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6年  第22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社会工作的机遇与挑战:精神病人社区康复过程中的社会服务介入
童敏
2006, 22(3): 1-5.
摘要(246) PDF(10)
摘要:
精神病康复是随着西方非院舍化和社区照顾运动而产生的—种新的服务框架,目的是帮助精神病人在社区日常生活环境中增强积极管理自己病症的能力,改善精神病人的社会支持,提高精神病人的社会生活功能。精神病康复服务中所蕴含的宗旨与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非常相似,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也使社会工作面临无可回避的挑战:如何在坚持社会工作自己的价值理念基础上发展社会工作独特的服务方式。中国大陆精神病康复服务的发展需要社会工作者的积极介入,但服务介入的方式与西方社会工作不同,在家庭责任关系中理解精神病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愿望,整合发展和治疗、内部心理调适和外部社会支持,以家庭为服务介入的对象,在日常生活中发展专业化的服务方式。
齐美尔的贫困救济思想
韩勇
2006, 22(3): 6-10.
摘要(288) PDF(12)
摘要:
文章尝试对齐美尔的贫困救济思想进行梳理。在论述其贫困的相对观的基础上,分析了贫困救济的逻辑与目的,明确了贫困救济的四个主体,指出贫困救济特点,最终体现了穷人的弱势地位。
女职工维权渠道透视——基于对福建制鞋业的调查
何虹慧
2006, 22(3): 11-13,43.
摘要:
文章以福建制鞋业为例,首先对非公企业中女职工的维权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女职工维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畅道女职工维权渠道的对策建议。
评析“稳定压倒一切”——一个社会冲突理论的分析视角
庞夏兰, 刘向英
2006, 22(3): 14-16.
摘要:
社会冲突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功能,长期以来人们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其正向的社会功能。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冲突主要是非对抗的现实性冲突,因此必须重新解读“稳定倒一切”的内涵,建立良好的社会成员意愿表达机制、社会问题解决和协调机制、民众监督机制。
城镇化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
张林山
2006, 22(3): 17-20,35.
摘要:
文章从我国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出发,总结了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传统的人口迁移模型给予述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劳动力的梯度转移模式,最后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自然垄断产业信息与激励微观规制探究
刘亚莉, 胡志颖
2006, 22(3): 21-25,35.
摘要:
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体制改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但是,一直以来,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管制体制改革方面,自然垄断产业的微观规制问题尚未引起学者们足够的重视。文章提出建立自然垄断产业信息与激励微观规制的理论框架,首先,根据自然垄断企业利益相关者及企业会计责任的变迁,改进自然垄断产业信息披露规制;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自然垄断企业利益相关者导向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最后,论文剖析了自然垄断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建立了自然垄断企业双重委托代理模型,提出从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两个方面构建自然垄断企业激励约束规制。
上海股市流动性溢价现象的“价值效应”实证研究
佟孟华
2006, 22(3): 26-29.
摘要(335) PDF(72)
摘要:
文章采用分组排序和平行数据回归的方法对我国上海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现象是否存在“价值效应”进行了检验,并且对按行业分类的子股市是否存在流动性溢价现象的“价值效应”进行了尝试性地探讨。在回归中,考虑了我国股市中牛市和熊市的区别,引入斜率虚拟变量进行回归检验。得出的结论是上海股市在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存在流动性溢价现象的“价值效应”;所检验的三个行业:纺织,机械和石油行业在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之间不存在流动性溢价的“价值效应”;牛市和熊市的区别对流动性溢价的“价值效应”有显著影响。
加拿大地方治理创新及其启示
张小明, 陈虎
2006, 22(3): 30-35.
