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Ca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Thinking Based on the Three Historical Resolutions of the Party
-
摘要: 回顾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评价自身历史的过程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动力,形成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三个重要的历史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虽然它们所提出的背景、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有所不同,但都科学地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对统一全党思想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以三个《历史决议》为基石,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对于我们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现实和历史意义。Abstract: Looking back on its century-long struggl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summarizing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evaluating its own history, has drawn on the motivation to move forward, and has formed the “Resolution on Several Historical Issues”, “Resolution on Several Historical Issues of the Part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Resolut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the Major Achievements and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Party’s Hundred Years of Struggle” three important historical resolutions. Although they have different backgrounds, problems to be solved,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they all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major historical event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unifying the thinking of the whole party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On the centen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ith the three “Historical Resolutions” as the cornerstones,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major historical topic “Why Ca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for us to striv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second centenary.
-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彪炳史册的历史伟绩,成功将马克思主义推向21世纪。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历史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时刻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理论成果,对统一思想和开创伟大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1]13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一崭新的时代话题是中国共产党面对百年历史要做出的回答,这关系到维护党内团结、是否坚持党的领导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基于三个《历史决议》,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对于剖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历史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认识研究历史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前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地运用唯物史观总结历史经验,多次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促进党的事业蓬勃发展。
一 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毛泽东[2]1在中央学习组的讲话中指出:“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使命,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我们党在重大历史关头,都会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三个《历史决议》就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经典之作。《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三次“左”倾错误路线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的表现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克服了党内小资产阶级思想,提高了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素养,统一了全党思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及毛泽东思想,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进道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新征程。正如毛泽东[3]111在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作出“党正是在克服这些错误的斗争过程中而更加坚强起来”的科学论断。
总结历史经验是基于正确的历史观,对历史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规律性的认知过程。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不断克服困难发展壮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之中。历史证明,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这个优良传统决不能丢。
二 以史为鉴是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行的历史自信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养料。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重要前提。有学者[4]认为“把总结历史、用历史教育全党,作为党的建设和发展进步的重要环节”。以史为鉴就是要坚持用唯物史观看问题,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相联系,进而发现历史规律、解决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的几十人,发展到九千多万党员的大党,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都没有阻碍其前进的步伐。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壮丽史诗。坚持以正确的历史观对待党的历史,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坚持以史为鉴,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从而更好地牢记初心使命,在新的征程上走得更远。
重视历史才能不忘初心,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5]15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在实践中找到正确的前进道路,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百年来,我们党历经多次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但一次次浴火重生。我们党也走过弯路,出现过曲折,但都在实践中找到了正确道路。这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以史为鉴,以勇于自我革命的韧性来应对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无论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我们党总是能在关键的历史关头,带领人民找到正确道路。坚持以史为鉴,就是要把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经验总结好,探寻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确保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三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是党宝贵的历史财富
