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市场力量对城市社区的建构:历程及其趋势

张林江

张林江. 市场力量对城市社区的建构:历程及其趋势[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4(1): 39-45.
引用本文: 张林江. 市场力量对城市社区的建构:历程及其趋势[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4(1): 39-45.
ZHANG Lin-jia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endency of Market Power to Urban Community[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34(1): 39-45.
Citation: ZHANG Lin-jia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endency of Market Power to Urban Community[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34(1): 39-45.

市场力量对城市社区的建构:历程及其趋势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林江(1970-),男,山西省河津市人,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社会学博士。

  • 中图分类号: C915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endency of Market Power to Urban Community

  • 摘要: 社区形态长期被认为是“国家-社会”互动的产物,市场的力量经常被忽视。文章以“深描”的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力量对于城市社区的影响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市场因素与城市社区互构的未来趋势。

     

  • [1] 郑杭生, 黄家亮.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新趋势[J]. 甘肃社会科学.2012, (6):1-8.
    [2]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3]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课题组. 走向社会重建之路[J]. 民主与科学.2010, (10):39-44.
    [4]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 深描:迈向文化的阐释理论[A]. 文化的解释[C].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 黎熙元, 陈福平. 社区论辩: 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J]. 社会学研究.2008, (2): 192-246.
    [6] 施芸卿.再造城民——旧城改造与都市运动中的国家与个人[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7] 陈淑云, 艾建国. 城市居住区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合作模式研究——以百步亭小区与中山巷社区为例[J]. 江汉论坛.2010, (5): 85-89.
    [8] 李培林等.当代中国城市化及其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9] [美]罗伯特·帕特南.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M]. 刘波, 祝乃娟, 张孜异等译. 燕继荣审校.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10] 杨敏, 杨玉宏.“服务-治理-管理”新型关系与社区治理新探索[J]. 思想战线.2013, 39(3), 1-7.
    [11] 张林江.走向社区+ 时代——当代中国社区治理转型[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6
  • HTML全文浏览量:  37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01-0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6-01
  • 刊出日期:  2021-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