplines and laws, enhancing foresight, practicality and effectiveness, we can accurately 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time, the event, and the situation, forming a disciplinary and legal education system that covering the full cycle, based on all aspects, and running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Therefore, the disciplinary and legal education is accurate to the time period, precise to the field, and precise to the scene.
-
Key words:
- in the new era /
- university students /
- discipline and legal education /
- precision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1]。纪律规矩和法律制度是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安全稳定、实施教育惩戒的社会行为规则,也是确保学校平安、促进全面发展、维系教育公平的校园运行保障。广大青年要做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带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严格遵纪守法[2]。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3]。高校不仅要为受教育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也是进行纪律法制教育的重要场域[4]。面向高校学生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就是将纪律法制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教育,专题设置纪律法制教育环节,将遵纪守法作为合格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指标,提高大学生主动识别防范各类违纪违法风险的意识和能力,筑牢思想和行为防线,实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 高校学生纪律法制教育精准化的内涵
一 高校学生纪律法制教育的现状
纪律法制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力彰示纪律规矩与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发挥教育提醒和警示震慑作用,但在提升教育实效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困境,主要在于精准化程度还有一定欠缺。
第一,对纪律法制的内容掌握还不够牢。从实践层面来说,多数高校能够面向大学生系统化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厚植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学生自律自省的能力。但是,一些高校的学生纪律法制教育体系未能精准进行主体、内容和途径的精准定向。尽管一些高校通过校纪校规考试等方式确保学生知规则、明纪律,但个别学生对纪律法制的掌握仅限于一般性了解,在相关学习和考核中出现了“过关”思想,没有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纪律法制的敬畏之心。
第二,对违纪违法的危害剖析还不够深。事实上,多数高校的纪律法制教育以学生学籍管理、教学管理、住宿管理、违纪处理等规章制度文件介绍为主,强调纪律约束与惩戒的规章制度依据。但是,过度强调规则文本导致对违纪违法行为剖析不够深刻,对后果阐释不够到位。从宏观的角度说,一些可以早期识别防范的违纪违法风险未得到有效防控。从微观的角度说,对于偶尔迟到、旷课等未构成严重违纪违法的行为予以“宽容”“谅解”,导致遏制苗头性问题不够及时。
第三,对遵纪守法的行为引领还不够强。当前,多数高校通过组织自学《学生手册》、开展集中宣讲、校纪校规考试、遵纪守法承诺等形式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强调全员覆盖。但是,当前的高校纪律法制教育依然存在重告知而轻警示、重约束而轻引导、重惩处而轻预防的瓶颈,还没有将纪律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统一起来,未能营造预防为主、育人为本的良好生态。此外,未精准针对特定群体和特殊个体开展干预,无法从根上达到纪律法制教育的效果。
二 高校学生纪律法制教育精准化的定义
纪律法制教育,重在治“未病”,即防控违纪违法风险。推进高校学生纪律法制教育精准化,就是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成为纪律法制教育的主体,切实将他律转化为自律,做到因时施教、因事施教、因势施教,持续提高高校学生纪律法制教育的工作质量。