摘要(200) PDF(11)
摘要:
面对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以及国内外一系列经济、政治、社会困境,加拿大不仅对联邦政府的职能、府际关系、运行形式等进行了一些调整,而且还对地方政府的政府职能、组织结构、公民参与形式等治理机制进行了一系列创新。遵循着有利于节约、有利于公平、有利于消除地区冲突的加拿大地方治理创新,虽然与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的发展在各个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它的内在逻辑对于每一个国家包括像中国这样的转型性的社会主义国家却都是共同的,从而也为我国地方治理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当代公民社会与民主化:一种可能性的分析
庞金友
2006, 22(3): 36-43.
摘要:
20世纪中叶,当代民主化浪潮在全球受阻。在民主化的反思中,越来越多的人们注意到了公民社会对民主化的推动作用。笔者试图从结构-功能、政治文化与全球化三个维度分析公民社会对民主化的推动作用是如何可能的:公民社会的内在结构有利于划定公民与国家之间的疆界,构建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提供一种“以社会制约权力”的机制;公民文化与民主文化和谐一致,加强公民文化建设对培育民主精神与民主文化有很大助益;从民族国家层面走向全球层面的公民社会,仍有可能成为推动世界性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论析中亚的战略资源价值及其对中国的战略意义——以国际政治的视角
张友国
2006, 22(3): 44-48,62.
摘要:
中亚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多国势力在此利益交错。该地区资源的开发与争夺同国际政治局势紧密相联。如何最大限度开发本国的战略资源价值,从而为本国谋求最大利益,是中亚必须解决的关键课题。与此同时,中亚的战略资源对中国在能源安全、地缘政治以及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禽流感防控对公共管理的启示
陆俊, 严耕
2006, 22(3): 49-54.
摘要(198) PDF(12)
摘要:
禽流感防控目前已经到了关键时期,这是对我国公共管理体制的一次考验。这其中所表现出的有效、积极的公共管理方法和手段,对我们构建现代公共管理体制具有普遍的意义。
从辩论主义到协同主义
肖建华, 李志丰
2006, 22(3): 55-62.
摘要:
民事诉讼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真实,以达致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然而传统的辩论主义忽视了法官在发现案件事实方面的积极作刚,过于强调其权力的受制性,致使传统辩论主义难以达到发现真实的日的。而法治发达国家的民事诉讼一开始就强调法官在发现真实上的作川,注重阐明权的运用,并不断予以增强,同时,还从当事人角度强调真实义务,在法院和当事人两个方面配合发现案件真实,这就是协同主义。协同主义是对辩论主义的矫正,我国确立协同主义的诉讼观念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著作权保护期限制之理论思考
冯晓青
2006, 22(3): 63-69.
摘要:
著作权保护存在期限限制,这是著作权与有形财产的重要区别之一。著作权保护期限制的正当性可以从经济学、著作权法的公共利益、著作权法的社会政策以及利益平衡等方面加以认识。确定著作权保护期的因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分析。著作权保护期在存在一致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特殊性。
西部农村地区法治建设的对策分析
肖乾利
2006, 22(3): 70-74.
摘要:
从法律角度审视西部农村,探寻西部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既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西部农村地区法治建设对策在于:开展普法教育、树立法律信仰;加强西部农业、农村立法;明确政府职责,规范政府行为;加快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公正、农民诉讼权利的实现;加快经济体制改革,重视西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情本”与“情空”——《红楼梦》诸艳的宗教修养与宝玉出家的对比性研究
宋珂君
2006, 22(3): 75-80,85.
摘要:
佛教中涅般木解脱目标的基础,是出离心和大悲心。以此为切入点,文章旨在探讨红楼诸艳的宗教态度和佛学修养,及其与宝玉参禅悟道、出家解脱的联系和差异性。宝玉出家体现了与佛教原始宗旨较为接近的修行理念,与其相呼应的,是有小乘气息的惜春,红楼诸艳中大多数人的学佛态度,并非真正的宗教浸润,而是士大夫式的佛学文化与禅悦。
麻城刘家和《金瓶梅》新考证
凌礼潮
2006, 22(3): 81-85.
