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9年  第15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科学实验是检验科学理论的标准
张明国
1999, 15(4): 1-4.
摘要(419) PDF(24)
摘要:
文章首先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之前关于科学实验在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理论进行了综述;然后,通过史实论证,对科学史尤其是科学争论史上通过科学实验检验争论双方科学假说的观点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论述了认识科学实验作用的意义以及科学实验成为检验科学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原因。作者指出,深刻理解科学实验是检验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标准,有助于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精神实质,坚持和运用这一重要标准,对于促进知识与技术创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将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物理学对人类的影响
颜铮
1999, 15(4): 5-8.
摘要(432) PDF(27)
摘要:
现代物理学是现代科学革命和现代技术革命的先导。它推动了现代化学、天文学、地学和生物学及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空间、海洋等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国家的综合实力乃至世界格局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也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论人文社会理论发展的逻辑连贯性的强度及其特点
林建成
1999, 15(4): 9-12.
摘要(271) PDF(17)
摘要:
同其他知识形式的发展一样,人文社会理论的发展也是连续性与间断性、逻辑连贯性与社会制约性的统一。但人文社会理论发展的逻辑连贯性有自己的强度和特点。在这一问题上,既要克服把思想史看成理性自身运作的过程这一传统理性主义的弊端,又不能将社会对思想的制约等同于机械的因果决定。对社会分工、群体利益、历史环境诸因素的作用都应做开放式的具体理解,而不能简单套用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来说明人文社会理论的发展。
“实践标准”与“事实标准”
荆楚
1999, 15(4): 12-12.
摘要(170) PDF(20)
摘要:
邓小平企业管理思想论略
马桂生
1999, 15(4): 13-15,54.
摘要(199) PDF(16)
摘要:
邓小平向来重视企业管理工作。从主持《工业七十条》的制定,到倡导企业领导体制改革,提出“厂长负责制”,放权让利,企业管理民主化、科学化等,邓小平的企业管理思想可谓博大精深。
所有权与公司治理机制
沈恒林
1999, 15(4): 16-19.
摘要(247) PDF(26)
摘要:
企业生产是一种合作生产方式。合作生产的主要优势是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但这种优势却因外部性和代理问题的存在而遭受极大的损失。所有权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成员提供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为企业治理机制的构建提供前提。国有企业改革的当务之急是产权改革,在此基础上方可依据不同的产权结构选择不同的治理机制。
岳飞《满江红》中的“贺兰山”
荆楚
1999, 15(4): 19-19.
摘要(270) PDF(19)
摘要:
长江流域劳动力流动趋势探讨
吴莹
1999, 15(4): 20-23.
摘要(251) PDF(17)
摘要:
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分析了长江流域人口的分布,回顾、分析了其人口流动的历史与现状,探讨了流域劳动力的流动趋势,并为长江流域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及合理利用提出可行性建议。
浅析降息的原因及其效应
吴洪健, 刘涛
1999, 15(4): 24-26.
摘要(241) PDF(17)
摘要:
降息是一个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1999年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针对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再次降息,试图扩大投资和刺激消费,以拉动经济的增长。降息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正效应,也有其负效应。论文主要就本次降息的原因,降息的正效应及如何减少负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简明的分析。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
毛祖桓
1999, 15(4): 26-26.
摘要(235) PDF(17)
摘要:
清末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
刘伟
1999, 15(4): 27-32.
摘要(294) PDF(17)
摘要:
文章探讨了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整过程。指出清廷的主观意图是通过行政机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但从实际后果看,这一努力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使中央与地方矛盾进一步扩大。文章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来自中央与地方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清政府实际是在原有体制框架内来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因此无法借助新的社会力量未制约既得利益者,只能在各方既得利益的左右下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从而使调整除了回复到旧路上去外,别无他法。
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
荆楚
1999, 15(4): 32-32.
摘要(280) PDF(18)
摘要:
“五四”时期民主思想发展的新趋向
方敏
1999, 15(4): 33-37,42.
摘要(211) PDF(16)
摘要:
文章阐述了五四时期民主思想发展的几个新趋向:一是对代议制度的批评日趋普遍,越来越趋向于要求直接民权;二是人们思想中的民主之“民”越来越接近真正的人民;三是产生了初步的无产阶级民主观念;四是民主思想的发展日益中国化。并指出:这些新趋向的产生是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综合影响的结果;由于出现了这些新趋向,中国民主思想结束了以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单线发展的历史,开始出现了人民民主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并行发展的局面,而人民民主思想逐渐成为中国民主思想发展的主流方向和最终方向。
1949—1972年美国对华政策及其演变
任海鹏, 武军
1999, 15(4): 38-42.
摘要(664) PDF(58)
摘要:
1949年至1972年,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从“脱身”、观望到孤立与遏制,再到接触与对话的巨大转变。孤立和遏制中国给美国造成严重损失,与中国接触和对话、开展互利合作,是美国唯一明智的选择。
《红字》中珀尔人物形象初探
丁凤新, 孙静萍
1999, 15(4): 43-47.