第一,精准定向。一是主体定向,“谁来做”。纪律法制教育的主体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也包括受教育者个人的自我教育,根本在于社会、学校、家庭通过言传身教激发受教育者的遵纪守法的需要,从而使受教育者成为纪律法制教育的需要。面向特定群体开展纪律法制教育,使个体需求的产生扩展为群体需求的增长,使大学生将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作为自身的需求和动机,使其变成主动创造新的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的主体[5]。二是内容定向,“做什么”。纪律法制教育包括知识、理论、意识和实践四个层面[6],应包含学习相应的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情感和认同感以及培养大学生法治能力[7],是强调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价值观的培育。纪律法制教育围绕纪律规矩和法律制度,一方面要规范传授纪律和法律相关知识和理论,另一方面要在知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自身学习生活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付诸维护纪律法制的实践。三是途径定向,“如何做”。要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从“情感−态度−意志−行动”这一过程环节出发,深刻认识纪律法制教育的心理发展机制。要触及大学生的心理动力系统,以特定的情境活动为载体,使受教育者产生相应的情感心理体验,产生相应的态度和意志,为形成良好的稳定的纪律行为倾向奠定基础[8]。
第二,精准前置。一是精准设置前置边界。纪律是为保障社会组织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而作出的一种合理限制[9],是各类组织根据其组织性质特点所规定的特定人员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法律制度在纪律内涵的基础上,上升为国家意志。 开展高校学生纪律法制教育,就是为大学生划定明确的行为边界,使其在校乃至走上社会后能够具有红线底线意识。二是精准准备前置条件。纪律法制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增强集体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学生集体责任感和社会担当[10],这是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前提条件。三是精准营造前置生态。纪律法制教育能够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素质修养提高,为国家兴旺富强增添人才动力,保障教育秩序和校园和谐[11]。
第三,精准引领。一是引领思想。开展纪律法制教育是在人才培养中强化规则意识的培育,是将纪律规矩和法律制度上升为学校教育管理的文化和意识,从思想根源上禁止损害师生权利、防止师生行为冲突、维护学校集体利益[12]。二是引领行为。坚持着眼现实,强化大学生行为认知,能够从纪律和法制的角度处理日常生活事务,在遵纪守法同时能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做到学以致用[13],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引领文化。强化高校学生纪律法制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自律精神及行为习惯,对于维护校园秩序、树立人文精神、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等都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14],有助于涵养良好的育人生态。
三 高校学生纪律法制教育精准化的实现路径
要深入研究违纪违法风险案例的时段分布、领域分布、场景分布,使纪律法制教育精确到时段、精细到领域、精实到场景。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做实做细风险防控。
第一,因时施教,强调精确到时段。根据大学生在校期间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的年级时段分布情况,结合在学期间各年级阶段的任务、要求及特点,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以及高年级学生在学业发展和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将违纪违法风险预测覆盖到全部周期、精确到具体时点,在违纪违法风险“时间轴”上精准标注时间节点。
第二,因事施教,强调精细到领域。根据大学生在校期间违纪违法行为涉及的具体领域,紧盯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考风考纪、宿舍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人身财产安全管理等方面,精细排查各类违纪违法风险点位。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15],要重视学生在实习实践中的纪律法制教育。
