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工科大学生实践技能短缺的制度分析

李鸣晨 郭德侠 蒋朋

李鸣晨, 郭德侠, 蒋朋. 工科大学生实践技能短缺的制度分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7(6): 652-659.
引用本文: 李鸣晨, 郭德侠, 蒋朋. 工科大学生实践技能短缺的制度分析[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7(6): 652-659.
LI Ming-chen, GUO De-xia, JIANG Peng. Th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the Shortage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1, 37(6): 652-659.
Citation: LI Ming-chen, GUO De-xia, JIANG Peng. Th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the Shortage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21, 37(6): 652-659.

工科大学生实践技能短缺的制度分析

基金项目: 北京科技大学教改项目“功能陶瓷器件”(编号:KC2018QYW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鸣晨(1987−),女,北京人,朴新教育文化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郭德侠(1964−),女,河南洛阳人,北京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

    蒋朋(1987−),女,重庆开县,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 中图分类号: G642.0

Th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the Shortage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 摘要: 实践是工程教育的根本和灵魂,是培养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工程能力的源泉。但目前我国工科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并不能满足企业对工程人才的需要,这一短缺的现状与高校工科教师评价、课程设置的及企业实习的“非工化”等制度安排不无关系。文章在制度分析基础上探讨了相关制约因素,并从教师管理制度、实践教学制度和企业实习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制度建构。

     

  • [1] 诺斯.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 刘守英, 译.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1994.
    [2] 陈宝泉, 杨晨光. 如何培养好“未来的工程师”[N]. 中国教育报, 2007-10-09(02).
    [3] 邹晓东. 科学与工程教育创新—战略、模式与对策[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4] MARCH J G & OLSEN J P. 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9.
    [5] 陈劲, 胡建雄. 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6] 陈希. 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N]. 人民日报, 2010-07-09(17).
    [7] 宁晓钧,郭德侠,郭艳庆. 面向卓越计划的工程硕士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制度研究[J]. 中国冶金教育,2014(6):40-44. doi: 10.3969/j.issn.1007-0958.2014.06.015
    [8] 陈国松. 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12.
    [9] 赵洁婷. “新工科”背景下能力导向型冶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中国冶金教育,2021(3):76-79. doi: 10.3969/j.issn.1007-0958.2021.03.023
    [10] 王梅. 产教融合促进高职新工科专业劳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1,19(3):55-58.
    [11] 保罗·A·萨巴蒂尔著. 政策过程理论[M]. 彭宗超, 钟开斌等译. 北京: 三联书店, 2006.
    [12] 郭振威,诸葛致,吴军科. 高校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 科技与创新,2021(8):151-152, 155.
    [13] 郭德侠,曲绍卫. 大学工科教师技能性知识获得的三条进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3):227-232.
    [14] 王章豹,石芳娟. 从工程哲学视角看未来工程师的素质[J]. 自然辩证法,2008(7):63-68.
    [15] NTU URECA Organization. About URECA [EB/OL]. (2017-10-20)[2021-07-22].https://www.ntu.edu.sg/education/undergraduate-research-experience-on-campus-(ureca).
    [16] 毕华林,鲁欢欢. 近30年美国科学课程内容变化特点与启示−基于科学素养的视角[J]. 课程. 教材. 教法,2020,40(7):137-143.
    [17] 关于产教融合的一些思考[EB/OL]. (2017-06-22) [2021-09-1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622/21/33281137_665618948.shtml.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8
  • HTML全文浏览量:  186
  • PDF下载量:  3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7-2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1-17
  • 刊出日期:  2021-12-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