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教育学:无“教”抑或无“学”?

杨雅文 刘振天

杨雅文, 刘振天. 教育学:无“教”抑或无“学”?[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8(2): 52-57.
引用本文: 杨雅文, 刘振天. 教育学:无“教”抑或无“学”?[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8(2): 52-57.
YANG Ya-wen, LIU Zhen-tian. Pedagogy: “Non-education” or “Non-science”[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2, 18(2): 52-57.
Citation: YANG Ya-wen, LIU Zhen-tian. Pedagogy: “Non-education” or “Non-science”[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2, 18(2): 52-57.

教育学:无“教”抑或无“学”?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杨雅文(1964-),女,吉林长春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刘振天(1964-),男,吉林长春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 中图分类号: G40-09

Pedagogy: “Non-education” or “Non-science”

  • 摘要: 文章对教育学成“学”发展的历史及其两种不同路向(即科学化与人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和评论,认为,教育学成“学”必须走科学化与人文化统合的道路,这是提升教育学学科地位、摆脱教育学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接着,文章进一步指出,教育学的真正危机,不单纯表现为它是否有“学”无“学”问题,更深层次则在于教育学的无“教”。文章分析了无“教”的表现、根源及其危害,指出,教育学必须限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必须改变过分专注于研究教育外部现象的倾向,要朝向“本真教育学”回归。这种回归,实践上有利于突出教育中心工作,理论上有利于教育学学科发展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71
  • HTML全文浏览量:  63
  • PDF下载量:  1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2-02-1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7-0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