第三,因势施教,强调精实到场景。深刻剖析大学生在校期间违纪违法行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厘清产生违纪违法风险的内外条件和诱导因素,聚焦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的场景,加强风险管控。全周期精准化、全方位精准化、全过程精准化层层递进,首先明确产生风险的时段,然后定位风险产生的领域,最后还原风险产生的场景,为防范违纪违法风险提供依据。
二. 风险地图:纪律法制教育精准化的有效抓手
一 风险地图与纪律法制教育精准化的耦合
在纪律法制教育中,要通过引入科学的风险管理工具,基于传统纪律法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优势,精准提升学生对违纪违法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和管控的能力。风险地图最初应用于工业产品生产质量控制领域,是一种用图形技术表示识别出的风险信息,依据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风险评估和召回预警的可视化工具[16],后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等领域。风险地图从风险事件数据库基础上筛选出重要风险点,以形象的地图方式呈现各领域各部门风险状况和防范措施,并开展持续更新、预警、控制和反馈的闭环管理[17]。风险地图为纪律法制教育精准化拓宽了新视角、提供了新启发,提供了可视化工具。
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8]。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职责,要抓住学生这个根本[19]。违纪违法风险地图涵盖真实发生的违纪违法风险事件,涉及风险事件发生在大学各个年级时段、发生在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发生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诸多场景之中。通过事件统计和分析,将立足全周期、紧盯全方位、贯穿全过程的大学生违纪违法风险直观呈现出来,并据此形成各个时段、各个领域、各个场景的纪律法治教育工作要点,制作违纪违法风险提示,使学生得震撼、获警示、受教育,使纪律法制教育精确到时段、精细到领域、精实到场景。同时,可根据学生违纪违法风险分布情况编制“新生遵纪守法公约”,列出“遵纪守法应知应会清单”和“违纪违法风险防范清单”,在精准化的基础上实现清单化。
二 风险地图编制的步骤、要点与方法
一是建立违纪违法事件数据库。建立违纪违法事件库是编制违纪违法风险地图的前提。要对本校一定历史时期内发生的学生违纪违法事件进行收集整理,详细统计学校学生违纪违法风险事件发生的时间、概况、所在年级、所属领域、所处场景、后果等信息(表1)。
表 1 大学生违纪违法风险事件库的主要内容样例序号 时间 概况 所在
年级所属
领域所处场景 后果 备注 主因 诱因 ×× ××年
×月×日张某因琐事与室友李某发生……,……。 大二 生活 人际关系问题 生活
琐事留校察看 ×× ××年
×月×日刘某某在××考试中,携带手机仿照
自媒体介绍的方式,……。大三 学业 学业
困难网络
诱导记过 ×× ××年
×月×日汪某在前往××单位实习期间,因家庭变故造成
情绪波动,……,被公安机关处以……。研一 实践 心理
障碍家庭
变故治安管理处罚、
留校察看…… …… …… …… …… …… …… …… …… 二是绘制违纪违法风险地图。风险地图作为可视化工具,由横坐标和纵坐标组成。其中,横坐标表示风险发生的频率,纵坐标表示风险发生的后果,每个坐标点表示一个风险点,每个风险点包含着若干次具有相同后果、相同频率的一组风险事件。纵坐标可以选择纪律处分或违法处罚的有关结果作为后果。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章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规定,对违纪处分和违法处罚有关情形进行划分,将违法处罚中的刑事处罚(Y8)、治安管理处罚(Y7),以及纪律处分中的开除学籍(Y6)、留校察看(Y5)、记过(Y4)、严重警告(Y3)、警告(Y2)以及批评教育(Y1)由严重到轻微进行排序。横坐标是根据数据库统计时间区间和相关风险事件数量,计算相应风险点发生的频率,作为风险地图的横轴。横纵坐标交叉形成坐标点。每个坐标点是一个风险点,其包含一组发生频率、处理结果相同的风险事件。某一坐标位置也可能出现后果和频率相同的多个风险点,要逐一标明。在确定坐标点时,要对数据进行分类,筛选出各所在年级、各所属领域或各所处场景的风险事件,组成若干个风险点,确定风险点的后果和频率,进行精准描点,分别对应形成每个年级时段、每个领域、每个场景的风险事件地图。对于因治安管理处罚、刑事处罚同时受纪律处罚的,应将所受到的所有处罚处分都计入频率。图1是以本科二年级违纪违法行为风险为例编制的风险地图样例。
