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NP之AP”的语体机制及互动关系分析

赵博文

赵博文. “NP之AP”的语体机制及互动关系分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8(1): 59-66.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1050078
引用本文: 赵博文. “NP之AP”的语体机制及互动关系分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8(1): 59-66.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1050078
ZHAO Bo-wen. An Analysis of the Register Mechanism and Interaction of “NP Zhi AP”[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2, 38(1): 59-66.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1050078
Citation: ZHAO Bo-wen. An Analysis of the Register Mechanism and Interaction of “NP Zhi AP”[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2, 38(1): 59-66.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1050078

“NP之AP”的语体机制及互动关系分析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1050078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汉语特征的多元语法理论探索(多卷本)”(编号:20&ZD297);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汉语信息包装构式研究”(编号:21YCX126)。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赵博文(1995−),男,河南郾城人,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博士研究生

  • 中图分类号: H146

An Analysis of the Register Mechanism and Interaction of “NP Zhi AP”

  • 摘要: 文章考察现代汉语“NP之AP”结构的语体机制及互动关系。“NP之AP”的整体语体属性存在正式和庄典的两难选择,且内在构成成分的语体属性涉及正式、非正式和庄典三种特征。文章首先从交际时空和语法时空两方面鉴定其语体属性并提出现有鉴定标准需要区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语体属性。其次从结构和成分关系的角度分析了“NP之AP”结构在韵律、语体和句法方面的互动协调机制及存在的整体和部分、语体和文体的互动关系。

     

  • 图  1  “NP之AP”语体与文体的双向互动机制

  • [1] 吕叔湘, 主编. 现代汉语八百词[M]. 增订本.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2] 徐阳春. 谈“之”、“的”互补分布[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65-67.
    [3] 王丽娟. 从名词、动词看现代汉语普通话双音节的形态功能[D].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
    [4] 王永娜. 谈书面语中“动词性成分名词化”的语法机制[J].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3(3):72-78. doi: 10.3969/j.issn.1674-8174.2013.03.011
    [5] 冯胜利. 语体语法的逻辑体系及语体特征的鉴定[J]. 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2015:1-21.
    [6] 王永娜. 汉语书面正式语体语法的泛时空化特征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7] 尹世超. 报道性标题中罕用“了”[C]∥中国语文杂志社编. 语法研究和探索.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70-80.
    [8] 方梅. 语体动因对句法的塑造[J]. 修辞学习,2007(6):1-7.
    [9] 冯胜利. 论语体的机制及其语法属性[J]. 中国语文,2010(5):400-412, 479.
    [10] 索潇潇. 现代汉语单双音节对应名词语体语法研究[D].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7.
    [11] 施春宏. 语体何以作为语法[J]. 当代修辞学,2019(6):1-20.
    [12] 朱德熙. 自指和转指: 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J]. 方言,1983(1):16-31.
    [13] 冯胜利. 作为新学科的韵律语法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和原理[R]. 上海: 复旦大学, 2018.
    [14] 冯胜利. 汉语语体语法概论[M].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8.
  • 加载中
图(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03
  • HTML全文浏览量:  263
  • PDF下载量:  5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5-2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1-14
  • 刊出日期:  2022-02-1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