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康德关于概念的重新界定

俸军

李彤宇, 王耀东. 论时代变迁视野下的《自然辩证法》传播(一)——1930~1980年代的文本解读与政治状况的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7(4): 57-63.
引用本文: 俸军. 康德关于概念的重新界定[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6(6): 103-112.
LI Tong-yu, WANG Yao-dong. The Spread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imes(Ⅰ)——A Study of Text Interpretation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from 1930s to 1980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 27(4): 57-63.
Citation: FENG Jun. Kant's Redefinition of Concept[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0, 36(6): 103-112.

康德关于概念的重新界定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俸军(1976-),男,瑶族,清华大学人文学院16级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 中图分类号: B82;D091

Kant's Redefinition of Concept

  • 摘要: 康德重新界定概念,既为解决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关于概念根源理解差异的问题,也是“认识论倒转”的必然要求。重新界定概念就是把概念规定为理性能力(广义上)的纯粹形式。由于不同的理性能力层次具有不同的运用对象和领域,概念就相应地具有不同的运用及其先验内容。知性的纯粹形式是知性范畴,理性的纯粹形式是先验理念。知性范畴作为纯粹形式为经验知识提供了必然性、普遍性的条件,理念作为纯粹形式不仅是知识体系性构建的主观性原则,更表明人是自由存在者,它为人作为自由存在者提供了理论基础。

     

  • 期刊类型引用(2)

    1. 王振华,方家乐,曲扬. 现象意识研究的方法论困境与出路.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01): 120-128 . 百度学术
    2. 俸军. 康德“Idee(理念)”概念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1-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92
  • HTML全文浏览量:  44
  • PDF下载量:  14
  • 被引次数: 6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9-03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5-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