三是对风险点进行分级分类排序。基于各维度风险地图情况,确定风险点分级标准。如图1中P点对应的横坐标为Xe次/年,将频率大于等于Xe次/年(X≥Xe)的风险点划定为高频率领域;设定后果高于或等于Ye的风险点划定为严重后果领域(Y≥Ye)。以P(Xe,Ye)作为中心点,形成四个有序的风险点矩阵,即:严重后果高频率、严重后果低频率、轻微后果高频率、轻微后果低频率(图1)。Xe的划定可采用统计时间区间内各类风险点频率的平均数或中位数,Ye的划定可采用较严重的纪律处分(如留校察看)一档。在图1中,风险点F属于“严重后果高频率”风险,风险点A、B、C、D属于“严重后果低频率”风险,风险点G、H、I、J属于“轻微后果高频率”风险,风险点E属于“轻微后果低频率”风险。可根据不同级别类别的风险次序,确定该时段、领域或场景内,纪律法制教育的重点。要结合风险等级,对严重后果高频率风险严格防范,严重后果低频率风险不可轻视,高频率轻微后果风险密切关注,低频率轻微后果风险不可忽视。
三 风险地图在纪律法制教育精准化中的应用
一是开展精准化违纪违法风险提示。绘制本科大一至博士研究生年级各时段,学习、生活、实践各领域,相关主因与诱因各场景的风险地图,针对各年级学生、在具体领域中的学生群体、具备相应主因和诱因的特定学生,根据违纪违法风险级别,编制纪律法制教育要点,形成风险提示。例如,在采用风险地图辅助开展考风考纪教育前,学校通常通过印发宣读考生须知等方式开展教育。部分高校创新形式通过签署承诺书或在宣传条幅展板上签名等,促进宣传教育生动多样,更强调教育的覆盖面。在引入风险地图后,能够根据涉考违纪风险的分布情况,在广泛关注各年级学生考风考纪建设的同时,特别关注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持续强化低年级学生考场作弊的后果认知,端正高年级学生对加权平均分等保研和出国成绩衡量指标的正确认识,强调细化各类主因诱因可能导致违纪违法事件的危害。
二是组织学生在风险地图绘制中强化遵纪守法意识。在纪律法制教育班会上,组织学生自主编制本年级时段的违纪违法风险地图。在对事件数据脱密处理后,向新生提供部分真实典型违纪违法案例,并介绍风险地图的编制方式,组织新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编制违纪违法风险地图。各小组可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时段、分领域、分场景编制风险地图。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朋辈小导师等参与讨论之中,在讨论中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各小组开展展示分享,形成全时段、全领域、全场景的违纪违法风险地图体系,学生在亲身参与编制风险地图中,不断拧紧思想上的弦。设置对照组测量风险地图助力纪律法制教育精准化后的效果,每组100名学生,第一组按照传统宣讲的方式开展纪律法制教育,第二组运用编制风险地图的形式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在开展教育6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第一组23%学生“能够对警示案例有印象”,第二组73%学生“能够对警示案例有印象”;第一组17%学生“能够准确表述各类违纪行为的处理措施”,第二组67%学生“能够准确表述各类违纪行为的处理措施”。
三是结合风险地图强化违纪违法事件分析。要讲清楚违纪违法案例发生的机理,特别是帮助学生树立“什么是正确帮助他人”“如何做好情绪管理”“如何预防‘一念之差’”“如何看待自身与他人差异”等一系列纪律法制教育中的焦点问题,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和成长平台,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身努力的成果。要结合风险地图横轴,对高频率发生的违纪违法风险点做好正向引导,破除“法不责众”的错误认知。要结合风险地图纵轴,明确各类纪律处分、治安管理处罚、刑事处罚的构成要件和相关影响,切实形成震慑,破除侥幸心理。在对照组调查中,第一组27%的学生表示“能够在同学出现违纪苗头时主动提醒劝导”,在第二组选择这一选项的学生则高达98%。
三. 高校学生纪律法制教育精准化的发展和启示
一 风险地图在高校学生纪律法制教育中的局限性
在开展高校学生纪律法制教育的实践中,风险地图能够立足违纪违法风险的时段分布、领域分布、场景分布,依托案例数据实现风险可视化,使纪律法制教育的目标和手段更加清晰。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前瞻性还有待优化。风险地图是在违纪违法案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绘制的,立足于既往数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实践的进步,不同历史阶段违纪违法风险的时段分布、领域分布、场景分布存在新变化和新问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大学生违纪违法风险因素分化细化,但风险地图对新出现的风险因素缺乏前瞻。在风险地图的基础上,持续补充新增风险要素,做到精准前瞻,是纪律法制教育精准化的新命题。
第二,实操性还有待提升。风险地图不是地理意义上的空间地图概念,而是涉及违纪违法程度和事件发生频次的综合呈现。在纪律法制教育运用中,能够发挥重要参考作用,但也存在直观性不强、学生自主绘制后难以作为直接参考的特点。笔者在实践中曾根据单一场景因素将风险地图转化为空间地图,但对学生学习生活参考意义有限。在风险地图的基础上,形成可操作的、指南化的负面行为清单和正向引导清单,是破解这一问题的方式。
