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35卷  第3期

专题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The Great Gatsby在中国的译介
钱多秀, 李昱
2019, 35(3): 1-6.
摘要(752) PDF(24)
摘要:
The Great Gatsby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其在中国的译介长达六十余年。文章基于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从场域、资本和惯习三个核心概念出发,探究The Great Gatsby在中国的译介轨迹。从三个译介阶段考察译作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区的译介以及不同译本的异同,以期解释三个译介现象并探讨其背后的社会动因。
“××化”构式的认知语法解析
张媛, 王晨阳
2019, 35(3): 7-13.
摘要:
“××化”构式是现代汉语中一类词汇化构式。基于对该构式相关语法特征的描写,研究应用认知语法理论,从构式的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探讨其认知机制。研究发现:其一,“××”与“化”具有一定程度的概念重合,是该构式语义成立的前提。其二,“××”分别是形容词、动词或名词时,与“化”的整合机制不同,这就决定了构式的多义性。其三,从构式内部视角来看,各构式变体的认知本质都离不开顺序扫描的识解方式,在这一识解方式下,“化”概念的动体的变化过程得以突显;从构式外部视角来看,对“化”概念的识解方式不同,“××化”便会发挥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
译本被动语态的源语透过效应考察——基于语料库的余光中翻译研究
赵秋荣, 马心仪
2019, 35(3): 14-19.
摘要:
作为译者兼作家,余光中积极反对译文“翻译腔”“恶性西化”等现象,其翻译理念在翻译作品中是否有所表现?文章基于余光中译作《梵谷传》、《老人与海》及其对译本的平行、类比语料库,以被动语态为个案分析,考察源语透过效应在不同译本的反映,尤其关注余光中的译文处理方式。研究发现:受源语透过效应影响,对译本“被”字句使用频率更高,且歧义被动句及增译被动句等现象也更频繁。余译本被动使用更灵活,使用频率及表达方式更接近汉语母语表达习惯,“被”字句与其他被动结构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但“给”字句使用频率较高。研究表明源语透过效应对余译本影响较小,也与余光中一贯坚持的“西而化之”“文白相辅”等翻译观相呼应,形成独特的翻译风格。
《爱丽丝漫游奇遇记》原著与八个简写本易读度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照应视角
刘衍
2019, 35(3): 20-29.
摘要:
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通过分析照应这一语义关系的语法资源对衔接的贡献,探讨《爱丽丝漫游奇遇记》原著节选在改写成八个版本后的易读度变化问题。文章扩展了Lassen与黄国文、刘衍以Halliday语言复杂度为基础的研究,提出一系列与照应相关的易读度指数。研究以这些指数为依据对小说原著节选及其简写版本进行研究,并未发现各版本易读度呈现相同的趋势。研究提供从词汇语法的语法端上升到语义的易读度研究路径。
语言研究多元融合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功能)语言学融合与发展高端论坛”综述(I)
王连柱
2019, 35(3): 30-35.
摘要:
文章介绍了2019年4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功能)语言学融合与发展高端论坛”。6位主旨报告专家围绕“语言研究与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语言学学科内部各理论、流派之间的互融互鉴”等议题展开研讨,齐商共谋语言研究的创新发展之路。本届论坛的举办顺应了当今交叉学科、跨学科以及超学科蓬勃发展的趋势,起到了助推语言研究和理论创新走向多元融合的作用。
功能语言学的多元融合与纵深发展——“第二届(功能)语言学融合与发展高端论坛”综述(II)
仲伟
2019, 35(3): 36-41.
摘要:
“第二届(功能)语言学融合与发展高端论坛”于2019年4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6位主旨报告专家以功能语言学的融合与发展为主题,围绕着“功能语言学与其他学科、流派之间”“功能语言学内部各模式之间”互通共融等议题展开研讨。本届论坛为汉语学界与英语学界、专家与青年学者之间的对话交流搭建了平台,为功能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思想、新视角、新方向,推动了功能语言学的纵深发展。
汉语自闭症儿童叙说话语的回指研究
程燕华, 胡月婵
2019, 35(3): 42-48.
摘要:
本文通过采集视频短片复述的叙说语料,对比分析汉语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引入和续谈故事角色的指称策略,聚焦两组儿童在回指模式上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自闭症组引入故事角色时倾向于使用光杆名词短语,而“数量词+名词短语”的不定指形式明显少于正常组;对于长距离的先行词,自闭症组续谈时仍倾向于使用零形式指称语,他们所使用的光杆名词具有较强的指向性而不具有回指性。就回指分布的典型模式而言,自闭症组和正常组存在较显著差异。
基于多元读写理论的媒介读写教学
韩颖
2019, 35(3): 49-55.
摘要:
媒介读写教学在新媒介时代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行动研究方法,对大学英语课程中开展基于多元读写理论的媒介读写教学的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经过多种数据的量化和质性分析,发现该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媒介分析、媒介评估和媒介制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体裁意识发展。但学生在媒介语篇分析中的条理性和深度仍有不足,在媒介语篇设计时仍需注意恰当性与创造性的平衡。
“狂欢化”理论视角下的《蝗灾之日》
张晓敏
2019, 35(3): 56-61.
摘要:
