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2年  第28卷  第3期

专题研究
从“自我”到“个人”:鲁迅接受德国个人主义的传统思维结构
汪卫东
2012, 28(3): 1-9.
摘要:
鲁迅1907、1908年的五篇文言论文,在“神思”、“精神”、“意力”、“心声”、“内曜”、“白心”等观念系统中提出了其早期的“个人”思想。从文本表述中可以看到,鲁迅的“个人”言说一方面直接援引了来自“异域新宗”的西方思想,引人注目的是,他所征引的“个人”思想,都来自诸如施蒂纳、叔本华、尼采、果尔凯戈尔、易卜生等德国或德国文化圈的思想家,另一方面,他之转述所运用的语汇又大多取自周易、孔孟、老庄、佛教、陆王心学等传统符号资源。表象隐寓着深层的联系,深入鲁迅早期“个人”观念可以发现,正是传统思维结构的存在,决定了他对十九世纪末德国“极端之个人主义”的偏爱和吸取,通过中、德思想传统中文化“自我”的比较勘察,可以发现,青年鲁迅正是通过中国的“自我”接受了德国的“个人”。这一发现说明了:鲁迅反传统的“个人”观念的形成,却内在地受制于自己的传统。
重释鲁迅翻译之“硬译”——以翻译伦理为视角
胡莉莉
2012, 28(3): 10-15.
摘要:
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为人们认识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契机,翻译伦理探讨译者对翻译职责及其翻译标准的厘定。鲁迅“硬译”问题近年来得到学术界的密切关注,许多学者从诸多方面进行探讨,如翻译策略、文化因素、意识形态等。文章将从翻译伦理的四种模式:再现模式,服务模式,交际模式和基于规范模式来探讨鲁迅翻译中的“硬译”。
《论语》英译意译方法研究的功能句法视角
黄国文
2012, 28(3): 16-21.
摘要:
本文探讨的是《论语》的英语翻译问题,重点是分析“意译”的翻译方法,研究的视角是系统功能句法。通过对一些《论语》英译文进行功能句法分析,对采用“意译”翻译方法的利弊做了一些讨论。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很多《论语》著名翻译者都采取了意译方法来翻译《论语》。本研究的启示是:句法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研究《论语》的英译本,也可帮助我们评估译本,同时揭示译者的语言选择及其意义表达的动机。
当代《论语》翻译研究的理论图景——兼评首届《论语》翻译研讨会
曾记
2012, 28(3): 22-27.
摘要:
《论语》翻译研究是中国典籍翻译问题的集中体现,在当今时代有着丰富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文化战略意义。在现实语境和学术语境的双重变革影响下,当代《论语》翻译研究已然超越了如何译好《论语》这一朴素的主题,发展成为以经典的跨语际诠释为核心的、融合多元学术进路的问题平台。《论语》作为“开放的文本”在诠释过程中不断被重构,其翻译问题有着深刻的诠释学学理基础。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分别为《论语》翻译研究开创了以共时性、描述性和语篇性为特征的语言学进路,和以历时性为特征、高度关注翻译的文化塑造力量所牵涉的话语、权力、政治等问题的文化研究进路。本文借助“首届《论语》翻译研讨会”所汇集的成果,较为全面地论述这一平台在当代呈现的问题方式和理论图景。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功能语言学者新解
陈旸
2012, 28(3): 28-33,43.
摘要:
《论语》“雍也篇第六·子见南子”一直以来颇受学界争议,历代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得出非常丰富和有趣的相关研究成果。近几年,功能语言学对《论语》及其英译研究的指导作用已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本文继续以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采用功能语篇分析方法,重点从小句复合体的逻辑语义关系入手,探讨“子见南子/子路不悦”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在原文(源语)以及不同今译、英译文(目的语)中的体现情况;考察其不同语言形式传递的意义内涵;探索功能语言学“形式是意义的体现”的思想对评价《论语》及其今译、英译文质量的指导意义。
语域分析与《论语》翻译研究
高生文
2012, 28(3): 34-43.
