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公众的怒火》中的空间转向

张红岩 张贞

张红岩, 张贞. 《公众的怒火》中的空间转向[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4(5): 38-42.
引用本文: 张红岩, 张贞. 《公众的怒火》中的空间转向[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4(5): 38-42.
ZHANG Hong-yan, ZHANG Zhen. Spatial Turn in The Public Burning[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34(5): 38-42.
Citation: ZHANG Hong-yan, ZHANG Zhen. Spatial Turn in The Public Burning[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34(5): 38-42.

《公众的怒火》中的空间转向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红岩(1966-),女,辽宁大连人,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张贞(1993-),女,山西晋中人,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

  • 中图分类号: I106

Spatial Turn in The Public Burning

  • 摘要: 罗伯特·库弗的代表作《公众的怒火》通过对美国真实的历史事件“罗森堡间谍案”的改写与虚构反映了当时冷战时期美国人盲目的爱国主义情绪。小说的叙事打破传统的线性结构,在情节和结构上呈现出空间效果。然而对这部小说的多数研究集中在叙述人、叙事模式及叙事时间上,忽略了对其空间形式的研究。美国评论家约瑟夫·弗兰克的空间形式理论认为现代小说打破时间流,呈现出空间性。文章基于这一理论分析小说中的并置、碎片化叙事、蒙太奇等后现代主义写作技巧,探究小说中的时间向空间的转向,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后现代作品中所表现的空间立体效果,为后现代历史小说的评价体系注入新的活力。

     

  • [1] 汪小玲,汪玉枝. 库弗小说中现实与虚幻的并列[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4(4):433-437.
    [2] 陈世丹,孟昭富.《公众的怒火》:后现代神话与元小说[J].湘潭大学学报, 2003, 27(5):118-122.
    [3] [美]约瑟夫·弗兰克.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M].秦林芳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 陈俊松.“故事里面”的“嬉戏”——罗伯特·库弗访谈录[J].外国文学,2011, (2):146-155.
    [5] [美]罗伯特·库弗.公众的怒火[M]. 潘小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7.
    [6] 何新敏. 莫里森小说《宠儿》的空间形式[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31(2):109-113.
    [7] 陈世丹.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详解[M]. 天津: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 田德蓓,张卓亚. 玛格丽特·杜拉斯《副领事》的空间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4):71-78.
    [9] [美]罗伯特·汉弗.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M].程爱民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61
  • HTML全文浏览量:  46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1-1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