《蝗灾之日》是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韦斯特关于好莱坞题材的一部小说。通过描写不同人物的“笑”及其在小说中身份地位的变换,韦斯特让以往不被重视的小人物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借助好莱坞电影的外景拍摄,韦斯特让小说的叙述夹杂了诸多的“狂欢化”特征。在现当代文学批评中,“狂欢化”已经成为揭示文本意义的一种隐喻性话语。文章试图从“狂欢化”理论视角对小说进行解读,进而阐释小说的内在意蕴。
左权民歌中民间女性空间的建构与日常生活
王昭晖
2019, 35(3): 62-67.
摘要:
“空间转向”在20世纪末已成为重要的学术事件,空间理论自然也成为新的学术研究方法。通过左权民歌的文本窗口,文章主要考察了山西民间女性的空间建构与日常生活,探讨了山西民间女性的日常生活观念、想象以及生活方式的形成。并根据“空间与日常生活”理论分析了山西民间女性具体生活空间的建构,诸如“家”“田间”以及女性的身体。这些都对民间女性气质、生活方式的建构与女性身体的规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经济学
传统经济时期中国政府治理体系中社会隐没现象理路新探
王志勇
2019, 35(3): 68-74.
摘要:
社会隐没是传统经济体制时期中国政府治理体系的突出特点。那一时期国家公共治理体系和人们的社会生活领域完全重叠,人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空间近乎被国家治理体系完全遮蔽。这种现象的出现在当时并非偶然,它扎根于传统经济体制的内在逻辑之中。单从宏观经济学的视角看,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传统经济体制中诸多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共同作用的因素既包括在传统经济体制中投资主体具有的投资渴望本能与民众具有的“收入幻觉”本能二者间的张力,也包括在传统经济体制中劳动者努力程度呈衰退的趋势,还包括在传统经济体制中以指令性计划为中心的运行模式内含的前提预设与现实表征之间的反差。
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经济史研究热点与前沿演化趋势研究
毕学成
2019, 35(3): 75-81.
摘要:
文章通过应用CiteSpace对1986—2018年《中国经济史研究》的2238篇研究性资料进行了文献计量研究,分析了1986年以来我国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领域以及前沿问题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近现代经济史、明清经济史和两宋经济史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热点断代,农村农业、经济体制与商业管理是经济史的重点内容,江南地区是中国区域经济史研究的热点前沿。不同阶段的经济史研究热点有所差异,1986至20世纪90年代,生产方式、生产力、剥削阶级、资本主义等是该阶段的研究热点话题;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研究的重心转移到商人、市场经济、经济体制、企业与企业管理等方面;21世纪初以后,研究的重心则在企业管理、商品流通、工业化等领域。
公共管理
文化与空间:历史街区复兴实践中城市文化资本的转换与反思——以福州市三坊七巷为例
许晶
2019, 35(3): 82-88.
摘要:
以文化资本推动城市空间再造是现今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这种文化导向型的发展策略缔造多方共赢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困扰,尤其是对地方源文化形成冲击,造成空间的变异和文化的危机。文章以历史街区为实例对城市文化资本转换的失效性进行分析,认为建设一个真正与文化相连、不同于资本逻辑主导的良性发展的城市,关键是要对城市空间进行一种规范,突出城市文化资本的范式铸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互惠共生的复兴理念,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地方性资源的转换和城市精神的融合提供了全新的分析向度。
互联网使用与公众对同性恋的包容程度——基于CGS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
王旭辉, 刘文博
2019, 35(3): 89-97.
摘要(320) PDF(14)
摘要:
文章基于卡尔·霍夫兰的劝服传播理论,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的数据,讨论了人们的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同性恋包容程度的影响。通过序次logit回归模型的统计分析发现,以网络为主要信息来源、使用网络频率更高的人更容易对同性恋群体持包容的态度,即互联网媒介的使用能够促进公众对同性恋包容度的提升。同时,网络的作用存在群体差异,在同性恋包容度方面,女性、城市居民、学历较高者和年轻人受网络影响的程度更深。文章提出,应利用网络对边缘人群进行赋权,以促进其“去边缘化”。
法学
决议对外效力的立法安排——评《民法总则》第85条、第94条但书
柯勇敏
2019, 35(3): 98-104.
摘要(233) PDF(13)
摘要:

《民法总则》第85条与第94条两个但书在立法上首次涉及决议的对外效力问题,但欠缺理论基础与体系性关照,还存在诸多问题。理论上决议对外效力的作用方式是影响代表权或代理权,也唯有此等决议才有相对人的信赖保护的问题。相对人的信赖保护问题在决议有效或效力瑕疵时都会产生,在规范适用路径上必须回归已有的信赖保护规则。就此现行法已提供完整的信赖保护规则,且相互之间存在差别,无法提取出共同规则,因此不应在总则中以“公因式”的方式规定决议的对外效力。立法论上,这两个但书应删除;解释论上,这两个但书应作为不完全法条配合现有的信赖保护规则一起适用。

历史学
论20世纪20-40年代朱谦之的史学批评
陈永霞
2019, 35(3): 112-118.
摘要:
朱谦之是中国现代史学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其史学生涯中,大量运用了史学批评,他以史学批评的方式建构了自己的历史理论、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论。与同时代其他人的史学批评相比,朱谦之史学批评更多地关注了西方学人及其历史哲学。其史学评论是在宏大架构之下展开的,不同于传统批评方法,突出了对史学现象、史学观念及史学思想的评论,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史料与史观并重,是其史学批评的重要学术标准,在当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