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国内研究生导师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1997—2020年)

郑烨 韩雅予 李真淼

郑烨, 韩雅予, 李真淼. 国内研究生导师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1997—2020年)[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8(2): 130-137.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1120059
引用本文: 郑烨, 韩雅予, 李真淼. 国内研究生导师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1997—2020年)[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8(2): 130-137.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1120059
ZHENG Ye, HAN Ya-yu, LI Zhen-miao. 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Postgraduate Tutor Ability in China (1997−2020)[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2, 38(2): 130-137.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1120059
Citation: ZHENG Ye, HAN Ya-yu, LI Zhen-miao. 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Postgraduate Tutor Ability in China (1997−2020)[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2, 38(2): 130-137.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1120059

国内研究生导师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1997—2020年)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1120059
基金项目: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点基金项目“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青年导师能力提升路径及对策研究”(编号:2020AG01);西北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对本科生科研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编号:2021IJGZ2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郑烨(1986−),男,甘肃会宁人,博士后,硕士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公共与政策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韩雅予(1997−),女,黑龙江佳木斯人,西北工业大学公共与政策管理学院硕士生

    李真淼(1999−),女,陕西西安人,西北工业大学公共与政策管理学院硕士生

  • 中图分类号: G643.0

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Postgraduate Tutor Ability in China (1997−2020)

  • 摘要: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导师能力议题正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可视化知识图谱,系统梳理了1997—2020年间发表的175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献,对研究生导师能力的内涵与维度进行了归纳总结,厘清了研究生导师能力研究的3个演进趋势与4类研究热点主题。进而对研究生导师能力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及效果等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指出现有研究不足的同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文章有助于国内学者从整体性视角拓深对研究生导师能力的探索,对现实中提升导师能力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 图  1  国内研究生导师能力研究演进趋势(1997—2020)

    图  2  国内研究生导师能力研究高频关键词图谱

    表  1  国内研究者对研究生导师能力维度划分表

    研究者研究生导师能力维度指标
    陆道坤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念与情感、学术发展、道德发展
    李露等应变能力、学术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目标导向等17条
    何齐宗等专业知识、通识知识、教学能力、管理能力、指导能力、科研能力、职业情感、职业道德、自我特征、人际特征
    包水梅等科研水平、指导能力、师德修养、导师自我角色认知与管理能力
    苏娜业务素质能力、培养学生能力、个性品质、职业素养能力、人际关系能力
    下载: 导出CSV
  • [1] 赵馥洁. 谈研究生导师的素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2):4-7. doi: 10.3969/j.issn.1001-960X.2008.02.002
    [2] 李露,吕催芳,黄学.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管理模型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13-17. doi: 10.3969/j.issn.1001-960X.2010.07.004
    [3] 何齐宗,戴志刚. 高校硕士生导师岗位胜任力的调查与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17,38(8):51-59.
    [4] 陆道坤. 论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 内涵、维度与路径[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2):62-68. doi: 10.3969/j.issn.2095-1663.2017.02.012
    [5] 包水梅,杨玲. 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素质标准探析−基于高校研究生导师任职标准和岗位职责的政策文本分析[J]. 现代教育管理,2020(2):85-93.
    [6] 苏娜. 基于研究生期望的导师胜任力模型研究[J]. 江苏高教,2020(7):85-90.
    [7] 杨春梅. 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2):10-14. doi: 10.3969/j.issn.1001-960X.2009.12.003
    [8] 侯光明.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应重视并处理好的四个关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0):3-6. doi: 10.3969/j.issn.1001-960X.2003.10.002
    [9] 涂智君. 浅谈研究生导师的人格魅力[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109-111.
    [10] 乔刚,付鸿飞,王晴. 创新驱动战略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内涵、维度与路径[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2):39-43.
    [11] 荣利颖,邓峰.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证分析−基于2017年全国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J]. 教育研究,2018,39(9):95-102.
    [12] 周文辉,李明磊. 基于高校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 教育研究,2013,34(3):59-65.
    [13] 朱红,李文利,左祖晶.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 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74-82.
    [14] 耿有权,狄晶晶,汪琴. 提升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素质的对策探讨−基于指导2位以上全国优博论文的161位导师的调查[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6):66-71.
    [15] 王务均. 安徽省优秀硕士论文导师素质特征研究−兼论学术本位的研究生导师培养路径[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2):68-74. doi: 10.3969/j.issn.2095-1663.2016.02.013
    [16] 刘彩红. 建设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团队模式[J]. 高教探索,2012(5):104-106. doi: 10.3969/j.issn.1673-9760.2012.05.022
    [17] 郑刚.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扬州大学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1):10-14. doi: 10.3969/j.issn.1001-960X.2014.11.003
    [18] 朱俊利,李珊. 基于德尔菲法的临床学院研究生导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 医学与社会,2012,25(12):89-92.
    [19] 谭源渊. 研究生导师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7(3):49-51. doi: 10.3969/j.issn.1004-3667.2007.03.014
    [20] 李继兵,李芳红. 中美硕士研究生导师制比较分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43-46.
    [21] 李阿利. 建立研究生导师有效激励机制的系统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0):24-28. doi: 10.3969/j.issn.1001-960X.2005.10.006
    [22] 付梦芸. 研究生导师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我国研究生院高校的实证研究[J]. 复旦教育论坛,2015,13(3):34-40. doi: 10.3969/j.issn.1672-0059.2015.03.007
    [23] 包水梅,杨冰冰. 研究生导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指导能力[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1):108-114,121.
    [24] 李海生. 我国研究生院高校导师队伍现状及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9):14-19. doi: 10.3969/j.issn.1001-960X.2015.09.004
    [25] 汪全胜. 建立研究生导师培养能力的评估机制[J]. 教育与现代化,2009(2):59-64.
    [26] 施亚玲,向兴华,李若英. 培养质量导向的研究生导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55-59. doi: 10.3969/j.issn.1001-960X.2013.11.013
    [27] 魏钧,李淼淼. 导师网络研究综述[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2):63-70,80.
    [28] 刘玉新,张建卫,杨世荣,马奔. 理工科研究生团队科学创造力的研究与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8):34-39. doi: 10.3969/j.issn.1001-960X.2013.08.008
    [29] 吴勇华,刁叔钧. 基于“人—团队”匹配理论的研究生导师团队构建[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6):72-75.
    [30] 向诚,张云怀,王东红,郭瑜. 基于导师团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集体培养模式探索[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1):67-70. doi: 10.3969/j.issn.2095-1663.2015.01.015
    [31] 楚永全,周立志. 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的构建[J]. 思想教育研究,2010(12):98-99. doi: 10.3969/j.issn.1002-5707.2010.12.027
    [32] 王尧骏. 论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责任与作用[J]. 思想教育研究,2012(4):80-83. doi: 10.3969/j.issn.1002-5707.2012.04.020
    [33] 马永红,杨雨萌,孙维. 博士生内部人身份感知何以影响其创新能力−基于学习投入和导师督导的视角[J]. 中国高教研究,2019(9):80-86.
    [34] 陶林. 近20年来国内关于研究生压力的研究综述[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4):36-42.
    [35] 侯志军,何文军,王正元. 导师指导风格对研究生知识共享及创新的影响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2):62-67.
  • 加载中
图(2) /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28
  • HTML全文浏览量:  445
  • PDF下载量:  10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12-13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4-06
  • 刊出日期:  2022-04-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