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老一代农民工的主体策略与身份再生产——基于E地铁工地农民工的考察

郝彩虹

郝彩虹. 老一代农民工的主体策略与身份再生产——基于E地铁工地农民工的考察[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4(1): 30-38.
引用本文: 郝彩虹. 老一代农民工的主体策略与身份再生产——基于E地铁工地农民工的考察[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4(1): 30-38.
HAO Cai-hong. The Subjective Strategies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Identity Reproduction Based on Field Work of E Subway Construction Site[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34(1): 30-38.
Citation: HAO Cai-hong. The Subjective Strategies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Identity Reproduction Based on Field Work of E Subway Construction Site[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34(1): 30-38.

老一代农民工的主体策略与身份再生产——基于E地铁工地农民工的考察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郝彩虹(1984-),女,山西吕梁人,社会学博士,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讲师。

  • 中图分类号: C976.1

The Subjective Strategies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Identity Reproduction Based on Field Work of E Subway Construction Site

  • 摘要: 通过研究E地铁工地的老一代农民工,发现受制于城乡制度区隔、社会区隔、劳动力市场中的位置、工作场所的劳动关系以及家庭生计维系等多重结构因素,老一代农民工在工作场所采取了生存伦理的日常实践策略,并在行动层面表现出总体服从的特征;而在劳动权益受损时,则发展出以农民工身份作为武器的维权策略,并伴随维权目的的达成而强化对农民工身份的认同。概言之,在多重结构因素约束下,老一代农民工基于当前利益计算的主体策略,在满足其经济诉求的同时,也大大延缓了其身份转变的可能性。

     

  • [1] 亓昕.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现状与困境:一项对建筑工群体的考察[J].南方人口,2013,(5):1-9.
    [2] 王春光.农民工的国民待遇问题与社会公正[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1):77-80.
    [3]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3): 119-132.
    [4] 亓昕.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形成——基于建筑业农民工的考察[J].人口与经济,2013,(1):37-43.
    [5] 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2,(5):141-160.
    [6] 刘传江.迁徙条件、生存状态与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进路[J].改革,2013,(4):83-90.
    [7] 符平,唐有财,江立华.农民工的职业分割与向上流动[J].中国人口科学,2012,(6):75-82.
    [8] 李培林,田丰.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J].社会, 2012,(5):1-24.
    [9] 卢晖临,潘毅.当代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情感与集体行动[J].社会,2014,(4):1-24.
    [10] 郭星华,李飞.漂泊与寻根:农民工社会认同的二重性[J].人口研究,2009,(6):74-84.
    [11] 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12] 郝彩虹.隔离、利用与吸纳——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工身份制度变迁[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3):79-84.
    [13] 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J].读书,2002,(7):11-18.
    [14] 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J].社会,2008,(4):34-58.
    [15] 高洪贵.作为弱者的武器:农民工利益表达的底层方式及生成逻辑——以农民工“创意讨薪”为分析对象[J].中国青年研究,2013,(2):60-64.
    [16] 郝彩虹.身份区隔:生发于本土土壤的劳动管理策略——对某国有建筑企业地铁工地的个案研究[J].青年研究,2014,(2):32-4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4
  • HTML全文浏览量:  40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10-2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6-01
  • 刊出日期:  2021-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