在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历史潮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忘初心,完成历史赋予党的使命。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注重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习近平总书记[6]49在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大会上强调:“长征永远在路上。”百年党史告诉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只有不断地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经验,才能保证未来之路走得更稳定。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就是党不断总结经验进行自我革命的发展史。鸦片战争以来,内忧外患,民族危亡日渐加深。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历史使命。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能否用先进的理论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之中。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具有严密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行动纲领,带领人民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在大革命期间,党逐渐认识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开辟和巩固了革命根据地。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亡国灭种的危机笼罩在每个国人的心中。毛泽东[7]169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稿中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的信心。鉴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教训,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第二次国共合作要保持党的独立性,正确认识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抗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人民战争击败国民党,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恢复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三大改造,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取得了成就也出现了失误。中国共产党在吸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实现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从“南湖一叶扁舟”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产党凭借卓越胆识和正确决策,带领中国人民从弱小走向强大。这一路的艰辛与奋斗永远都是党的宝贵历史财富,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二. 三个《历史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和总结经验之作
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动力是我们党突出的政治优势。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把握历史方向的基础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在实践中推进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升。三个《历史决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在各个时期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和总结经验的经典之作。
一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正确方向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但由于“左”“右”倾错误思想指导,我们党的事业受到了一些挫折。在北伐战争中,在“右”倾错误的影响下,党一味退让,加上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最终导致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提出要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时期,在党内又出现了“左”倾盲动主义、“城市中心论”,造成了党内思想上的混乱,也给革命造成了严重后果,尤其是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直接导致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充分发扬了实事求是的原则,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中国共产党重新走上了正确道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王明又犯了“右”倾主义的错误,提出国共合作要以国民党为主,放弃党的独立性,坚持全面抗战,反对敌后游击战等等,对统一战线的形成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批评,并号召全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认识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会犯“右”倾和“左”倾的错误,是因为党当时还不成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教条,不能切实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没有进行清除。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即延安整风。延安整风运动是从学习党的历史开始的,也是我们党历史上坚持真理的一次重要运动。毛泽东[8]477高度重视对党史的研究,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指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要求全党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党的历史,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核心是要不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学习,全党端正了思想,正确地认识到党史上的重大问题,全党达到了空前团结和统一。
经过全党广泛讨论,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和反对主观主义。《决议》以中国革命实际为依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坚持辩证看待的态度对党史上的若干重大问题做出结论,对“左”倾教条主义从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和思想上做出正确的结论,科学评价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问题的贡献,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正确方向。《决议》指出要加大对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提高党的无产阶级思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障党内政治民主。《决议》的形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底蕴,对于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拉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序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党中央认为只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正确分析党内存在的问题,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这一科学真理,才能维护党内团结。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叶剑英[9]187在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强调:“既有过比较顺利的发展,也有过严重的挫折。”对建国30年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评价,为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起草确立了历史总基调。1980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正式开展,由邓小平和胡耀邦主持进行。其中邓小平多次对《决议》草案进行修改,并提出一系列重要观点。经过充分讨论与修改,起草小组形成了统一的认识。邓小平[10]291在与中央有关负责同志谈话时明确提出:“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决议》的核心。邓小平认为,《决议》一定要深入实践科学地评价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这是判断决议起草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
在坚持这一根本标准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从实事求是出发,肯定了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廓清了人们心中的困扰。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从大历史观出发,才能不断完善《决议》的内容,使《决议》更加具有说服力,同时也更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经过反复修改,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站在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对党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拉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序幕。《决议》的形成表明中国共产党坚守真理和善于总结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这一成功经验成为党永久的精神财富。
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
从党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历史决议》都起到了总结历史经验和统一思想的作用,把我们党推到新的历史阶段。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正在一步步实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推动全党统一思想,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高度重视历史经验的突出优势。《决议》立足唯物史观,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起来,总结四个历史时期我们党所面对的历史任务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其中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从专制统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转折,改变了世界格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了三大改造,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站在历史的转折点,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中国赶上了时代发展机遇,取得了一系列瞩目成就;新时代,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民族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功开辟了中国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生机活力,锻造了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决议》总结的“十个坚持”从根本上揭示了党始终在历史长河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新的概括和定位,“十个明确”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科学理论。此外,《决议》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11]这一科学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坚守真理的根本立场。它进一步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对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智慧结晶,指导着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决议》对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它将成为我们学习党史最权威的依据。
