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北京城市低保标准研究: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

胡杰容 杨朔

胡杰容, 杨朔. 北京城市低保标准研究: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4(2): 40-47.
引用本文: 胡杰容, 杨朔. 北京城市低保标准研究: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4(2): 40-47.
HU Jie-rong, YANG Shuo. The Research on Benefit Standard of System of Urban Minimum Living in Beijing: from Absolute Poverty to Relative Poverty[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34(2): 40-47.
Citation: HU Jie-rong, YANG Shuo. The Research on Benefit Standard of System of Urban Minimum Living in Beijing: from Absolute Poverty to Relative Poverty[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34(2): 40-47.

北京城市低保标准研究: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

基金项目: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EPS教学方法在社工硕士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以社会政策分析课程为例”的研究成果。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胡杰容(1976-),女,湖北人,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杨朔(1996-),女,北京人,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本科生。

  • 中图分类号: D632

The Research on Benefit Standard of System of Urban Minimum Living in Beijing: from Absolute Poverty to Relative Poverty

  • 摘要: 津贴标准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要构成要素。文章采用近十年北京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分析北京城市低保标准对降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绝对贫困的维度上,北京城市低保标准能较好满足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体现了生存性的原则。但在相对贫困方面上,当前低保标准几乎无法推动相对公平,促进共享发展也相当有限。从近年来低保支出占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比率看,北京城市低保支出具有可负担性。因此,适当提高低保标准、推动相对贫困意义的低保标准是可行的。

     

  • [1] 唐钧. 最后的安全网——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框架[J]. 中国社会科学, 1998,(1):117-128.
    [2] 姚建平. 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水平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12,(11):57-67.
    [3] 关信平. 我国低保标准的意义及当前低保标准存在的问题分析[J]. 江苏社会科学, 2016,(3):64-71.
    [4] 杨宝山. 专项社会救助对象应当如何确定[J]. 中国民政, 2003,(8):40.
    [5] Thane, P.Foundations of the Welfare State (2nd edn) [M]. London: Longman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6] 唐钧. 确定中国城镇贫困线方法的探讨[J]. 社会学研究, 1997,(2):60-71.
    [7] 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北京统计年鉴》2007-2016[EB/OL]. (2007-2016)[2016-11-17]. http://www.bjstats.gov.cn/nj/main/2007-2016-tjnj/zk/indexch.htm.
    [8] 北京市民政局. 北京市民政信息网. 2016年社会服务统计季报表(三季度)[EB/OL]. (2016-10-31

    )[2016-11-27]. http://www.bjmzj.gov.cn/news/root/tjjb/2016-10/120646.shtml.
    [9] [英]巴尔·尼古拉斯.福利国家经济学[M]. 郑秉文, 穆怀中等译.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3.
    [10] [美] GILBERT, N & TERRELL, P.社会福利政策引论[M]. 沈黎译.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
    [11] 穆怀中.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研究[M].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8.
    [12] 姚建平.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统一问题探讨——以消费支出比例法为例[J].社会科学, 2011,(9) :76-84.
    [13] 杨立雄. 物价波动、收入增长和地区差距对中国贫困线的影响[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8):12-18.
    [14] 边恕, 孙雅娜, 郝悦. 城市居民低保标准确定及指数化调整机制设计——以辽宁省为例[J].人口与经济, 2015,(1):108-115.
    [15] 童星, 刘松涛.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测定[J]. 社会学研究, 2000,(4):42-54.
    [16] 高清辉. 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比较与评价[J]. 城市问题, 2008,(6):96-100.
    [17] 刘军强. 社会政策发展的动力: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理论发展述评[J].社会学研究, 2010,(4):199-221.
    [18] 李鹏. 挤出还是促进——地方财政分权、市场化与低保救助水平差异[J]. 北京社会科学, 2017,(3):111-118.
    [19] [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 王明毅, 冯兴元等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20] [英]理查德·蒂特马斯.社会政策十讲[M]. 江绍康译.吉林: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
    [21] 边恕.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多层次量化与调整机制研究[J]. 人口与发展, 2014,(3):52-58.
    [22] 顾昕, 高梦滔. 中国社会救助体系中的目标定位问题[J]. 学习与实践, 2007,(4):5-11.
    [23] 丁煜, 柏雪. 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综合评估[J]. 东南学术, 2012,(4):36-4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89
  • HTML全文浏览量:  63
  • PDF下载量:  1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3-12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6-01
  • 刊出日期:  2021-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