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国法治案件英语新闻报道的实例化分析

郭静思 郑洁

郭静思, 郑洁. 中国法治案件英语新闻报道的实例化分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7(6): 592-598.
引用本文: 郭静思, 郑洁. 中国法治案件英语新闻报道的实例化分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7(6): 592-598.
GUO Jing-si, ZHENG Jie. An Instantiation Analysis of English News Reports of Chinese Legal Case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1, 37(6): 592-598.
Citation: GUO Jing-si, ZHENG Jie. An Instantiation Analysis of English News Reports of Chinese Legal Case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1, 37(6): 592-598.

中国法治案件英语新闻报道的实例化分析

基金项目: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社会治安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项目“社区矫正风险评估的语言学方法与应用研究”(编号:SCZA21A01);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系统功能语言学评价系统视角下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隐性说服话语研究”(编号:LZ20A146);四川警察学院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研究项目“涉藏地区的司法语言扶贫研究”。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郭静思(1992−),女,河南南阳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研究生

    郑洁(1982−),女,重庆万州人,博士,四川警察学院基础教学部副教授,通讯作者

  • 中图分类号: H0-05

An Instantiation Analysis of English News Reports of Chinese Legal Cases

  • 摘要: 英语新闻报道是我国对外宣传法治理念以及司法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实例化框架为理论基础,通过实例化过程中耦合现象的语篇分析,可以对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的英语媒体如何利用语言策略报道国内重大法治事件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以标志着我国法治进步的案件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日报》在案件新闻语篇的实例化过程中,通过法治新闻语境下人际意义与概念意义的耦合来表达态度与立场。其中语篇通过关系过程或物质过程与评价系统中的判断意义或者鉴赏意义的耦合,来构建司法机关的行动力和公信力,并通过行为过程或者心理过程与情感意义的耦合,来表现案件平反前后当事人及其家人客观生活以及主观情感的变化。由此,实例化过程中的耦合模式可以增强新闻语篇的说服力,提高我国英语媒体对外宣传的能力,让受众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司法理念以及司法进步。

     

  • 图  1  实例化过程图

    图  2  “法院”一方实例化过程中的耦合模式图

    图  3  “当事人及其家人”一方实例化过程中的耦合模式图

  • [1] BOWLES H. Why are newspaper law reports so hard to understand?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1995, 14(3):201-222. doi: 10.1016/0889-4906(95)00016-0
    [2] BADGER R. Legal and general: towards a genre analysis of newspaper law reports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2003, 22(3):249-263. doi: 10.1016/S0889-4906(02)00020-0
    [3] GE Y F. Sensationalism in media discourse: a genre-based analysis of Chinese legal news reports [J]. Discourse & Communication, 2016, 10(1):22-39.
    [4] 韩大元. 死刑冤错案的宪法控制−以十个死刑冤错案的分析为视角[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7(6):10-18.
    [5] 李涛. 冲破冤错案积弊的藩篱−由刑事冤错案件引发的思考[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2):293-298.
    [6] 卞建林,白思敏. 守住证据底线 防止冤错案件[J]. 法律适用,2013(9):2-6.
    [7] 王永金. 冤错案件的成因及其防范路径[J]. 人民检察,2015(12):25-29. doi: 10.3969/j.issn.1004-4043.2015.12.008
    [8] 张正新. 论解决刑事错案的长效机制[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546-548.
    [9] 冯君娅. “呼格吉勒图案”的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J]. 传播与版权,2015(3):10-11.
    [10] 刘良龙. 从聂树斌案报道看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的统一性[J]. 新闻知识,2016(12):24-27. doi: 10.3969/j.issn.1003-3629.2016.12.006
    [11] 杨炜. 媒体与司法的良性互动−以《南方周末》“聂树斌案”报道为例[J]. 青年记者,2016(6):51-52. doi: 10.3969/j.issn.1002-2759.2016.06.027
    [12] 李嘉惠,高军. 中美报刊有关中国特色文化现象的翻译对比研究−以 The Economist 中国版块和China Daily为例[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6(1):93-95.
    [13] HALLIDAY M A K & MATTHIESSEN C M.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Arnold, 2004.
    [14] MARTIN J R & WHITE P P R.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 [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Ltd, 2005.
    [15] 赵晶. 再实例化视角下政治文本标题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译为例[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1):30-38.
    [16] HALLIDAY M A K & HASAN R.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M].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1985.
    [17] 段鹏,周畅. 从微观层面看目前中国政府对外传播的不足−《中国日报》对外报道阶段性抽样[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1):44-47.
    [18] 王欢,王国凤. 语言语境与新闻理解−英语硬新闻语篇评价策略解读[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44(5):671-681,799-800.
    [19] MARTIN J R. Introduction: semantic variation — modeling realization, instantiation and individuation in social semiosis [C] // 王振华. 法律语言研究.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7-39.
    [20] MARTIN J R, ZAPPAVIGNA M, DWYER P. Syndromes of meaning: exploring patterned coupling in a NSW youth justice conference [C] // 王振华. 法律语言研究.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58-74.
    [21] 李战子. 评价理论: 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J]. 外语研究,2004(5):1-6,80. doi: 10.3969/j.issn.1005-7242.2004.05.001
    [22] 朱永生. 概念意义中的隐性评价[J]. 外语教学,2009,30(4):1-5.
    [23] ZAPPAVIGNA M. Enacting identity in microblogging through ambient affiliation[J]. Discourse & Communication, 2014, 8(2):209-228.
  • 加载中
图(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98
  • HTML全文浏览量:  361
  • PDF下载量:  3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12-2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1-17
  • 刊出日期:  2021-12-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