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4年  第40卷  第3期

党建思政
社会公共信任建设中的分配正义
卞桂平
2024, 40(3): 1-9.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100087
摘要(842) HTML (94) PDF(25)
摘要:
诉求机会均等与伦理关怀的分配正义是新时代社会公共信任建设的题中之义。公共资源是公配正义的物质前提,品德是分配正义的必备条件。分配正义不仅可促成经济—政治—社会的有效互动、推动社会信任的合理循环,也有益于提升公民的权力—权利意识。强化分配正义中的社会公共信任建设就是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分配正义的实践既要谨防分配的绝对平均化,忽视个体差异的经济化,更要杜绝过程中对地位、金钱或关系的依赖。理想的分配是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统一,在分配—发展中诉求公共资源分配的他律与自律结合,突出分配的发展原则、公正原则及共享原则。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有赖于执政党认知力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提升,要有对社会客观规律与人民群众的敬畏之情。
中西比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创新及其意义
李浩, 刘璇
2024, 40(3): 10-15.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100017
摘要(743) HTML (109) PDF(22)
摘要:
长期以来的“现代化”话语以二元思维看待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故而无法看清真正的世界历史与人类文明的走向。通过回顾人类认识世界历史和自身存在的视角和维度,其经历了古典时期的混沌性图式、传统时期的分裂性图式。在发展历程中,人类文明在西方“现代化”话语中呈现出失落式态,而“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提出,在复兴古典时期的混沌性样态和继承传统时期的分裂性样态的基础上,创造了“现代”时期的聚合性样态。这一新话语给处于关键时刻的人类文明以新的未来想象,蕴含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过程人民民主” “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等新命题。“中国式现代化”跳出了狭隘的民族中心主义,弥合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断裂,描绘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指明的人类演进方向的具体样态。
以“六个必须坚持”引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周鑫
2024, 40(3): 16-21.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110002
摘要(704) HTML (102) PDF(17)
摘要: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好、运用好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方面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质,既是新时代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基本原则,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所必须坚持的科学方法。明晰其要义和核心要求,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跳出历史周期率“两个答案”的逻辑关系及实践要求
胡淑芬, 黄志高
2024, 40(3): 22-30.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080050
摘要(528) HTML (89) PDF(19)
摘要:
跳出历史周期率是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课题。历经不懈努力和长期探索,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即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虽然“两个答案”的出场顺序和逻辑重心有所不同,但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关系。具体而言,“两个答案”在历史维度上共存发展;在理论维度上内在一致;在价值维度上相互映照。基于此,要实现“两个答案”同频共振,必须做到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贯彻群众路线的政治优势以及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体系。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和理解“两个答案”的逻辑关系及实践要求,对于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高教研究
短视频场域高校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现实境遇与实践指向
邢华超
2024, 40(3): 31-39.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070087
摘要(706) HTML (96) PDF(12)
摘要: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在短视频场域的施力过程是主体、内容、渠道、客体四要素参与施力过程的集合,内蕴主体引导力、内容诠释力、渠道传播力、客体吸收力。在充满张力的短视频场域中,高校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既面临着“去中心化”的制作方式、算法技术应用模式、超符号系统、虚拟在场感增强施力效度的新机遇,也面临着多元化格局、碎片化信息、传播空间阻梗、媒介技术泛滥削弱施力效度的新挑战。这一现实境遇主要源于高校短视频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内容供给乏力、宣发模式对短视频技术赋能回应不足、短视频用户角色过度赋权等原因,需要从增强施力主体的协同性、合理设置传播内容、拓展传播空间、增强施力客体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加以破解。
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兴调查研究探析
