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小说语类中的评价者与态度意义的范畴化

陈玉娟 刘玉洁

陈玉娟, 刘玉洁. 小说语类中的评价者与态度意义的范畴化[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4(5): 20-27.
引用本文: 陈玉娟, 刘玉洁. 小说语类中的评价者与态度意义的范畴化[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4(5): 20-27.
CHEN Yu-juan, LIU Yu-jie. Appraisers and Attitude Categories in Novel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34(5): 20-27.
Citation: CHEN Yu-juan, LIU Yu-jie. Appraisers and Attitude Categories in Novels[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 34(5): 20-27.

小说语类中的评价者与态度意义的范畴化

基金项目: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为J17RB051)的部分研究成果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陈玉娟(1982-),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

    刘玉洁(1985-),女,山东潍坊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 中图分类号: H0

Appraisers and Attitude Categories in Novels

  • 摘要: 文学语篇(尤其是小说)的语境具有三个层次,因而产生了隐含作者、叙述者和叙述对象三类评价者。他们在语篇中的立场存在一致、对立、冲突等多种关系,使得态度意义的范畴和评价对象也相应变化。在识别一个态度成分的意义范畴时,需先判断其所属的语境层次,再根据各语境层次对应的评价者确定态度成分的评价对象和范畴。该分析方法既能揭示作者的写作手法,又能挖掘语篇背后的写作动机,对评价系统和评价文体学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1] Thompson, G. & Hunston, S. Evaluation in text [A]. In Brown, K. (ed.).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Vol. 4, 2nd edn) [C]. Amsterdam/Boston: Elsevier, 2006: 305-312.
    [2] 王振华,马玉蕾.评价理论:魅力与困惑[J].外语教学,2007,(6):19-23.
    [3] 彭宣维,杨晓军,何中清. 汉英对应评价意义语料库 [J].外语电化教学,2012,(5):3-10.
    [4] 彭宣维等.汉英评价意义分析手册[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5] 肖祎,王杨,苏杭. 少数族裔文学作品中的态度意义研究——基于评价理论的个案分析[J]. 外国语文,2013,(6):34-38.
    [6] 杨汝福,曲春玲. 态度系统视角下小说《手斧男孩》的评价意义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4,(5):49-53.
    [7] 徐云. 评价理论视角下《红字》的态度意义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2017.
    [8] 陈玉娟. 小说中的介入意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4-30.
    [9] 彭宣维. 评价文体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0] Halliday, M.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M]. London: Arnold, 1978.
    [11] Martin, J.R. English Text [M]. Philade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2.
    [12] van Dijk, T.A. Discourse and Context: A Social Cognitive Approa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13] van Dijk, T.A. Society and Discourse: How Social Contexts Influence Text and Talk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14] 徐杰,赵中华. 韩礼德语境思想与文学批评[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9-142.
    [15] 张德禄.语言的功能与文体[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6] Booth, W.C.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2nd edn)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3.
    [17] Martin, J.R. & White, P. R.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 [M].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2
  • HTML全文浏览量:  43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1-0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