摘要:
文章就新发现的麻城《梅氏族谱》和《刘氏宗谱》,从刘守有与梅国桢的姻亲关系入手,对马泰来先生关于麻城刘家与《金瓶梅》关系的论述,作了新的考证。对《金瓶梅》一书的流传途径和西门庆的人物原型提出了新的看法。
同是借鹊情各异——“鹊”的文化意蕴探究
付湘虹
2006, 22(3): 86-91,98.
摘要(279) PDF(11)
摘要:
“鹊”这一物象同其它鸟象相比,在中国古诗词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但其在作品中的意象却非常丰富,无论是主题取向还是表现手法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因为在“鹊”的意象选取中包含了作者的个性特征、时代特征、民俗特色等多项文化意蕴。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找寻一些创作规律,以丰富我们的文学宝库。
诗学与文化的紧张——弗兰克·奥哈拉诗歌审美与文化的思考
王卓, 雷丽平, 张燕
2006, 22(3): 92-98.
摘要:
弗兰克.奥哈拉是“纽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在美国后现代诗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多年来,对于奥哈拉的研究只停留在其诗歌的先锋技巧和语言实验的层面上,而忽略了其诗歌中蕴涵的十分丰富的社会文化因素。文章对奥哈拉创作的社会历史氛围,以及他的诗歌文本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特别关注了其诗歌中诗学与文化复杂而独特的关系,并结合诗歌文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土地改革与农民政治意识的觉醒——以建国初期的苏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王瑞芳
2006, 22(3): 99-102,112.
摘要:
文章主要以建国初期的苏南土改为例,对中共动员农民参与土改运动及农民在土改运动中政治意识觉醒状况进行剖析。笔者认为,政治意识淡薄、政治地位低下的农民之所以能够激发出高昂的政治热情,爆发出惊人的政治能量,与中共在土改中的动员和教育密不可分。政治意识觉醒后的广大农民,踊跃参加乡村各种政治组织,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成为中共领导的农村基层组织的骨干,从而根本改变了乡村社会的政治格局。
试论彭禹廷“三自主义”理论的实践途径
万新芳
2006, 22(3): 103-106.
摘要:
20世纪20年代末,“辞官”回乡的河南镇平人彭禹廷,“以剿匪救民为职志”。他从剿匪救民生涯中深切地感受到,即使剿灭匪患,尚不能“救穷”致富,不能抵御“匪式军队”、贪官污吏的压迫。所以,为实现积极的人生观,而“上下求索”“治本之方法”———以孙中山的“为人民求幸福的”“三民主义”为理论基础,创立了“自卫、自治、自富”“三自主义”理论。并在“三自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掀起了历时十余年的宛西自治,使宛西自治区域成为被世人称颂的“世外桃源”、“自治天堂”。
《香港少年报》的革命宣传刍论
罗衍军
2006, 22(3): 107-112.
摘要:
由清末革命宣传家黄世仲创办的《香港少年报》,积极进行反清革命的宣传,把“排满”与共和革命相结合,把民族民主革命作为御外救国之前提,还将革命与“新民”相辅相成,一同阐发。《香港少年报》的革命宣传一方面对号召民众参加反清革命、促进革命进程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有“排满”宣传存在狭隘性、对西方列强干涉革命认识不够等思想局限,并且受到资金、人员等客观条件的制约。
和谐社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思考
楚江亭
2006, 22(3): 113-119,128.
摘要:
文章从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功能、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四个方面对我国和谐社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分析。
论高校突发性事件的预警教育机制
孙兰英
2006, 22(3): 120-123,128.
摘要:
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导致大学生思想、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各类突发性事件频繁,并具有类型多样性、“群体极化”现象、影响深远等特征。因此,增强预警教育意识,建立信息收集和疏通机制;整合学校组织资源,快速启动复合型预警教育机制;发挥科技和媒体的作用,建立舆情披露和舆论导向教育机制;建立法制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的预警教育机制等。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制度性建设紧密结合,提高高校应对群体性事件和抗风险的能力。
欧洲中世纪大学学术研究的形式与特征
李志峰
2006, 22(3): 124-128.
