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论中国茶道对儒家自然观的扬弃

李萍

李萍. 论中国茶道对儒家自然观的扬弃[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2(1): 101-105.
引用本文: 李萍. 论中国茶道对儒家自然观的扬弃[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2(1): 101-105.
LI Ping. On Chinese Teaism's Sublation of the Confucian Natural View[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6, 32(1): 101-105.
Citation: LI Ping. On Chinese Teaism's Sublation of the Confucian Natural View[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6, 32(1): 101-105.

论中国茶道对儒家自然观的扬弃

基金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项经费的支持(项目批准号:2015XNnu1101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萍(1965-),女,湖南省衡阳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中图分类号: B2

On Chinese Teaism's Sublation of the Confucian Natural View

  • 摘要: 中国茶道肇始于唐代、成于宋代、盛于明代,中国茶道再现了儒家自然观中对天地之性和人之德的关注,远离了道家的隔世和释家的出世,突出了茶、人、道三者合一的追求。但中国茶道的理论总结仍然是不充分的,还需要在多个方面予以提升。

     

  • 期刊类型引用(10)

    1. 崔贝希,宁井铭. 中华茶文化国际传播价值及途径研究. 茶业通报. 2024(01): 38-44 . 百度学术
    2. 孙竹梅,崔莹莹. 三亚茶空间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15): 174-177 . 百度学术
    3. 周智修,薛晨,阮浩耕. 中华茶文化的精神内核探析——以茶礼、茶俗、茶艺、茶事艺文为例. 茶叶科学. 2021(02): 272-284 . 百度学术
    4. 李萍. 中华茶道的精神现象学考察. 云梦学刊. 2021(05): 36-42 . 百度学术
    5. 刘宏玉,范炳良. 浅析儒家人文智慧与道家自然智慧及其互补性.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1): 60-68 . 百度学术
    6. 李萍. 作为应用哲学的茶道哲学是否可能.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9(02): 40-45 . 百度学术
    7. 李萍. 论现代人文素养与中华茶道的内在关系. 广东社会科学. 2019(06): 55-61+252 . 百度学术
    8. 王灵芝. 中国茶的俄译研究. 中国茶叶. 2018(07): 64-68 . 百度学术
    9. 吴翟. 论中国茶道与儒学之间的关系. 传播与版权. 2017(08): 128-129 . 百度学术
    10. 邹心平. 景观社会视角下的茶文化与摄影关系. 农业考古. 2016(05): 135-141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9
  • HTML全文浏览量:  76
  • PDF下载量:  17
  • 被引次数: 1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6-01-20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6-19
  • 刊出日期:  2021-06-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