三. 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身历史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三个《历史决议》。它们解决了当时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待自身历史的典范之作。朱文琦、祝志男[12]认为“越是在特定历史关头,越是在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时刻,越要保持政治清醒”。在起草三个《历史决议》过程中,针对党内外争议较多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身历史,不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向前推进,把党铸造成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一 中国共产党运用唯物史观科学评价党的历史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列宁[13]477在《致尼·达·基克纳泽》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以事实,而不是以可能性为依据的。”实事求是作为坚持真理的核心,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把实践作为检验方针政策的标准,不断坚持发展真理。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耗时四年,经过毛泽东和全党修改十余次,终成此稿。它解决建党以来至1937年这一时期党内三次“左”倾的历史问题,对当时党内突出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进行了清除。六届四中全会后,王明成为中共中央实际领导者,但他只是在苏联学习,缺乏斗敌经验,主张“中心城市论”,“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占据统治地位。在这一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博古又犯了“左”倾冒险主义,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然而在撤退途中,博古仍下达一些错误命令,导致红军在湘江战役惨败。在生死存亡之际,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但由于当时形势紧急,直到六届六中全会,才对“左”倾错误进行清除。《决议》总结了建党以来的历史,既肯定了这一时期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例如,实事求是地评价八七会议,它确定了党开展土地革命的斗争,“号召党和人民群众继续革命的战斗”[14]957,但是对“左”倾错误没有及时解决,还产生了宗派主义,对革命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决议》对六大也进行了实事求是地分析。《决议》指出六大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左”倾思想没有得到清除,反而扩大了。实事求是原则贯穿了《决议》的始终。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一些人提出《决议》中尽量不要提及毛泽东,避免对我们党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有人主张全盘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在党内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但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的强烈反对。对此,邓小平[15]610明确指出:“历史不是这样的,这不符合实际。”陈云[16]285在与邓力群同志谈话时强调:“老一代人拥护毛泽东同志是真心诚意的。”邓小平和陈云从实事求是的立场出发看待这一核心问题,得到了全党的拥护支持。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通过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纲领性文件。这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治国理政的优良传统。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制定了两个《历史决议》,虽然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但都在关键历史时刻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17]83在《决议》说明稿中就明确指出,“实事求是,尊重历史”是第三个《历史决议》最鲜明的特点。《决议》立足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实事求是地总结党百年来的历史功绩,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书,与前两个《历史决议》一脉相承又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对于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取得了很多成就,也经历了一些挫折,但这些都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实践中的伟大探索,是党宝贵的财富。中国共产党在运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发现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实事求是根本原则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分析历史问题,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三个《历史决议》。
二 中国共产党站在维护党内团结的高度总结评价历史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民主集中制是能够充分党员意愿和主张的民主制度,使全党智慧和思想高度凝聚,实现行动步调一致。习近平总书记[18]指出:“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同坚持民主集中制是一致的。”坚持民主集中制,实现科学民主与高效统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保障。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原则上,对于当时党内存在出现分裂和破坏党和人民群众关系这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决议》指出,三次“左”倾倾路线,既制定了错误的政治路线,又违反了党的组织路线使得党内形成了脱离群众的宗派主义,破坏了党的团结稳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宗派主义曾造成严重破坏。红军在懋功会师后,张国焘与中央的“北上”方针产生分歧,在川康地区另立“中央”,之后他在祭黄帝陵时叛逃投靠国民党,积极展开“反共”行动,对党的声誉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还有自1937年王明从苏联回国后,就以共产国际代言人自居,对党中央的许多正确的方针都提出反对意见。此外,他经未通过中央同意,就擅自以中央的名义发布文章,对抗日统一战线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在党内也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对此,毛泽东[19]278明确提出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任弼时[20]369《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的报告也明确指出:“历史教训我们,党内要团结。”《决议》团结了全党,为七大的召开做了充足思想和理论准备。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需要从根本上纠正党内存在的“左”倾错误,统一全党思想,进行现代化建设。党中央认为,必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面对当时存在思想混乱,不知道中国该何去何从的问题,邓小平[21]33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指出:“在思想政治上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讲话为《决议》的起草提供了良好的开端。为了形成党内统一的认识,十一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建国三十年来的历史进行了总结。邓小平[22]298在与中央有关负责同志谈话时强调:“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经过一年多里,经过邓小平、陈云、胡乔木等中央领导同志、党内高级干部和党外民主人士讨论并反复修改,对重大问题有了统一认识。邓小平在十一届六中全会预备会议上称《决议》必将和第一个《历史决议》“起到同样的历史作用”[23]174。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统一了全党思想。经党中央研究决定,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成立总结《决议》起草小组,由习近平总书记任组长,中央和地方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与此同时,党中央发出关于征求党内外人士关于《决议》意见的通知,得到了全党同志和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党内外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决定起草《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是伟大的历史性决策,体现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经反复修改,《决议》草案逐渐完善,经十九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把党员具体到各个党组织,通过民主选举选出组织领导体系。中国共产党只有按照民主集中制,才能形成统一的组织体系,才能使党充满生机活力。三个《历史决议》从起草到最后讨论通过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全党智慧形成的科学理论。
三 中国共产党以发展的眼光正确地认识党的历史