摘要:
语域是语言的功能变体,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韩礼德语域思想的系统梳理,厘清了情景语境、语域和语篇的关系,明晰了语域的主要功能,指出语域不仅有预测功能,还有衔接功能。文章最后以《论语》中歧义较大且很有代表性的章节为例,从语域对等和语域衔接两个视角分别对其5个影响大且有代表性的英语翻译文本进行了讨论,较好地验证了语域分析对《论语》英语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从而为《论语》英语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论语》及其英译本中投射语言的人际功能分析
胡红辉, 曾蕾
2012, 28(3): 44-49.
摘要:
《论语》英译的各种翻译策略已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论语》中投射语言翻译研究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分析方法,从语气、语气成分、人称等角度探讨与比较了《论语》原文及其四个英译本中投射语言人际意义的实现方式。我们发现,不同译者对投射语言的相关翻译策略不尽相同,这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译者由于翻译目的的不同及对原文投射语言人际意义的理解差异,产生了对原文相关投射语言人际意义的认知程度的差异,从而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三题——兼论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之别
郝立忠
2012, 28(3): 50-54.
摘要: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相一致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坚持和发展的辩证法。它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三个层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目前国内理论界出现的片面强调自然科学而忽视社会科学,片面强调“应用研究”而忽视“基础理论研究”,片面强调“和谐”而回避矛盾、否认“斗争”以至否认辩证法,甚至以“科学技术哲学”取代“自然辩证法”等现象,在本质上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其不利,必须予以纠正。
关于宇宙有限还是无限的争论——上世纪八十年代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论战
李彤宇
2012, 28(3): 55-62.
摘要:
文章考察八十年代中国自然辩证法界四大论战之一——宇宙有限还是无限的论战。其中考察了引发论战的原由;接着详细探讨了双方观点分歧和论战始末;最后对争论做了总结和思考,指出论战与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地推动了思想解放的深入。
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的主体结构合理吗?——基于2001-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投资的数据分析
靳宏
2012, 28(3): 63-70.
摘要:
高等教育扩招后,中国普通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与社会投资比例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个人投资增长迅速。依据高等教育投资的获益原则和能力原则,结合西方各国的教育实践,政府作为最大受益者,支付能力最强,投资所占比例不能低于一半;社会作为最直接受益者,支付潜力巨大,投资所占比例应为三分之一左右;个人收益下降,支付能力有限,投资所占比例不应超过五分之一。
传记文学的“人本意识”阐释——以“史剧之争”五十年为出发点
韩晗
2012, 28(3): 71-74.
摘要:
以历史价值为主还是以文学价值为主是传记文学这一体系的核心问题。文章以五十年前的“史剧之争”为出发点,结合笔者的主张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传记文学不但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创作观,更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批评观,从而将“政治-审美”对立的批评策略更好地引入传记文学的评价中来,进而使得“人本意识”贯穿到传记文学整个体系当中。
读书与研究
存在于“诗”之中——《非此即彼》与克尔凯郭尔生存哲学的诗化建构
王坤, 林业宁
2012, 28(3): 75-82.
摘要:
从思想谱系看,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哲学上承德国浪漫主义,下启张扬意志的现代思潮。在表达方式上,克尔凯郭尔追慕苏格拉底的思想“助产术”,倡扬间接交流。因而其学说的呈现状态,既不是哲学化的思辨形式,也不是宗教的论证过程,而是通过一种诗学化的建构策略来完成的。文章以克尔凯郭尔最具诗学特征的著作《非此即彼》为例,解析其学说的诗学建构方式之因由、生存哲学的基本概念以及“思”与“诗”的整体统一关系。
评清初小说《金云翘传》——由“才子佳人”向“妓院流俗”的转变
胡璟
2012, 28(3): 83-87.
摘要:
中国古典青楼小说从唐传奇开始,就奠定了“才子佳人”遇合的高雅浪漫模式,而此类小说到清末狭邪之作中却一变而为描写妓院现实与审美趣味世俗化。清初长篇小说《金云翘传》在这种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为权利而斗争:民法的“精神教育”
王雷
2012, 28(3): 88-92,133.
摘要:
为权利而斗争就是为法律而斗争,推动权利人为权利而斗争的是法感情,这些都是权利心理学的主题,可以成为初习民法乃至初习法律的“精神教育”。《为权利而斗争》著述中的诸多创见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法律的产生与发展、法律的效力与实效、法律与权利的相互关系、权利的概念、法感情等基础理论问题的新视角,促使我们反思并完善既有的相关通说见解。
《尼各马可伦理学》释读——论亚里士多德友爱中的平等观
揭芳
2012, 28(3): 93-96.
