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庞德诗歌意象翻译中的诗学认知:比较诗学视角

车明明 刘淑勤

车明明, 刘淑勤. 庞德诗歌意象翻译中的诗学认知:比较诗学视角[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8(3): 281-289.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010029
引用本文: 车明明, 刘淑勤. 庞德诗歌意象翻译中的诗学认知:比较诗学视角[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8(3): 281-289.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010029
CHE Ming-ming, LIU Shu-qin. Pound’s Poetic Cogni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Imageries: A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Poetic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2, 38(3): 281-289.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010029
Citation: CHE Ming-ming, LIU Shu-qin. Pound’s Poetic Cogni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Imageries: A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Poetic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2, 38(3): 281-289.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010029

庞德诗歌意象翻译中的诗学认知:比较诗学视角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010029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比较诗学视域下中西译学核心话语对比研究”(编号:21YJA74000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车明明(1965—),女,陕西合阳人,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教授

    刘淑勤(1997—),女,河南商丘人,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 中图分类号: H059

Pound’s Poetic Cogni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Imageries: A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Poetics

  • 摘要: 作为比较文学的重要分支,比较诗学基于文化的可比性进行文学对比研究,旨在揭示研究对象的一般规律和相互关联。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是情感表达的载体。因语言特征和文化思维的差异性,中西对意象的认知有互通之点,更有殊异之处。以比较诗学为理论支撑,从意象与意境美、意象与节奏美两种关系和维度来分析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翻译中的诗学认知,研究发现,源于对诗歌意象深刻而透彻的诗学认知,庞德得以充分再现中国古典诗歌的诗学要素和美学风貌。

     

  • [1] 方汉文. 世界比较诗学史的话语建构−兼及对《世界比较诗学史》的评论[J]. 文艺研究,2009(8):132-140.
    [2] 叶维廉. 比较诗学[M]. 中国台湾: 东大图书公司, 1983.
    [3] 陈跃红. 比较诗学导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 TOURY G.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M]. Amsterdam: Joi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5] GUTT E 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6] 刘华文. 汉英翻译与跨语认知[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7] 王东风. 诗学功能与诗学翻译−翻译诗学研究[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44(3):91-97.
    [8] 车明明. 文化诗学视角下《废都》的文化诗性翻译再现探析−以葛浩文英译本为例[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1):104-111.
    [9] 曹顺庆. 中西比较诗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10] 杨乃乔. 诗学与视域−论比较诗学及其比较视域的互文性[J]. 文艺争鸣,2006(2):31-41.
    [11] 钱钟书. 谈艺录[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8.
    [12] 曹顺庆,曾诣. 比较诗学如何开创新格局[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7(8):163-168.
    [13] ELIOT T S. Introduction: Ezra Pound. Selected Poems [M]. London: Faber and Gwyer, 1928.
    [14] 王贵明. 论庞德的翻译观及其中国古典诗歌的创意英译[J]. 中国翻译,2005,26(6):20-26.
    [15] 张景华. 庞德的翻译是东方主义吗?−兼论《神州集》的创造性翻译[J]. 中国翻译,2013,34(5):84-89.
    [16] 陈历明. 庞德的诗歌翻译及其文体创新[J]. 文艺理论研究,2020,40(1):69-80.
    [17] 王微. 从概念整合视角研究庞德《神州集》中的意象传递[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38(6):116-121.
    [18] 高博. 由“革新诗学”到“改造社会”−埃兹拉·庞德汉籍英译中的译者行为历时考辩[J]. 外国语文研究,2020,6(4):77-87.
    [19] 黄元军. 庞德《华夏集》汉诗英译的文化翻译学考辨[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43(4):112-120.
    [20] 褚慧英,崔学新. 学者、译者与作者: 庞德在中国古典诗歌现代阐释中的多重身份[J]. 外语研究,2021,38(6):17-20, 52.
    [21] 祝朝伟. 林纾与庞德翻译思想比较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3):78-82. doi: 10.3969/j.issn.1002-722X.2002.03.018
    [22] 廖七一. 秘密的分享者−论庞德与胡适的诗歌翻译[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2):144-149. doi: 10.3969/j.issn.1000-0429.2004.02.010
    [23] POUND E. Cathay [M]. 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15.
    [24] 车明明. 变译理论视角下的意象和意境再现−以许渊冲古典梅花词翻译为例[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3):104-110.
    [25] 耿建华. 诗歌的意象艺术与批评[M]. 济南: 山东大学, 2010.
    [26] 张俊,欧阳旻,徐文锐. 关于意境的观象本源−王国维观象意境说简释[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1):113-117.
    [27] 沈天鸿. 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30讲[M]. 北京: 昆仑出版社, 2005.
    [28] CURETON R D. Rhythmic Phrasing in English Verse [M]. London: Longman, 1992.
    [29] 埃兹拉·庞德. 回顾[C] //戴维·洛奇. 二十世纪文学批评(上册).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105-108.
    [30] POUND E. Literary Essay of Ezra Pound [M].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68.
    [31] 赵彦春. 音律−与宇宙同构[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5):66-68.
    [32] 蒋绍愚. 唐宋诗词的意象和意境[J]. 文艺研究,2021(5):46-56.
    [33] 张威,李菁. 评价理论观照下中国古诗美学价值的理解与翻译−以《钗头凤》英译为例[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2):1-7.
    [34] CARPER T & ATTRIDGE D. Meter and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Rhythm in Poetry [M]. London: Routledge, 2003.
    [35] 黎志敏. 诗学构建: 形式与意象[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29
  • HTML全文浏览量:  306
  • PDF下载量:  6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1-14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6-01
  • 刊出日期:  2022-06-2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