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36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专题研究
中国国家语言能力研究热点与启示——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图谱分析
肖莉, 王金阳
2020, 36(2): 1-10.
摘要:
文章以“中国国家语言能力研究”中文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科学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2008-2018年间中国国家语言能力研究的研究热点、关键话题和学科参与度进行分析。提取的5个关键话题包括国家话语、语言教育、语言规划、国家语言能力和语言能力。中国国家语言能力研究具有一定的跨学科属性,但学科参与度和影响力的均衡度不强,未来研究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增强研究的广度、深度与持续性。
典籍英译中的语境重构策略探讨——以辜鸿铭英译《论语》为例
朱芳
2020, 36(2): 11-18.
摘要:
语境在话语表达和意义理解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到历史文化、社会习俗和交际情境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传统典籍在英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目的语读者语境信息缺失的问题,以及相关语境信息重构的需要。文章以辜鸿铭英译《论语》为例,从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语篇语境三方面探讨了典籍英译中的语境重构策略,以期为如何有效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论题提供启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企业公开致歉信的语类结构及语义特征
张贤, 王勇
2020, 36(2): 19-28.
摘要:
文章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类理论和评价理论相结合,分析汉语企业公开致歉信的语类结构潜势和语义特征,特别是评价意义特征。研究表明,企业公开致歉信的语类结构由语境配置变量所决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企业公开致歉信中的各类评价意义分布呈现不均衡特点,而其中每个成份中体现的评价意义也各有侧重。这些特征反映出企业方希望获得谅解,并说服消费者继续使用其产品和服务的交际目的。而企业公开致歉信频上热搜这一现象根源在于我国消费环境的改善。
生态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反逻各斯中心主义
张兰
2020, 36(2): 29-37.
摘要:
近年来,生态语言学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拥有系统化的教材、专门的学术期刊、专业化的科研团队、和国际化的学术会议等,已经基本形成核心的学科研究内容和常用的研究模式,但研究路径的多元化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使得学科的整体性受到挑战,如何构建融合多个研究范式的理论框架是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文章运用马克思“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及由此抽象出来的哲学思想和生态内涵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态语言学的相关性,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从哲学维度确立生态语言学各研究范式间的融合点,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向生态语言学领域的扩展和延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反思、结合生态语言学实践的完善是生态语言学突破问题域、走向新高度的关键。
功能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经典重译分析探讨
张建秀, 李国庆
2020, 36(2): 38-46.
摘要:
文章以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为语料,以译林出版社出版的译文为参考,以Halliday的情景语境、评价理论和三大元功能理论为指导,就译林版译文中的漏译误译现象、词汇的不当选择以及语篇连贯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文章的结论是:正确理解原文情景语境内涵为高质量的译文做出了最大的贡献,语篇的情景语境不仅为正确理解句子的概念意义铺平了道路,而且对源语篇中评价型词汇所承载的人际评价意义在目的语文本中进行最大程度的等值转换,还为涉及篇章功能中文译文小句的拆分调序等问题,提供了客观有力的指导作用。
疫情管理中的模糊治理:不确定性风险的治理逻辑
张力伟
2020, 36(2): 47-50.
摘要:
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使人们更加意识到公共卫生危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治理挑战。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社会中,传染疾病造成的公共卫生危机强化了风险治理的复杂性。公共行政视角下公共卫生危机治理需要在整合多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一种“模糊治理”理念。首先,模糊治理是针对模糊议题的治理,需要在不确定性中实现系统的风险评估,测算危机所有可能的负面效应与潜在威胁。其次,模糊治理是打破行政边界的治理,需要打破科层制的上下边界与机制流程,整合组织能力、实现信息流通。最后,模糊治理是突破地理界限的治理,需要整合宏观调控与微观灵活,提升区域联动能力,消弭流动社会对危机的扩大,增强制度信任。模糊治理概念为创新风险治理机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应急管理中缘何出现“信息悖论”现象?——基于中国国家治理视角的考察
陈科霖
2020, 36(2): 51-54.
摘要:
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中国国家治理常规机制与运动式治理机制间的矛盾深刻地体现在了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的差异之中。当下的治理逻辑必然地要求日常管理采取科层制的非人格化管理模式,对直接上级的负责制形塑了信息沿纵向逐级向上衰减的常规信息传递机制。但在应急管理机制之下,上级应对突发事件的精准决策却有赖于对真实信息的掌握,而常规机制所带来的表象性避责策略则会削弱上级的决策准确性,由此这一张力进一步形塑了中国国家治理在应急管理机制中的“信息悖论”现象。
圈层协作:尺度政治视域下全国性应急防疫的治理逻辑
赵吉
2020, 36(2): 55-59.
摘要:
国家治理是对具备复杂性的地理社会空间进行的系统化、整体化的全局运作。各尺度治理单元依据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形成了特定的“圈层结构”。在防疫应急治理中,面临着疫情防治与社会风险防控的双重治理任务,且双重任务目标都是在特定尺度的地理空间内实现的。国家、市域与社区三种尺度的治理单元需要发挥互动协作作用。以此为鉴,文章认为政治地理意义上的国家治理,需要发挥各尺度治理单元的治理效能,有效地建立起适应各尺度治理单元运转的治理共同体。未来应当按照“圈层协作”的思维谋划国家治理现代化。
新冠肺炎疫情背后:现实主义全球治理观回溯
苏云婷
2020, 36(2): 60-67.