摘要: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以平等为友爱的本性。在友爱中,平等不仅意味着双方的地位是对等,还意味着双方的交往是公正.它不仅要求双方相互关爱,还要求双方同等付出,同等获益。亚里士多德友爱中的平等,从产生的背景而言,是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和商业贸易中的平等交易原则在人际交往中的体现;从历史影响而言,是古希腊的友爱与基督教博爱的连接点,是现代西方“泛朋友化”的社交文化的源头和始点,是现代社会人们平等交往的道德基础。
经典阅读札记——以《礼记·学记》会读为例
王雪峰
2012, 28(3): 97-100.
摘要:
在全球化时代,大学教育应担负起培育学生人文情怀和民族认同感的责任,在大学教学中开展经典阅读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在近八年的“教育学”选修课教学中与学生共同阅读《学记》,收效甚大。学生直接阅读经典避免了“二手”传递造成的误读,同时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通过实验,文章认为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在大学推动经典阅读,一是设置独立的“经典阅读”公共选修课程,二是在专业课程教学当中渗透经典阅读内容。
“科学的社会研究”对科学的异质性阐释
孙红霞, 宋琳
2012, 28(3): 101-107.
摘要:
“科学的社会研究”是当代科学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从社会和文化维度对科学做出异质性阐释。文章通过追溯“科学的社会研究”异质性阐释的来源,刻画其对科学客观性、合理性、实证性等传统科学认识论原则和纲领的批判和解构,得出他们的阐释虽然存在偏颇、甚至激进之处,但是却为深入探寻科学的本质以及丰富科学形象提供了新的思考进路。
社会学
从组织边界看政府监督权力的介入有限性与合理延展
时立荣, 刘蔚
2012, 28(3): 108-112.
摘要:
政府权力的有限性特征决定了用权和制权的有限性,用权的有限性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合理分权,监督权力的有限性则要求中央加大对地方的监督权力。在我国“压力型”政府体制下,如果不能理顺权力监督关系,就会产生监督渠道堵塞不通、信息失灵等监督权力的“有限介入障碍”。由此,文章提出要正确确定政府组织边界、分配政府组织注意力、建立共栖的合作型关系,以共同决策方式克服障碍,对政府组织的监督权力加以合理有效地延展,从而解决惠民政策从目标到结果的不一致问题,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职业压力社会性别差异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吴帆, 林川
2012, 28(3): 113-121.
摘要:
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和社会性别规范重构的背景下,职业压力的性别差异以及从社会性别视角缓解女性职业压力的介入机制研究日益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文章通过对912名公务员和企业雇员的问卷调查,探索男女两性在职业发展中的处境与面临的主要压力,在此基础上,构建职业压力指数,以男性为参照,从压力源、压力反应、压力应对三个层次来研究女性职业压力,分析受到传统社会性别文化影响的职业压力在男女两个群体中的表征及其差异。同时,研究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构建基于社会性别差异的社会工作“五级程序”介入机制,以期达到缓解女性职业压力、实现有效的压力管理。
政治学
国民政府前期地方自治的难局解析
马飞
2012, 28(3): 122-128.
摘要:
地方自治是国民党训政前期重要的政治举措。文章通过对国民政府“县市自治初期实践”、“地方自治淡化时期”直至1930年代中后期“改自治为保甲”这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予以揭示,阐述了国民党的地方自治政策如何背离地方自治的应有之意,并进而对于地方自治完全失败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中国应对城镇化新挑战须有“新思维”
张林江
2012, 28(3): 129-133.
摘要: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持续发展,城镇化随之快速推进,并出现持续发展的趋势。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矛盾和问题,诸如民生保障、福利提升、结构优化、社会管理等,这要求我们反思城镇化发展战略,利用“新思维”来处理城镇化的问题,这包括重新规划城镇化发展战略,新建开发一批大中城市,调整城镇结构。同时,建立城市工作新机制,改变城市行政级别“终身制”,并建立城市管理的新模式。
政府绩效审计中的绩效标准应用思路及取向
陈全民, 武德昆, 高茹英
2012, 28(3): 134-139.
