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17(1): 57-60.
摘要:
“文革”作为一段特殊的历史正在远去,但它带给我们民族的灾难与悲剧及其巨大影响,却无法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就当代作家而言,他们在创作“文革”题材的作品的时候,重点应当放在揭示“文革”时期广大人民的特殊精神状态得以形成的现实土壤上,应当放在挖掘、反思“文革”的悲剧根源上。而不必以现在的种种眼光、标准为前提,去评价、衡量“文革”时期广大人民的特殊精神状态。《桃源梦》的作者借助处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的“桃源梦”意象,通过合情合理的演绎,展现了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梦成梦灭的历史;使人从中看出“文革”悲剧根源的所在:无论多么理想的意识形态,如果长期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的支撑,定会遭到现实的拒斥。在迄今为止的众多同类题材的作品中,《桃源梦》当属反思“文革”悲剧根源的力作,值得我们予以高度重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