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附条件不起诉适用于企业合规案件之立法构想

李文华 吕帅

王立民, 陈雪婧, 黄静. 基于量价关系的股票价格分布模型探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0(5): 103-109.
引用本文: 李文华, 吕帅. 附条件不起诉适用于企业合规案件之立法构想[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8(3): 335-345.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030089
WANG Li-min, CHEN Xue-jing, HUANG Jing. Stock Price Distribution Model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lume and Price[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4, 30(5): 103-109.
Citation: LI Wen-hua, LV Shuai. Legislative Conception 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Applicable to Corporate Compliance Case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2, 38(3): 335-345.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030089

附条件不起诉适用于企业合规案件之立法构想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030089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文华(1973—),女,青海西宁人,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吕帅(1996—),男,山西晋中人,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 中图分类号: D915.3

Legislative Conception of Conditional Non-Prosecution Applicable to Corporate Compliance Cases

  • 摘要: 对涉案企业做出暂不起诉决定契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价值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发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附条件不起诉适用于企业合规案件提供了制度空间,同时企业附条件不起诉也作为一种非罪化处理方式给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制度保护。实践中附条件不起诉已普遍适用于企业合规案件,但仍存在适用条件不明朗、附条件的性质和内容各地均有差别、暂缓起诉期间不明确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结合各地司法实践的经验,讨论该制度入法的具体设计,从案件适用的罪名、主体、类型等条件,结合附带条件的性质与内容、社会调查的必要性、暂缓起诉期限的确定以及合规考察等具体方面做出初步立法构想。

     

  • 1)  2017年5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的若干意见》;2018年11月2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2018年12月6日,国家发改委会同外交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资委、外汇局、全国工商联制定发布了《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2021年6月3日,最高检等九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文件。
    2)  当然从一般人的认知角度而言,判处缓刑相较于实际服刑而言,可以称得上为“较为宽缓”。
    3)  数据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开展量刑建议工作的指导意见,载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网站https://www.spp.gov.cn/xwfbh/wsfbt/202112/t20211220_539038.shtml#2,最后访问日期:2022年2月11日。
    4)  数据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扩展附条件不起诉适用范围,载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网站https://www.spp.gov.cn/llyj/202112/t20211220_539139.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2年2月11日。
    5)  具体案例可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企业合规典型案例(第二批),载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https://www.spp.gov.cn/spp/xwfbh/wsfbt/202112/t20211215_538815.shtml#2,最后访问日期:2022年2月11日。
    6)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7)  这里的法律应当是狭义上的法律,并不能授权行政法规加以“先行立法”。
    8)  我国《刑法》第37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77条第2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82条,“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10)  根据sixlens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存续在营的中小企业数量突破4 200万家,约占全国企业数量(4 300万家)的98%。
    11)  具体可见1999年《霍尔德备忘录》,美国暂缓起诉的条件主要包括8个方面的考量因素,2003年《汤普森备忘录》最显著的变化是更加强调和审查公司合作的真实性,以及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
    12)  这里的合规建设是指普通意义上的合规,并非本文所要说明的“刑事合规”。
  • 图  1  单位犯罪逐年变化趋势图