摘要:
绩效标准是政府绩效审计的核心。文章构建了一个包括“效果性”、“效率性”、“正当性”、“公平性”、“透明性”、“回应性”标准在内的完整的政府绩效评价标准体系,作为政府绩效水平定性评价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构建系列适合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评价指标,采用数学方法则可以实现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绩效水平的定量评价。
教育学
高校教师教学技能三级网络式校本培训机制构建与实施研究
杜燕红, 时明德, 宋文献
2012, 28(3): 140-144.
摘要:
针对高等教育发展需求,构建和实施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技能三级网络式校本培训机制,调动整合学校、院(系、部)和教师个体三方积极性,协调各方培训需求,明确各自培训目标,采取多种形式,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方法,切实保证培训实效,为教师搭建终身学习专业化成长的平台,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高校实现又好又快协调发展。
信任危机:大学生个体存在性焦虑的根源剖析
楚江亭
2012, 28(3): 145-149.
摘要:
伴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不少大学生存在焦虑、抑郁、缺乏安全感、主观幸福感低、自我矛盾或分裂等个体存在性焦虑问题。其根源之一在于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缺乏信任感。要克服信任危机,不仅需要加强社会法制、重建诚信的社会制度与文化,同时也要求加强大学管理制度,加大对大学生的精神引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风险社会,开放自我、完善人格。
大学艺术教育中的系统性思维建构——以“电影音乐赏析”课为视角的分析
邓双林
2012, 28(3): 150-154.
摘要:
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一种“系统思维”的方法。在电影音乐赏析课程的案例中,通过电影音乐文本的细读和多种知识背景的交叉综合运用来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习惯。该案例尝试启发学生从电影文本中发现问题,从影像叙事和音乐结合的艺术文本中,引出美学与社会学、伦理学领域的各种命题。该案例研究还注意到:自由而具有深度的谈话也是一种有效的思想碰撞形式,是达成思维模式的拓展和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通过电影音乐欣赏课程来扩展学生知识视野,开拓、发展系统性思维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有效的。
基于数据分析的高校学生评教研究——以2006~2009年北京某理工科高校为案例的分析
王海骊, 刘晶
2012, 28(3): 155-161.
摘要:
对与学生评教相关因素进行数据分析,统计结果表明课程类型、教师职称、教师性别对学生评教结果无显著性影响;学生年级与学生评教结果具有较小的相关性,课程分数与学生评教结果不相关,督导评教与学生评教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一教师同一课程的学生评教结果更加趋于稳定。统计结果表明:从总体而言,学生评教结果是可信和有效的。
历史学
西学与梁启超早期史学思想
武军
2012, 28(3): 162-166.
摘要:
戊戌时期,梁启超对西方史学已经有初步了解,近代西方学术文化中所包含的历史进化观念,世界史观和“民史”思想,以及西方历史著作所带来的一些新的史学观念,在梁启超早期史学思想中都有反映。
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
黄志高
2012, 28(3): 167-173.
摘要:
共产国际远东局和政治书记处政治委员会均参与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领导工作。远东局设计了“两个拳头打人”的入闽作战计划,导致蒋介石趁虚而入攻占了黎川。黎川失守后,远东局主张予敌以打击后西击南昌方向,遭到中革军委和李德的反对。福建事变后,远东局再次提出向西进军,中革军委和政治委员会均持反对意见。远东局和政治委员会均未提出援闽方案,而是主张坐收渔利,导致丧失打破第五次“围剿”的契机。随着战事的紧张,远东局的军事代表施特恩与中革军委的矛盾尖锐化,政治委员会开始直接领导反“围剿”斗争。远东局和政治委员会同意中革军委的撤离中央苏区计划,但又迟迟不能下定决心。
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交涉中观念的差异
李冠杰
2012, 28(3): 174-178.
摘要:
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因制度、文化、观念等差异,导致在处理共同问题时交流不畅,双方的“对话”成了各自的“独白”。在国际体系上,中国的朝贡体系是一种尊卑有序的观念,英国所处的维也纳体系是一种平等原则。在国家类型上,中国是王朝统治,英国是民族国家。在治理模式上,中国注重人治,英国注重法治。在价值观念上,中国偏好集体主义,英国喜欢个人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对话失败了,解决问题的最终方式走向了使用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