第三,实效性还有待增强。通过风险地图标定纪律法制教育的重点要点,需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务实管用的工作机制。比如,在每学年初就本学年学生违纪违法风险开展风险研判,或组织学生针对某一领域、某一场景风险分布情况开展研讨。但是,通过风险地图切实发挥育人效果还有一定差距。笔者通过班团活动运用风险地图开展时发现,部分大学生难以将案例中的情形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没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在绘制风险地图时,存在“旁观心态”“一画了之”的问题,需要切实形成一套行为规范和行动指南,帮助学生落实个人责任。
二 “两个清单”有助于深化纪律法制教育精准化
以风险地图为依托编制“两个清单”。一方面,要发挥负面清单的警示作用。根据风险地图指引,特别关注学生在相关领域和相关场景下可能忽视的有关风险隐患,特别关注近年来发生频率较高的事件类型,深刻研究风险的内因和外因,科学划分类别,形成内涵明确、规范严谨的“违纪违法风险防范清单”。笔者在实践中,根据事件发生的场景形成风险防范清单,有助于及时捕捉发生风险的诱因,及时“点对点”做好相关学生的警示教育,深入面向特定群体开展风险防范教育,取得较好效果。此外,在实践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骨干的带动作用,组织学生自发开展小组头脑风暴,在绘制风险地图的基础上,充分用好绘制过程中的所思所感所想,结合学校纪律法制制度文本内容,形成内容丰富、警示性强的“违纪违法风险防范清单”,供在校学生自主参照使用,结合身边人身边事,把自己摆进去,把生涯发展摆进去,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筑牢学生思想防线。
另一方面,要凝聚师生共识。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不同领域、不同场景的违纪违法行为,由班主任、辅导员带领班级骨干,组织学生科学制定并动态修订学生遵纪守法公约,形成“违纪违法风险防范清单”。学生遵纪守法公约应明确遵纪守法的目的和意义,既周到严密,又简明易记,从行为规范层面强化思想引领和行为约束。要创新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通过短视频情景模拟、脱口秀、说唱等形式,广泛宣传遵纪守法公约。要进一步明确在相关时段、重点领域和关键场景开展纪律法制自我教育的机制,明确班级学生成员纪律法制咨询和援助渠道,强化班主任、辅导员、班级骨干在纪律法制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做好学生班级公约的展示和评价工作,在学生班级公约的基础上形成学院、学校的学生遵纪守法公约,以公约凝聚学生对于纪律法制的最广泛共识。
三 高校学生纪律法制教育精准化的启示
第一,组织学生学好纪律和法律制度是纪律法制教育精准化的前提。只有学好纪律和法律制度,才能做到是非分明、防微杜渐,才能发挥纪律法制教育精准前置的作用,从源头杜绝违纪违法行为。要充分用好《学生手册》等制度汇编材料,将校纪校规与学生学习成长相关的法律法规纳入其中。在开展教育时,要组织学生逐字逐句学、集中宣讲学、小组研讨学、情景模拟学。要引导学生将纪律法制内容融入日常教育之中,通过思政课“主渠道”、课程思政改革、谈心谈话等,加强对学生纪律法律制度的教育。
第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是纪律法制教育精准化的基础。要引导学生将遵纪守法作为全面发展的保障性举措,从思想上将违纪违法行为视为个人成长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从“不敢违”“不能违”上升为个人主观能动上的“不想违”“不愿违”,将他律转化为自律。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班基层组织协同育人作用。学生党支部坚持政治引领和政治把关,针对风险地图上的风险点,发挥支部纪检委员作用,强化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发挥风险提醒的育人效能。团支部坚持教育和团结青年学生,将引导青年学生遵纪守法作为思想引领的重要因素,作为服务成长成才的前提条件。在推优入党过程中,团支部要把牢遵纪守法的底线要求,绝不“带病”推荐。班级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生活基层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由班主任、辅导员和班委会牵头强化纪律法制教育,结合风险地图及时提醒告知,针对违纪违法行为及时组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警示教育。
第三,新生入学阶段是纪律法制教育精准化的“黄金时间”。要抓住新生入学这一“黄金时间”。在入学阶段,大学新生对学生事务管理、学习生活实践等方面的要求极其关注,易于接受相关知识技能,是开展纪律法制教育的最佳时段,也是确保新生在校期间遵纪守法的前置环节。要用好新生教育这一重要时点,依托新生动手绘制风险地图等活动,将纪律法制教育与新生学习生活事务引导相融合,使新生熟悉规则制度文本的查阅方式,在认识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明白“什么事不能做”,建立遵纪守法的“初印象”,初步形成底线和红线意识。