  • [1] 陈瑞华. 企业合规基本理论(第二版)[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21.
    [2] 杨帆. 企业合规中附条件不起诉立法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0(3):77-88.
    [3] 李勇. 检察视角下中国刑事合规之构建[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0,28(4):99-114. doi: 10.3969/j.issn.1004-9428.2020.04.007
    [4] 时延安. 合规计划实施与单位的刑事归责[J]. 法学杂志,2019,40(9):20-33.
    [5] 欧阳本祺. 我国建立企业犯罪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探讨[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0(3):63-76.
    [6] 时延安. 单位刑事案件的附条件不起诉与企业治理理论探讨[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0(3):51-62.
    [7] 李勇. 企业附条件不起诉的立法建议[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2):127-143.
    [8] 杨宇冠. 企业合规与刑事诉讼法修改[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6):144-162.
    [9] 陈瑞华. 刑事诉讼的合规激励模式[J]. 中国法学,2020(6):225-244.
    [10] 肖沛权. 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的实践流变、价值及其构建[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4(5):153-160.
    [11] 陈卫东.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J]. 中国法学,2016(2):48-64.
    [12] 左卫民. 认罪认罚何以从宽: 误区与正解−反思效率优先的改革主张[J]. 法学研究,2017,39(3):160-175.
    [13] 张军.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EB/OL]. (2020-06-02)[2022-02-11].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06/36d4ddf6ffb54c2e9948c556009c9732.shtml.
    [14] 陈卫东.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中的几个问题[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7,25(1):3-8, 171. doi: 10.3969/j.issn.1004-9428.2017.01.001
    [15] 魏晓娜. 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中国语境下的关键词展开[J]. 法学研究,2016,38(4):79-98.
    [16] 周光权. 论刑法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衔接[J]. 清华法学,2019,13(3):28-41.
    [17] 王瑞君,陈禹衡. 完善与救济: 对认罪认罚从宽量刑建议司法适用的反思[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3):78-88.
    [18] 阿不都米吉提·吾买尔. 附条件不起诉中的“附加条件”[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7,25(3):50-60, 172. doi: 10.3969/j.issn.1004-9428.2017.03.003
    [19] 林钰雄. 刑事诉讼法(下)[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0] 切萨雷·贝卡利亚. 论犯罪与刑罚[M]. 黄风,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1] 黎宏. 单位刑事责任论[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22] 黎宏. 合规计划与企业刑事责任[J]. 法学杂志,2019,40(9):9-19.
    [23] 黎宏. 组织体刑事责任论及其应用[J]. 法学研究,2020,42(2):71-88.
    [24] 侯登华,赵莹雪. 相对不起诉制度的监督制约机制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2):160-166.
    [25] 最高人民检察院. 涉案企业合规整改不是“走过场”[EB/OL]. (2022-01-03)[2022-02-14].https://mp.weixin.qq.com/s/D1bM3D4ZHaz9Gec817AA_g.
    [26] 何挺. 附条件不起诉扩大适用于成年人案件的新思考[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9(4):46-59.
  • 期刊类型引用(12)

    1. 刘品新. 论合规缓诉. 政法论坛. 2024(01): 91-101 . 百度学术
    2. 自正法. 企业合规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试点经验与法理反思. 法学论坛. 2024(01): 148-160 . 百度学术
    3. 桑先军. 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适用与完善. 中国法律评论. 2024(03): 213-226 . 百度学术
    4. 叶萍,武东方. 危害生产安全犯罪适用企业合规的困境解决与实践设计.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 2024(03): 44-57 . 百度学术
    5. 王云帅. 理据、偏差与匡正:少捕慎诉慎押政策背景下的有效辩护. 中国刑事辩护. 2024(00): 30-46 . 百度学术
    6. 高景峰. 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的立法完善与监督评估实践创新. 政法论坛. 2023(01): 117-131 . 百度学术
    7. 李君阳,张志英. 涉案企业合规不起诉改革的程序问题研究. 梧州学院学报. 2023(03): 9-16 . 百度学术
    8. 孙国祥. 企业合规不起诉法院司法审查的理据、模式和路径. 法学论坛. 2023(05): 38-49 . 百度学术
    9. 陈宇,徐方迪. 企业刑事合规激励功能实现的刑法教义学解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06): 798-807 . 百度学术
    10. 吕帅,李文华. 行刑衔接机制下企业合规研究.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03): 68-75 . 百度学术
    11. 孙国祥. 当前企业合规改革中几个重要问题. 中国应用法学. 2023(05): 107-115 . 百度学术
    12. 李本灿. 实体与程序互动视野下的刑事合规立法. 中国法学. 2023(05): 69-8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7)

  • 加载中
图(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02
  • HTML全文浏览量:  322
  • PDF下载量:  71
  • 被引次数: 29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3-23
  • 刊出日期:  2022-06-2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