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37卷  第1期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
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谱写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武贵龙
2021, 37(1): 1-5.
摘要(399) PDF(22)
摘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想、发展使命、发展原则、发展保证,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治理现代化、蓝图描绘等方面下功夫,奋力谱写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作出新贡献。
党建思政
后疫情时代的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李洁
2021, 37(1): 6-11.
摘要(614) PDF(16)
摘要: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国家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近年来,网络空间逐渐成为新时代大众爱国主义表达的重要平台,通过网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式和创新路径文章通过对疫情时代的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研究,发现在经历了疫情防控的洗礼后,通过网络表达爱国情感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常态。这对进一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专题研究
语言学研究的融合
胡壮麟
2021, 37(1): 12-16.
摘要:
文章就加强外国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的融合,首先从哲学理念上阐述其合理性,如“语言学”在内涵上理应包括两者;语言学研究的融合符合“新时代,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背景下的国家语言策略;从系统功能语言学来看,两者的融合最能实现韩礼德的中国情结和学术理念。在此过程中也存在若干问题有待解决,如中国高校很少设置语言学系;中国高校的外语院系强调文学传统,不太重视语言学的引领作用;国内外有关语言和语言学的国际会议不重视汉语。为此,文章提出若干建议:采用有分有合的“连续统”的辩证哲理;在现有的“文学”和“语言学”下增设分支学科;采用适用语言学的理论评价各种分支学科和研究进展。
新时代背景下英汉语篇分析的前沿探索
杨璐
2021, 37(1): 17-23.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凝聚学术共同体、聚焦前沿问题的学科发展趋势给语篇分析的发展和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为进一步把握语篇分析理论前沿与确定语篇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探索方向,“第17届英汉语篇分析研讨会”围绕“新时代背景下的英汉语篇分析”的主题,从语篇分析理论与其他前沿学科和领域的结合角度展开主旨发言,充分彰显了多元视角的学术思想和最新成果。研讨会特设的“青年学者分组报告”环节也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交融学术思想、拓宽研究视野的机会。本次研讨会注重融合、追求创新、聚焦发展,为英汉语篇分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成果的下一步推广指明了方向。
新文科背景下的语言学融合、创新与发展
沈维
2021, 37(1): 24-32.
摘要:
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时代的到来与新文科建设的启动,对语言学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第三届(功能)语言学融合、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围绕“外汉互鉴、理论互融与本土创新”的主题,从外语学界与汉语学界、语言学内部各理论与流派以及语言学与其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之间的互融互鉴展开研讨,为新时代和新文科背景下语言学研究的融合、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新视角和新路径。
韩礼德论加的夫语法
向大军
2021, 37(1): 33-39.
摘要(358) PDF(11)
摘要:
韩礼德对加的夫语法的基本看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文章从语言的层次性、语言的元功能、功能句法、自然语言处理及语言认知研究方面系统梳理了韩礼德对加的夫语法的基本观点。总体而言,韩礼德认为加的夫语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种模式,是对系统功能语言理论的有益补充。具体而言,韩礼德认为加的夫语法在语言层次性和元功能上的不同划分有其特定的研究目的;加的夫语法在功能句法研究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成绩斐然;加的夫语法在语言认知研究上更接近当代主流认知科学。
我国新闻发布类国防话语诉诸道理修辞策略运用与修辞认同研究
涂家金
2021, 37(1): 40-47.
摘要:
新闻发布类国防话语是和平时期最重要的国防话语形态之一。研究基于语料库从西方修辞学的视角分析我国国防部新闻发布会话语诉诸道理修辞策略的运用特征,阐明国防机构修辞者如何针对不同话题和论辩修辞主体,运用适切修辞策略,通过“肯定我方、团结友方、否定反方”的三元修辞说服模式并遵循“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实现同情认同和对立认同的修辞目标。研究也进一步阐明了修辞之于方兴未艾的国防话语研究的关联和成效以及基于语料库的实证修辞学研究的可行性。
法学
以CPS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安全风险及监管控制
赵丽莉, 周彤
2021, 37(1): 48-55.
摘要:
数字与传统基建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成为新基建的重要战场,新基建产生新业态、新发展,也必将衍生出不同于传统环境的风险,因此工业互联网在发展“新基建”的同时必须警惕新风险的降临,预防与控制工业互联网风险愈发重要。工业互联网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s,简称CPS)为关键技术,论文梳理以CPS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安全风险特征,提出“新基建”建设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应持续加强CPS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政府与社会多方主体协同共治,建设数据要素预警库,加强风险监测、数据治理与应急管理。
区域发展权视角下的地方协同立法
曹海晶, 吴汉东
2021, 37(1): 56-65.