第四,强化思想引领和行为规范是纪律法制教育精准化的直接目标。只有做事前明纪学法,行事时才能遵纪守法。要结合场景和条件,介绍当前违纪违法案例中心理问题对违纪违法的诱发因素,教育引导新生在需要帮助时及时进行心理咨询或向辅导员、班主任求助,避免因心理问题造成违纪违法的遗憾。要加强新媒体平台在纪律法制教育中的作用,促进“面对面”与“键对键”充分融合,通过生动有效的形式使学生了解纪律法制内容,在鲜活的案例中获得警示和启发,坚持以纪律法制正心育德,使遵纪守法成为新生成长发展的有力保障。
-
图 1 以本科二年级违纪违法行为风险为例编制的风险地图样例
表 1 大学生违纪违法风险事件库的主要内容样例
序号 时间 概况 所在
年级所属
领域所处场景 后果 备注 主因 诱因 ×× ××年
×月×日张某因琐事与室友李某发生……,……。 大二 生活 人际关系问题 生活
琐事留校察看 ×× ××年
×月×日刘某某在××考试中,携带手机仿照
自媒体介绍的方式,……。大三 学业 学业
困难网络
诱导记过 ×× ××年
×月×日汪某在前往××单位实习期间,因家庭变故造成
情绪波动,……,被公安机关处以……。研一 实践 心理
障碍家庭
变故治安管理处罚、
留校察看…… …… …… …… …… …… …… …… …… -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22-10-26(01). [2]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2. [3] 武贵龙. 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谱写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1):1-5. doi: 10.3969/j.issn.1008-2689.2021.01.001 [4] 王菁菁. 高校大学生纪律意识教育研究[J]. 江苏高教,2017(9):92-94. doi: 10.13236/j.cnki.jshe.2017.09.022 [5] 黄钦文. 大学生纪律心理与高校纪律教育[J]. 广西社会科学,2002(3):255-256. doi: 10.3969/j.issn.1004-6917.2002.03.087 [6] 周康. 新时期高校法治教育的内容与途径研究[J]. 学理论,2015(10):235-236. doi: 10.3969/j.issn.1002-2589.2015.10.108 [7] 王雅君. 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策略探讨[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8(1):103-106. doi: 10.3969/j.issn.1672-2094.2018.01.019 [8] 刘姗姗,杨娜,李会先. 新时代大学生纪律教育的有效路径[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10(2):54-57. doi: 10.13585/j.cnki.gxfdyxk.2018.02.012 [9] 余跃进. 论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规范与完善[J].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55-57. [10] 夏心军. 对纪律教育的再认识[J]. 教育科学研究,2008(2):49-52. doi: 10.3969/j.issn.1009-718X.2008.02.013 [11] 冯榛. 浅析大学生纪律教育的内涵和目标[J]. 华章,2011(28):118-119. doi: 10.3969/j.issn.1009-5489.2011.28.100 [12] 张善喜,王莉花. 学校纪律育人的内容、意义及路径[J]. 教学与管理,2019(36):36-39. [13] 亢小萌. 大学生法制教育和安全意识探究[J]. 法制与社会,2021(24):150-151. [14] 覃如冰. 浅析大学生纪律意识的培养[J]. 教育观察(上旬刊),2015,4(1):30-32. [15] 武贵龙. 强化政治引领构建长效机制鲜明打造“实践育人的北科大模式”[J]. 北京教育(高教),2021(12):17-19. [16] 荣爽,冯冠霖,张红艳,等. 电子电器行业(产品)风险地图编制及推广研究[J].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21,39(5):86-95. doi: 10.3969/j.issn.1672-5468.2021.05.017 [17] 刘松华,李强,张依强. 法律风险地图研究与实践[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14):58-60. [18] 于成文. 切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老教授回信精神落地生根[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3):233-236. [19] 孙景宏.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铸就新时代钢铁脊梁提供坚强保障[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3):237-241. 期刊类型引用(1)
1. 朱梓洛,魏荣. “巨婴”式青年的价值定位偏差及其矫正研究. 教育评论. 2024(02): 103-10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