摘要(365) PDF(21)
摘要:
《红字》中的珀尔这一文学形象,一直为学术界评价不一。为此,就珀尔作为《红字》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在小说的结构安排、情节发展以及珀尔与小说的其他三位主人公的关系和该人物形象塑造上作一分析论述。
诗歌创作中的意象组合简论
何应文
1999, 15(4): 48-50.
摘要(265) PDF(16)
摘要:
意象是诗歌的细胞,诗歌通过意象组合展现诗美的魅力,其组合是有一定的规律性。为此,探讨诗歌意象间组合的结构与方式,从而揭示诗歌艺术的某些内在奥秘,就成为深得诗歌旨趣所在的关键。
东坡词中“柔情”探析
卢建平, 陈朝霞
1999, 15(4): 51-54.
摘要(281) PDF(17)
摘要:
对于苏轼词,人们较一致的说法是因为东坡以诗为词,开阔了词的境界,开创了豪放词派。但深究其里,东坡词的豪放,首先是基于他的柔情,柔情是苏轼词格、人格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其词格、人格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只不过苏轼之柔情于中国其他词人有着许多质的区别。这种独特的柔情贯穿东坡一生,是柔情铸就了苏轼的伟丈夫形象,这才是东坡词之所以美的深层原因。而这一点却常被人所忽略。
《合同法》:合同和合同书
张谷, 王爽
1999, 15(4): 55-61.
摘要(300) PDF(16)
摘要:
文章介绍了合同法之产生过程,指出它是一部复合继受、民商合一的法律,并从理论上剖析了《合同法》第2条中“合同”概念的内涵和处延,同时指出《合同法》策36条中“法定或约定的书面形式”应为成立要件。
论买卖合同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
王轶
1999, 15(4): 62-67.
摘要(290) PDF(15)
摘要:
合同风险制度是合同法的中心问题之一。买卖合同中的风险分配问题,在买卖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力图通过讨论物权变动模式与买卖合同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之间的关系,揭示物权变动模式对此类风险的转移或分配立法设计的影响。论文结合大陆法系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事立法上有代表性的三种物权变动模式:即债权意思主义模式、物权形式主义模式、债权形式主义模式,以及英美法系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移转的规则,分别考察了将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与标的物所有权归属相关联的立法例以及将动产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与标的物所有权的归属相脱离,从而使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的转换与标的物所有权的移转相分离的立法例。并以此为认识前提,阐释了我国民事立法上的相关规定。
论新合同法中合同的效力
程合红
1999, 15(4): 68-72.
摘要(269) PDF(15)
摘要:
在严格意义上,合同的效力只是指因“依法成立的合同”而直接产生的效力。无效合同和可撤销的合同也产生一定的效力,但不是根据当事人的约定产生的,是法律直接规定的,严格来说并不是“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效力不仅仅限于其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性;还应当具有对外的“对抗力”性,即合同不容外人侵犯,尤其是来自法院及政府行政机构的不当干预。新合同法对合同效力的规定,加强了对合同当事人的约束力,提高了合同的对抗力,扩大了合同的效力范围,完善了合同的效力体系,与经济合同法、民法通则相比,弥补了它们各自的不足,确为一大进步。但是在提高合同效力属性的层次和进一步明确合同的对抗力属性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
论附赠式有奖销售中的商业赠品责任
黄辉
1999, 15(4): 73-78.
摘要(218) PDF(16)
摘要:
附赠式有奖销售中的商业赠品责任问题在现实中日益突出。本文首先介绍了附赠式有奖销售的概念和现状,并分析了目前法学界对附赠式有奖销售法律性质的各种观点,然后从价格分析、会计处理及经济行为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商业赠品不同于一般的民事赠品,而是买卖合同的一部分,主张经营者应对商业赠品承担与产品一样的法律责任。同时又对商业赠与视同买卖关系的具体情形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商业赠品的两种法律责任类型,即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并提出了有关完善立法的建议。
中国古代建筑与人文教化
马蜂
1999, 15(4): 79-84.
摘要(334) PDF(14)
摘要:
中国古代建筑中蕴涵着深刻的人文教化理念。通过对其中诸如“天一合一”、“礼乐精神”、“适形便生”等精粹思想的抽象及对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比较分析,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外来文化的兼容能力。
日本的环境社会学研究
王子彦
1999, 15(4): 85-88.
摘要(201) PDF(14)
摘要:
文章对日本环境社会学的诞生和发展过程及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进行了评析。环境社会学起源于20世纪后期的环境运动,美国及日本的环境社会学研究都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本文在对美国和日本相互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日本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历史沿革、特征及两部重要的著作,指出了日本环境社会学研究的特点有三:显著的本土化特征;内容针对性强但范围相对狭小;偏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而缺少理论建构。日本环境社会学研究对中国的社会学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
许峰
1999, 15(4): 89-91.
摘要(321) PDF(15)
摘要:
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传统企业发展观的重大纠正在于,它把伦理因素置于企业发展的基础地位。这主要从价值观、企业管理、企业形象三个层面体现出来。1.企业伦理理念是企业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它在内涵上与社会伦理保持价值同构和在状态上保持稳定,是企业可持续性的根本所在。2.企业管理伦理是开发人的主体性力量的必然要求,是企业人文动力的不竭源泉。3.企业道德形象作为企业形象的本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