任何事物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具有时代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24]694指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要正确得看待历史,就必须认识到历史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正确认识党的历史,既要看到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也要客观面对挫折与失败。中国共产党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性的无产阶级政党,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克服自身局限性,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推进。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四个方面正确地分析党内“左”倾的原因,在坚持“惩前毖后”原则的基础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在政治上,在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明确提出要建立我们自己的武装。秋收起义受挫后,红军转移到井冈山,而此时的中共中央受“左”倾思想的影响,仍坚持以“城市中心论”为指导,要求红军进攻城市,结果惨败。对此,毛泽东[25]58在给中共中央写信时指出:“不是客观上条件不具备,就是主观上策略有错误。”他指出红军可以运用自身灵活性,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尤其是具有革命意识的工人和农民,在农村中创建红色根据地;在军事上,当时军队建设十分混乱,党组织因不知道发动群众、单纯军事观点等等,严重阻碍了军队的发展。毛泽东[26]60曾就这一问题向中央明确指出:“群众是广大而且革命的,党却袖手不去领导。”要求军队立足人民群众,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在组织上,面对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日益严重,毛泽东[27]729提出要实行“由下而上的民主集权制”,党要建设成为坚持真理和服从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思想上,三次“左”倾错误的教训,使得党认识到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顺利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决议》运用历史观正确分析党内问题的原因,采取了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促进了党的团结统一,明确了党的新的发展方向。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发挥民主,集合全党智慧,对建国以来的重大问题做出正确的评价,把全党紧密团结在一起。由于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加之对过去30多年的功过存在较多争议,中国该何去何从成为当时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十分突出的问题。《决议》回顾了建国28年前的历史,从多个方面对建国以来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有了科学的评价,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决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破除了长期困扰人们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统一了全党思想,成为推动改革开放重要的理论基石。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既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未来事业的展望。中国共产党目标长远,注重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动力。第一个《历史决议》经过反复修改,使全党对“左”倾错误和一些重大问题有了统一的认识,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邓小平[28]271指出:“总结历史,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而是为了开辟未来。”第二个《历史决议》分清了是非,纠正了“左”倾错误,促进了党团结一致。《决议》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总结出“十个坚持”,揭示了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根本原因,推动全党思想统一,团结一致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是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李小尉、刘茜茜[29]认为“历史是具有实证研究特点的学科”。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重要历史关头总能寻找到正确道路,及时总结历史经验。三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和通过,都是中国共产党以发展的眼光正确分析党的历史,从而促成党的统一认识,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真理和总结经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身历史,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全党智慧,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三个《历史决议》。《决议》从大历史观深刻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个时代课题,对我们在新时代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实现民族复兴有着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
-
[1]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综合研究组. 老一代革命家论党史与党史研究[M]. 陕西: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3.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央档案馆.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 —— 一九四九)(第二十二册)[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4] 郭蔚然.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于延安时期的历史考察[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4):353-361. doi: 10.3969/j.issn.1008-2689.2021.04.002 [5] 习近平.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1. [6]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7]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6. [8]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6.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2. [10] 邓小平. 邓小平选集(第二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11] 习近平.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 人民日报, 2021-11-17(01). [12] 朱文琦,祝志男. 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的方法论自觉[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4):359-365. [13] 列宁. 列宁全集(第四十七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0. [14]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 —— 一九九七)(上)[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16] 陈云. 陈云选集(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17] 习近平.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1. [18] 习近平. 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 推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N]. 人民日报, 2017-02-14(01). [1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大事记[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2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 —— 一九四九)(第十九册)[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2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2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 ——一九九七)[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2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2. [2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25]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26] 毛泽东.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一卷)[M].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2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央档案馆.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六册)[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28] 邓小平. 邓小平选集(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29] 李小尉,刘茜茜.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2020—2021年“四史”教育研究述评[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1):18-23. 期刊类型引用(3)
1. 叶静,张正光. 历史主动精神:科学内涵、精神特质及时代价值.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01): 26-32 . 百度学术 2. 郑梅萍,杨林香. 从大思政课视角深刻把握第三个历史决议.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01): 68-76 . 百度学术 3. 唐鑫. 从三个《历史决议》看中国共产党正确总结历史的基本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06): 1-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73
- HTML全文浏览量: 210
- PDF下载量: 73
- 被引次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