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3年  第19卷  第3期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许放
2003, 19(3): 封二-封二.
摘要(141) PDF(11)
摘要:
社会学 社会工作
转型期残疾人社会支持的实践模式研究
丛晓峰, 唐斌尧
2003, 19(3): 1-4.
摘要(232) PDF(18)
摘要:
文章在于建构一个残疾人社会支持的实施模式,以分析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的特征,拓展社会支持的相关专题性研究。基于"人在情景中"的社会工作核心概念,残疾人社会支持的实施模式的设计应该关注三个系统、回答三个问题:"为谁"、"是什么"与"如何做"。
论晚清新军的优抚制度
任同芹
2003, 19(3): 5-9.
摘要(168) PDF(12)
摘要:
晚清新军的优抚,是我国优抚发展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袁世凯对新军的优抚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军队医疗救治方面,聘用熟谙西方医疗知识的军医,采用西式医疗技术,使旧军队医疗救治落后的局面大大改观。此外,针对新军退伍士兵的安置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实施细则。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关于安置退伍军人最完整、最系统的细则。这对于激扬军队士气,保持社会稳定,提高军队战斗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新军的优抚仍在封建社会的窠臼中徘徊。
经济学 管理学
论政府危机管理
陈闽红
2003, 19(3): 10-14.
摘要(239) PDF(12)
摘要:
危机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但危机有其规律性,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采取快速反应积极应对的策略,建立危机预警、危机处理和善后评估机制,变危机为机遇。
政府危机管理效益初探
汪淑珍
2003, 19(3): 15-18.
摘要(256) PDF(11)
摘要:
政府危机管理效益反映的是政府在危机状态下的管理社会的能力。它不仅体现在微观层面上的以速度快慢、时间长短等表示的效率,而且还表现在宏观层次上以是否利用危机所提供的机会而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必须对此有全面的认识。
从SARS事件看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机制设计
张小明
2003, 19(3): 19-23,35.
摘要(294) PDF(16)
摘要:
文章试图在厘清有关基本概念以及规范相关专业术语的基础上,对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机制做一番理论上的探讨,粗略勾画出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机制的宏观架构与战略设计。并结合SARS事件,探讨其实践意义。
法学
唐代涉外民事法律初探
郑显文
2003, 19(3): 24-29.
摘要(226) PDF(13)
摘要:
在"重刑轻民"的中国古代社会,关于民事法律的规定不很发达,尤其是有关涉外民事法规更少。唐代是我国封建法律颇为成熟的时期,从现存的中外典籍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些相关的法律规定,唐代涉外立法的逐步完善,为解决涉外法律冲突,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奠定了基础
既判力论在中国的困境探析——以民事诉讼为视角
刘学在
2003, 19(3): 30-35.
摘要(248) PDF(20)
摘要:
民事判决的既判力制度是维护司法的高度权威性和法律的稳定性之必然要求,但在我国却处于理论上重视而立法、实践中忽视之尴尬窘境中。造成这种状况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应当多角度地寻求其解脱途径。
论国际行政法庭的法律基础
邓烈
2003, 19(3): 36-41,46.
摘要(157) PDF(14)
摘要:
国际行政法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国际司法机构,国内学界对其缺乏基本研究。文章细致分析了构成国际行政法庭法律基础的组织文件,从中发掘出许多独有的实践。这些易被忽略的实践中有时隐含着关键的"变革因素",随着其进一步的滋长,它们可能会对现有的国际法理论形成冲击。
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权力制约的模式选择
肖泳冰
2003, 19(3): 42-46.
摘要(280) PDF(12)
摘要:
随着我国企业改制进程的加快,公司董事权力制约越来越成为公司治理的中心问题,我国的公司机关构造从形式上属于日韩模式,但是在对董事的监督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比较德国和日韩在公司董事权力制约方面的特点,对于我国《公司法》在这方面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学
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彭红英
2003, 19(3): 47-51.