摘要(334) PDF(21)
摘要:

地方协同立法是不同区域的立法主体针对共通性或牵连性事项制定共同规则的过程和结果。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法律保障是地方协同立法,一体化发展的目的即是解决区域发展利益不平衡问题。区域发展权从人权的高度关怀区域发展利益不平衡问题,是地方协同立法的权利基础和指导理念。立法是一项利益协调活动,为保障协同立法相关区域主体的发展利益,地方协同立法应确定区域平等、利益均衡和开放参与三项原则。根据上述原则,应构建和完善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之间在横纵向、内外部上的沟通协作机制,建立并优化获益主体与受损主体在重要事项和领域上的补偿性利益流动机制,健全社会公众有效影响协同立法的全过程参与机制以及立法主体间的交叉备案审查机制。

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规范构造——以《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为中心
廖丽环
2021, 37(1): 66-73.
摘要(720) PDF(159)
摘要:
以事后救济为主的环境公益诉讼并不能完全实现原环境的恢复,环境议题从事后救济到事前预防的转捩,促就了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因应。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本质是通过诉讼程序落实风险管控的公法责任以发挥法院的环境规制作用,并弥补行政规制的不足。但既有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则过于模糊,存在适用盲点,亟需梳理内在规范构造。具体而言,以重大风险为启动前提,但应从“质”与“量”二维标准加以界定;以污染行为和破坏生态行为为审查对象,但应着力于以行为为主附带结果的审查标准;以公共利益为保护对象,但应区分环境公益与环境私益的实质内涵和顺位选择;以法律规定的机关与组织为诉讼主体,但应授予公民原告资格并肯定行政机关的独立参与人身份。除此之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风险交流有助于推动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进程,未来制度改革上应致力于商谈主义司法的形塑,通过强化法院职权以敦促风险交流的充分展开,最终促进法院环境规制权能的完善。
经济学
O2O商业生态系统下零售行业多元价值共创实现机理研究——以永辉超市为例
陈静怡
2021, 37(1): 74-83.
摘要:
线上联动线下的O2O模式已经成为传统零售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深入,企业边界日渐模糊,信息孤岛持续融合,企业开始从单向链状发展走向多边网状合作,并逐步迈进整体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升级,共生共创共演的合作思维日渐取代传统零和博弈的竞争思维,成为企业协同整体生态系统实现价值共创增生的新选。从商业生态系统进化视角出发,讨论O2O商业生态系统背景下,零售行业多元价值共创的实现机理,并以永辉超市为例加以阐述分析,指出:核心、支持、竞争和环境四大子系统是零售行业在O2O商业生态系统下多元价值共创实现的基础,其中,核心系统是价值创造的直接载体,其参与者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他们间的多元互动、演化共生构成了整体生态多元价值共创的实现路径,而彼此数据的共通共享、共融共整则为整体生态多元价值共创提供演化动力。
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经济法宏观调控原理——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
唐士亚
2021, 37(1): 84-92.
摘要:
文章以组织社会学为分析视角,探讨了疫情防控背景下经济法宏观调控的组织原理和实施策略。经济法宏观调控遵循“计划-经济政策-调节手段”的调控范式,体现了一种典型的组织运行过程。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经济法宏观调控实行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复产复工政策与行政体制环境和市场技术环境进行互动,从而获得制度环境的“合法性”认可。行政组织和企业组织构成了经济法宏观调控的组织基础。针对疫情防控的特点,经济法宏观调控应实行行政组织主导的整体型调控,对企业组织面临的生产经营困境做出积极回应,并在调控中遵循组织运行的比例原则。
历史学
胡乔木中共党史通史编撰范式的历史考察
汪兵
2021, 37(1): 93-99.
摘要:
中共党史通史编撰成果历来是衡量党史研究水平和党史学科建设的一项基础指标。若追根溯源,1951年胡乔木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是有关系统编撰党史通史的起点。胡乔木编撰党史通史著作的实践逻辑,是他在20世纪40年代间所参加的党史研究活动。其中,《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的编撰范式主要有:开创了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史的先例;对重要党史事件和党的会议等作出了评析;奠定了党史分期的理论体系。在回顾党史通史编撰的历程时,学界要全面认知胡乔木开创的党史通史编撰范式对其后党史著述书写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哲学
试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
刘星
2021, 37(1): 100-106.
摘要(397) PDF(41)
摘要:
值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进行深度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科学预见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无限索取必将导致生态危机的到来。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和自然和谐共生”“两山论”等核心命题是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恩格斯力图描绘一幅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辩证图景以及关于生态思想的理论建构成为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资源,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方案”的具体实践,为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文艺学
论京派乡土小说诗化叙事的多维意境
卢月风
2021, 37(1): 107-112.
摘要:
京派作家的乡土小说创作已是耳熟能详,该论文主要运用文本细读、叙事学等批判方法探究其诗化叙事特征,具体表现在“健康、优美的生命形态”“如梦如幻的风景画”“生动隽永的意象”等多维意境,共同构筑起京派乡土小说的诗化叙事空间,进而阐释这一叙事策略背后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