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从“自我”到“个人”:鲁迅接受德国个人主义的传统思维结构

汪卫东

汪卫东. 从“自我”到“个人”:鲁迅接受德国个人主义的传统思维结构[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8(3): 1-9.
引用本文: 汪卫东. 从“自我”到“个人”:鲁迅接受德国个人主义的传统思维结构[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8(3): 1-9.
WANG Wei-dong. From “Self” to “Individual”: Lu Xun's Traditional Model of Thinking in the Acceptance of German Individualism[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2, 28(3): 1-9.
Citation: WANG Wei-dong. From “Self” to “Individual”: Lu Xun's Traditional Model of Thinking in the Acceptance of German Individualism[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2, 28(3): 1-9.

从“自我”到“个人”:鲁迅接受德国个人主义的传统思维结构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汪卫东(1968-),男,安徽桐城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 中图分类号: I210.96

From “Self” to “Individual”: Lu Xun's Traditional Model of Thinking in the Acceptance of German Individualism

  • 摘要: 鲁迅1907、1908年的五篇文言论文,在“神思”、“精神”、“意力”、“心声”、“内曜”、“白心”等观念系统中提出了其早期的“个人”思想。从文本表述中可以看到,鲁迅的“个人”言说一方面直接援引了来自“异域新宗”的西方思想,引人注目的是,他所征引的“个人”思想,都来自诸如施蒂纳、叔本华、尼采、果尔凯戈尔、易卜生等德国或德国文化圈的思想家,另一方面,他之转述所运用的语汇又大多取自周易、孔孟、老庄、佛教、陆王心学等传统符号资源。表象隐寓着深层的联系,深入鲁迅早期“个人”观念可以发现,正是传统思维结构的存在,决定了他对十九世纪末德国“极端之个人主义”的偏爱和吸取,通过中、德思想传统中文化“自我”的比较勘察,可以发现,青年鲁迅正是通过中国的“自我”接受了德国的“个人”。这一发现说明了:鲁迅反传统的“个人”观念的形成,却内在地受制于自己的传统。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70
  • HTML全文浏览量:  94
  • PDF下载量:  2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2-05-1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6-2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