摘要(393) PDF(17)
摘要:
中国的民族工业在20世纪20年代能够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洋货进口的剧烈下降;民族资本家的创业精神;20年代出现了一些较大的民族资本集团;20年代国内市场的扩大;中国人民反帝爱国革命运动的推动。
胡适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宋广波
2003, 19(3): 52-56.
摘要(367) PDF(13)
摘要:
胡适是希望通过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来继续他争取人权的事业,但他不主张将争取人权变成反政府行为。胡适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部的分歧导致了北平分会的解散。胡适的主张,不但影响了北平分会,还影响了同盟总部的中坚人物蔡元培及林语堂,这在同盟最终解散过程中,产生了一定影响。
蒋介石、卫立煌之间战略争执与毛泽东军事部署的内在联系
张皓, 卢爱婷
2003, 19(3): 57-62.
摘要(348) PDF(12)
摘要:
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的军事部署非常灵活。无论是先行发起锦州战役,还是之后回师消灭西进兵团,都是本着蒋介石和卫立煌之间的战略争执情况而作出的。
文艺学
阴暗心理的象征:《西游记》中的妖魔及其佛教文化寓意
宋珂君
2003, 19(3): 63-68.
摘要(308) PDF(14)
摘要:
妖魔,在佛经里,是指破坏修行的因素。它可以泛指一切阴暗的心理,也可以人格化为魔王和魔军。文章运用比较法和分析法,从剖析《西游记》中的妖魔特质、魔的居所、降魔的方法入手,研究佛教文化视野中的小说特征,论证佛教的"修行"观念对小说的创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审美主义倾向论略
陈吉猛
2003, 19(3): 69-73.
摘要(211) PDF(11)
摘要:
审美主义是在近现代西方出现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艺术观上的审美一元论思想,受其影响,我国新时期文学理论具有美学化倾向,在审美体验论、审美感性论、审美形式论、审美超越论、审美本质论等理论环节上显示出审美主义之审美一元论和感性本体论的倾向。反思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审美主义局限,对于推进我国文学基础理论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论音乐美的纯粹性——对音乐本质的思考之三
邓双林
2003, 19(3): 74-80.
摘要(204) PDF(11)
摘要:
文章对中国目前盛行的认为音乐能够表达概念性内容的音乐观念提出了辩驳,并分别从音乐的实践情况、语义学考察等几方面论述了音乐的特征,提出了作者对音乐本质认识。文章认为:强调音乐有概念性内容的原因之一是文以载道的传统工具论音乐美学观在现代中国的延续。基于上述分析,作者提出对音乐美的认识;音乐美就是乐音的运动,相比于其他门类的艺术,音乐美更加具备普遍性、纯粹性。
哲学 政治学
论爱因斯坦的统一性思想
刘文霞
2003, 19(3): 81-83.
摘要(232) PDF(10)
摘要:
统一性思想不仅是哲学上,也是科学上的重要思想。在爱因斯坦的学术生涯中处处体现出这一光辉思想,"世界是和谐统一的",也成为爱因斯坦心目中最高、最神圣的追求目标。
对反现代化思潮的反思
郭海龙
2003, 19(3): 84-86.
摘要(269) PDF(13)
摘要:
文章对反现代化思潮的一般特征进行了概括,在指出了该思潮局限性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其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新变化研究
刘保国
2003, 19(3): 87-91.
摘要(196) PDF(1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原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从它们中间又分化出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形成了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错综复杂的社会格局。影响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形成、生产关系的变化和政策因素的作用。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和对待这些新变化,处理好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分重要。
政治文明理论与实践问题述评
李校利
2003, 19(3): 92-94.
摘要(141) PDF(10)
摘要:
文章对政治文明的内涵、特征、结构等问题的各种观点做了较详尽的介绍和分析,阐述了建设政治文明的必然性及其意义,指出政治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