王亮, 刘逸哲
2024, 40(3): 40-46.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080025
摘要(475) HTML (73) PDF(16)
摘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提升高等教育育人实效的重要构成,是新形势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必然途径。调查研究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实践方法之一,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让学生在调研中逐步获得真理性认识。文章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大兴调查研究的内容和形式正在快速扩充、进一步完善,但仍在选题设计、调研方法、成果转化、教学指导方面存在现实难点,可以“深、实、细、准、效”调查研究“五字诀”为指南,进一步开展实践探索与创新。
思政课数字化育人转型的实践图景与优化
潘建红, 刘歌
2024, 40(3): 47-52.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100009
摘要(648) HTML (130) PDF(30)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抓住数字技术发展新机遇,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思政课数字化育人转型有利于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革新思政课教学方式,优化思政课教育环境。面对思政课数字化育人转型的现实困境,调整思政课育人的路径,要从学校层面、教学层面、教师层面三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把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的成效。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实验室育人功能的实践路径研究
白亮, 孟兆磊, 赵雨霄
2024, 40(3): 53-60.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030117
摘要(498) HTML (47) PDF(15)
摘要: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创新及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文章以“大思政”为主要背景,开展高校实验室育人功能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分析了高校实验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包括“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实验室育人的价值定位、现实困境、实现路径等。文章指出要将实验室纳入高校“大思政”协同育人“大格局”,打造高水平思政“大师资”,创建提升实验室育人“大环境”,建设科研育人与实践育人的“大平台”工作体系,助力实验室育人水平、创新实践意识、素质能力等的全面提升。
功能语言学
基于及物性分析的《中国日报》(2012—2022)脱贫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构建
王晋军, 刘敬芳
2024, 40(3): 61-69.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110041
摘要(834) HTML (59) PDF(23)
摘要:
2021年中国成为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为此,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脱贫故事,展现生动立体的中国国家形象,是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借鉴及物性分析路径及语料库分析方法,对《中国日报》2012—2022年10年间有关脱贫新闻报道进行详尽分析,深入探究《中国日报》脱贫报道所表征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发现,脱贫报道充分展现了中国政府、企业、民众三方协同脱贫攻坚,凸显了统筹全局的政府形象、勇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以及勤劳致富的民众形象。
中国贫困治理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唐青叶
2024, 40(3): 70-77.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110042
摘要(914) HTML (86) PDF(24)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让数亿农民摆脱了绝对贫困,过上了小康生活,其经验与智慧受到海外受众的广泛关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全球各国社会治理的主要目标,有共通之处,易于引起共鸣和认同,这为讲好中国扶贫故事、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提供了契机。但如何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如何使这些故事与世界各国政治和学术话语融合,成为共通共情话语,是我们亟需探讨的重要现实问题。文章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形式/意义”两个层面,从符号媒介、结构形式、语义内容、实践语境和意识形态五层次建构中国贫困治理五大对外话语体系。该话语体系的建构可促进中国贫困治理理念和实践经验上升为知识体系,助力于中国国际减贫合作和破解全球减贫难题,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并进一步提升中国贫困治理话语权、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形象。
评价理论视角下非洲媒体中国精准扶贫的话语呈现研究
刘立华, 孟凡荣
2024, 40(3): 78-88.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2110039
摘要(548) HTML (60) PDF(14)
摘要:
文章以评价理论为具体的分析框架,通过对非洲主流媒体对中国精准扶贫实践的话语呈现,发现非洲媒体对中国精准扶贫整体上持积极态度。三种态度资源中,判断类态度资源最多,鉴赏类次之,情感类最少。在情感类态度资源中,安全/非安全类情感表达最多;在判断类态度资源中,社会判断类远超于社会约束类;在鉴赏类态度资源中,价值类远超过反应和构成两类。在评价主体方面,非洲媒体较多情况下是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但同时也注重引入来自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专家学者、其他国家的观点作为支撑和补充。在评价的具体对象方面,对中国政府的评价最多,其次是对扶贫举措、扶贫成就、中国共产党的评价。此外,非洲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表现出对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脱贫攻坚精神和能力的肯定,以及对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社会价值和成就的认可。
法学
轻罪时代刑事司法柔性治理
周洁, 胡坤
2024, 40(3): 89-98.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090120
摘要(790) HTML (108) PDF(19)
摘要:
轻罪时代,面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与我国当前犯罪态势逐渐呈现出明显的轻罪化趋势,刑事司法应对犯罪逐渐从以偏重事后惩罚威慑向注重事前预防、多方协同、深化诉源精准治理、多措并举的“治罪”与“治理”相结合的标本兼治观念转变。“依法有效治理犯罪与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是我国刑事司法治理的核心任务,实践中通过贯彻“少捕慎诉慎押”政策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社区矫正”等制度,展现了犯罪治理的新思维与新作为,但也存在一些与刑事司法柔性治理要求相抵牾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与准确把握大量轻罪入刑后“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之衡平问题,刑事司法就须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犯罪治理的根本价值遵循,并将“宽缓、审慎、谦抑”理念贯穿于犯罪治理的全过程。
检察公益诉讼视域中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刘金林
2024, 40(3): 99-108.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090022
摘要(844) HTML (97) PDF(21)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检察机关在办理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中存在案件线索选择、证据收集等诉前办案难题,以及起诉法律依据、起诉标准“社会公共利益”的内涵界定、起诉主体顺位等起诉相关问题。产生上述难题的主观原因,一是未及时调整观念、没有充分借助外部力量,二是自身素能尚需提升、能动履职不足;客观原因主要包括立法粗疏、公益诉讼的特殊性等。为解决上述难题,检察机关应当注意借助公安机关、法院、其他行政机关之力获取证据;检察机关不能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而只能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但可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四款规定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关不应作为消费者组织或者其他组织的后置起诉主体;如果检察机关既可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又可提起行政公益诉讼,那么一般情况下先选择行政公益诉讼;对于财产损害赔偿,建议探索适用法定损害赔偿数额标准;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考虑侵权人的过错性质及其程度,侵权行为的动机、手段或方式,个人信息的隐私性等因素。
社会学
数字就业的“极化”现象与研究动态
高秀娟
2024, 40(3): 109-116.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070052
摘要(894) HTML (60) PDF(11)
摘要:
数字就业的“极化”现象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高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增加而中等技能劳动力就业减少,这让“机器换人”与“机器创造就业”的观点互为争论,学界对此也结论不一、对“极化”的机制也未揭示全貌。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综合梳理与分析,呈现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与前沿,借鉴已有研究经验,凝练“极化”背后的机制与形成路径,用于分析我国就业与收入极化的现状。文章通过分析提出了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就业作用框架模型,其中产品市场起到引致劳动力需求的作用,要素市场则搭建数字技术与“信息—劳动—资本”传统三要素模型,并引入“技术—数据要素”模型。认为技术作用于信息、造成信息垄断与信息不对称,将高中技能劳动者留在劳动力市场,更多将低技能劳动者排除在市场之外;技术作用于劳动,直接产生就业极化,表现为对劳动就业的创造效应与破坏效应所形成的总效应;技术作用于资本,则劳动与资本的谈判力决定了二者如何分配所创造的收入。数据要素依附数字劳动,易于形成高技能数字劳动“被强化”、中低技能数字劳动“被弱化”的“单极化”结果。最终,就业是否极化以及极化的程度,取决于传统要素、数字要素与产品市场共同博弈的结果。
全球碳交易的伦理问题及其治理
邹海贵, 黄翠萍
2024, 40(3): 117-124. doi: 10.19979/j.cnki.issn10082689.2023080023
摘要(872) HTML (84) PDF(18)
摘要:
全球碳交易具有深厚的伦理意蕴,肩负着实现全球碳中和、促进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个人生态伦理认知等崇高使命。由于全球碳交易核心价值导向和价值共识的缺失、碳交易主体间伦理关系的异化和主体价值取向的偏差,以及碳交易制度体制的内在缺陷等主客观原因,当前全球碳交易存在主体参与不充分、碳配额分配不合理、碳市场滥用风险突出等伦理问题,面临逃避碳责任、违背碳正义、缺失碳信用的全球伦理困境。通过理论分析,文章认为全球碳交易伦理问题的治理应该遵循生态集体主义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配正义原则以及强制与自觉交易相统一原则;建立全球统一的碳交易多边协同与连接制度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完善全球碳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