摘要:
现实主义是当代全球治理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在新冠肺炎疫情治理的时代情境中,现实主义仍然主导着各国的治理实践。现实主义全球治理观植根政治现实主义思想传统,经由传统现实主义,传承至新现实主义,成为全球治理的正统理论。基于性恶论、理性行为体和国际无政府状态的设定,现实主义对全球治理报以悲观谨慎的态度,突出国家的治理主导地位,赋予权力政治以决定性意义,由此塑造了一个充满敌意和冲突的世界。面对疫情对全球治理构成的挑战,梳理现实主义全球治理观的历史演进,剖析其观点的发展逻辑,可以为准确研判当前大疫下的全球治理现实提供可资借鉴的智慧。
天文古今 反本开新——张汝舟古代天文历法体系的特色
马明芳
2020, 36(2): 68-74.
摘要:
张汝舟先生系统梳理了从观象授时到四分历产生的全过程,建立简明实用的星历观,还原四分历的算法,首创史学研究中“三证合一”的系统方法。他的理论解决了汉以前天文历法中的诸多疑难问题,成功运用于西周纪年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整套理论建立距今已有六十余年,置于今天蓬勃兴起的天文学史研究中,依然是独树一帜的。文章从张汝舟先生厘清“岁星纪年”“三正论”的迷雾,阐明“中流伏内”是古人定量描述星位的方法,观象授时几部要籍的比照释读,揭开“三统历”的真相,发明四分历的修正算法等几个方面具体阐释汝舟先生对古代天文历法、古史年代学研究的巨大贡献。
新媒体时代“非遗”舞蹈女性参与研究综述
杨秀明
2020, 36(2): 75-81.
摘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女性参与“非遗”传承面临着特殊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国内外“非遗”舞蹈女性参与研究文献的梳理,结合新媒体时代我国“非遗”舞蹈传承研究现状,文章发现目前我国“非遗”舞蹈女性参与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尚存在若干不足。新媒体时代女性参与“非遗”舞蹈传承与保护,不仅要充分发挥女性对网络社交平台的独特优势,借助身体的动态影像实现“非遗”舞蹈传播;更要关注在交互过程中通过个体经验阐释“非遗”舞蹈的文化精神,提高性别意识,发出女性的主体声音,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共同寻求真正的性别平等。
人工智能时代人力资本对现代服务业就业的影响研究
于苗苗
2020, 36(2): 82-88.
摘要:
文章试图回答如何从人力资本角度发挥人工智能对现代服务业的就业促进,减少可能的就业替代。在就业实现和高质量就业的基础上,实证研究验证了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从事现代服务业的大学毕业生不会被机器人取代,而是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本储备。研究结果还表明,从劳动力市场出发,现代服务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有很大需求空间;从个体出发,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为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实现提供人力资本保障;从高校出发,国际化学习和赛事平台等支持环境能够帮助毕业生增强社会适应性以及对现代服务业的认知水平。因此,“双一流”建设高校应进一步遵循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外部发展规律,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注重人工智能与其他专业的融合,在现代服务业就业实现的基础上助推高质量就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从西学东渐到儒学复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的儒学现代化问题
朱光亚, 江峻任
2020, 36(2): 89-96.
摘要:
近现代,中西文明冲突之后,中国经历了一个西学东渐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三个层面:技术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人自觉向西方学习以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最高层面,它为中国人引进了马克思主义。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人民才真正找到了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然而今天,一种科学虚无主义的儒家思潮悄然兴起,主张儒教复兴,而这无非是中国几千年封建伦理纲常的惯性流传罢了,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它必将消失于中西文明融合的历史进程中。
有效提升青年党建工作的三维透视——基于恩格斯对德国社会民主党“青年派”的批判
种鹃
2020, 36(2): 97-102.
摘要:
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代表青年、赢得青年,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也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恩格斯晚年针对德国社会民主党“青年派”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践踏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将暴力斗争绝对化的错误观点,强调要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方法,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将合法斗争与暴力斗争相结合。深刻理解恩格斯对德国社会民主党“青年派”的批判,对新时代做好青年党建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必须要注重理论引导,培育青年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切实做好青年的引导工作;利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凝聚青年,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
法学
外资法的选择:南非改革《投资保护法案》
张荣芳, 叶子
2020, 36(2): 103-112.
摘要:
国际投资体系正在遭遇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质疑双边投资协定提供的投资者保护制度是否确实有益于增加投资的流动,全球多个国家正在审慎地进行外国投资法的改革。基于此,文章以南非的实践为现实起点,通过概述南非投资保护制度变革的缘由以及深入剖析《投资保护法案》的立法意图,阐明其以国内立法维护公共利益监管权力的法律选择,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远赴南非的中国投资者提供法律风险的预判,揭示外资法变革对于中国投资者可能产生的影响。对于南非建立新的投资保护制度,其将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维持稳定、可预测的投资环境与实现投资保护改革的若干目标之间的平衡。
旅游中零负团费的法律规制
李莉, 张婷
2020, 36(2): 113-118.
摘要:
文章运用案例分析、规范分析、政策价值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旅游中零负团费表现的隐性化、更不易于法律适用这一现象的法律制度成因。法学零负团费本质是旅游服务合同中约定的服务价格等于或低于旅游服务成本,旅行社在旅游服务合同履行过程中,通过各种隐性形式收取回扣来弥补损失的非正常盈利模式。零负团费损害了旅游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益和对旅游产品的选择权,破坏了旅游市场秩序。现行法律制度下,对零负团费的规制有其制度困境,主要在于《旅游法》中认定标准不明确,表现在《旅游法》的第35条明确禁止了零负团费情形,但是实效却不太理想,主要是因为对“不合理低价”、诱骗、强迫、“具体购物场所”范围等认定不清。对于规制旅游中零负团费,建议可以从完善立法、加强监管、自律和他律方面入手,建立起综合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