摘要: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术研究来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思想的重新发现和社会对于新知识、新思想的需要。学术研究的形式主要包括批判与实验、论辩、评注、翻译和编纂。学术研究呈现出有限自由和国际化的特征。学术研究对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3-2005年《高等教育研究》作者及引文的统计分析
王文宏
2006, 22(3): 129-133,140.
摘要:
运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对《高等教育研究》(2003-2005)3年发文作者类型及所附引文进行统计分析,定量地描述该刊引文数量、引文文献类型、引文语种、引文期刊分布等情况,以期从中揭示《高等教育研究》引文的特点及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研究文献利用的概况。
从少数民族科技史到科学人类学
田松
2006, 22(3): 134-140.
摘要(276) PDF(10)
摘要:
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是一个新兴的具有多学科交叉性质的研究领域,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式。目前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下面的一个分支。鉴于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自身的特性,文章认为,这一领域具有更多的人类学特性,从少数民族科技史走向科学人类学是一个自然的发展途径。
现代技术的伦理困境与技术时代的道德相对主义幽灵
谢礼圣
2006, 22(3): 141-146.
摘要:
随着形上世界的崩溃,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扩张使现代人不可避免地被卷进了技术大潮的漩涡中,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技术统治的贫乏时代。在这个思想贫乏的技术时代,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医疗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不断冲击着现代人脆弱的道德底线。与技术突飞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类在运用技术的过程中不断遭遇伦理困境。现代技术的伦理困境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道德世界观,突显了道德的相对性和主观性,从而为道德领域中的相对主义倾向提供了孳生的土壤和蔓延的空间。
视觉的陷阱——他者的误认
南宫梅芳
2006, 22(3): 147-152.
摘要:
作为法国当代重要的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拉康解构了自我的中心地位,解构了主体,把精神分析学派带入一个新的领域。作为他的一切其它理论发展的基石,镜像阶段理论是研究自我的结构化,自己第一次将自身称为“我”的阶段。但是镜像阶段对自我的意识和对他者的认同虽然使人能够获得对自身的第一次确认,但是这种来自“镜中像”的确认却是视觉给我们的陷阱,一个影响一生的误认。
论科学发现中的创造性思维
宋琳, 刘文霞
2006, 22(3): 153-157.
摘要:
科学发现问题是一个有着颇多争议的问题,文章试图从科学哲学和科学家的角度来探讨科学发现的本质实质就是科学创新,科学发现体现出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同时本文还强调在科学发现中要保持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之间的必要张力。
论亚里士多德“潜能”的最严格意义
金建伟
2006, 22(3): 158-162.
摘要:
潜能现实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亚里士多德本人解决存在与变化问题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我们理解亚里士多德整个哲学体系的一个关键点。亚里士多德这一学说尽管早已为我们中国学者们所熟悉,然而熟知往往并非真知,人们对它的理解还存在着某些不足。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δυναμζ”(潜能)”一词的含义的理解不够到位有关。文章认为,亚里士多德“δυναμζ(潜能)”一词,就象亚里士多德的“on(存在/是)”一词一样,是具有多种含义的,在这些不同含义中又有一个最严格的意义——即作为“动变之能”的“δυναμζ(潜能)”,亚里士多德“δυναμζ(潜能)”的其它含义不仅与这一最严格的意义相关联,而且都是这一最严格意义的进一步引申。本文还指出,亚里士多德对“动变之能”意义上的“δυναμζ(潜能)”也做过较为详细而具体的区分,理解这些具体区分对于我们理解亚里士多德其它哲学思想是很有帮助的。总之,本文认为,对亚里士多德的“δυναμζ(潜能)”一词的含义尽量作些深入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否则我们对亚里士多德的潜能现实说的理解将会停留于表层,并最终影响我们对亚里士多德整个哲学体系的正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