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9年  第15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货币经济、变革痛苦与人类进步──恩格斯晚年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及其启示
宋泽滨, 齐爱兰
1999, 15(2): 1-7.
摘要:
文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恩格斯与丹尼尔逊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争论,并得出五个基本启示:1.关于俄国社会特征和社会转变实质的争论,启示:“从公社农业和家庭宗法式工业过渡到现代工业”,“从自然农民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变”的体制改革,是“真正的社会革命”。2.关于如何看待社会变革中“痛苦”的争论,启示:社会变革,是“只能通过可怕的痛苦和震荡来实现”的,我们必须“承受大工业所带来的一切后果”。3.关于如何评价改革作用的争论,启示:一切社会恶果“归根到底必将有利于人类的进步事业”,“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4.关于如何实现社会转变的争论,启示: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不可超越。“每一种特定的经济形态,都应当解决货币经济是“历史的必然性”,“我们越是能摆脱个人好恶,就越能更好地判断这些事实本身以及后果”。
略论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
林燕
1999, 15(2): 8-10.
摘要: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其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从人类认识实践的过程来看,只有破除僵化的思维模式,冲破主观偏见,才能为实事求是扫对障碍。如果我们头脑僵化,受旧的传统和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那就无法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事物面前,做到实事求是。其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这需要科学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如果离开了这一基础,思想便会重新僵化,成为新的主观偏见的奴隶。实践证明,离开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会走上主观幻想的歧途。正因如此,在走向新世纪的形势下,怎样才能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人们需不断研究的课题。
邓小平关于判断国际共运是非的思想
苗鸿玲
1999, 15(2): 11-14.
摘要:
本文探讨了邓小平关于判断国际共运是非的思想。邓小平在总结国际共运大论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精辟见解。这些思想是:1.邓小平提出判断国际共运是非的标准应是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判断的主体是各国党和人民。2.邓小平提出“一风吹”“一切向前看”作为处理与兄弟党和国家关系的原则,对各国党认识上的分歧提出“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3.“邓小平提出搞好自己国家的发展,是对国际共运、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思想。邓小平的上述思想对我国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卡夫丁峡谷”与中国妇女解放
王春聆
1999, 15(2): 15-17.
摘要:
本文从社会发展规律对妇女解放历程的影响,探讨了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妇女解放所不可避免地存在的一些问题。
浅析思想政治工作价值转换的关键
秦在东, 李平
1999, 15(2): 18-20.
摘要:
找到思想政治工作价值转换的关键,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价值最大化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探讨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及其转换过程,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价值转换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能力,并进而分析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三种基本能力,认为这些能力在转换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的理论分析
张伟, 王利, 何厚勤
1999, 15(2): 21-25.
摘要: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是体制与利益的矛盾碰撞爆发后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一是创新环境的高要求与现实环境不佳的矛盾;二是创新过程的高风险与企业风险抵御能力低的矛盾;三是创新资金高投入与企业资金短缺的矛盾;四是创新素质的高水准与企业员工素质低下的矛盾。
知识经济的含义
1999, 15(2): 25-25.
摘要:
股权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
洪功翔
1999, 15(2): 26-29.
摘要:
本文以马钢股份公司为典型案例,并结合其它上市公司的有关情况,分析国有股权结构现状及其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路。
加强金融监管 防范金融风险
高雁
1999, 15(2): 30-32.
摘要:
金融监督是指金融行政监管和金融风险监管,是国家对金融机构、金融行为的管理,是防止金融风险可能带来的巨大危害的必要手段。本文讨论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问题。
毛泽东与王实味的定案(续三)
宋金寿
1999, 15(2): 33-35.
摘要(187) PDF(77)
摘要:
本期续刊的是总题目的9、10节。王实味案,从总体上说,是由罗迈引发的,经康生插手以后,升格为“托派”、“反革命”,并由毛泽东最后认定。结果,王实味在1942年10月被开除党籍。1943年4月1日被捕。1947年7月1日遇害。
德日谈判《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情况
格哈德L. 温伯格, 张北根
1999, 15(2): 36-37.
摘要(330) PDF(12)
摘要:
在1936年11月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之前,德日谈判出现一些波折。本文就此披露一些细节,供研究者参考。
文艺学学科建设的基本前提──文学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文学的价值
王坤
1999, 15(2): 38-42.
摘要:
为了保证文艺学研究沿着学科建设的轨道向前发展,必须抓住文学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文学的价值这两个基本前提。文学研究除了总结创作经验外,它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的价值包括文本价值、社会价值、超越价值、和审美价值,它对中国文艺的繁荣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的文学批评鉴赏理论新解
王瑾瑾
1999, 15(2): 43-48.
摘要: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被视为文艺批评鉴赏理论中的体验论的典范,故而对“知音”一词及其理论的深入理解不仅有助于深入把握中国古文论其它范畴,也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及文化思想。本文在详细分析和论述了《知音》篇的基础上,提出对“知音”一词的新见解。
论陶诗对后代山水诗的影响
马自力
1999, 15(2): 49-51.
摘要:
本文认为:陶诗中虽然没有真正能够称得上山水诗的作品,陶渊明本人也没有像谢灵运那样去优游山水,但他并不是没有写景之作,他对山水景物的敏感程度也不比谢灵运差;而且,就陶诗对情景关系的处理这一点的影响而言,陶渊明对山水诗的影响之大,并不在谢灵运之下。如果说谢灵运以他大量的山水之作开辟了诗歌的“性情渐隐,声色大开”时代,那么,陶诗的浑融境界及其高度写意的景物刻画,则昭示了唐以后诗歌创作情景交融的必然趋势。陶渊明的诗歌,注重传达自然山水的种种意趣,并且塑造了一系列象征性人格化意象,开创了以写意为中心的淡墨写意之路。这种风格和作法,已被视为“正格”而为诗论家们所正式接受,并对后代山水诗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走出科普创作的误区
李伟
1999, 15(2): 52-54.
摘要:
本文指出,由于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目前的科普创作存在着价值定位和内容定位的偏差;为此,应重新认识和关注科学性与时代性、思想性、文学性、趣味性的统一问题;只有做到了这四个要素的统一,才能真正提高科普创作的整体水平。同时,文章还结合科普创作的实际,谈了对科普期刊改革的一些看法。
现代汉语副词“真”和“很”的用法辨析
来思平
1999, 15(2): 55-59.
摘要(360) PDF(23)
摘要:
本文筛选出误周副词“真”的几个典型病句,同时搜集了一些典范作品中副词“真”和“很”的例句,分析比较了副词“真”和“很”词义的差别、“真”句和“很”句语体色彩、语用功能、句法结构的不同,以及某些副词对二者在使用上的制约,较具体地归纳出二者在使用上的不同用法。
论中国区际民事司法协助的若干法律问题
王景琦
1999, 15(2): 60-62,64.
摘要:
本文对中国区际民事司法协助中的法律适用、管辖权、公共秩序保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主要阐述了以下观点:一是区际民事司法协助中的法律适用具有与国际私法法律适用不同的特点,即法律适用的目的、标准、强制程度、种类和范围等方面的区别,区际民事司法协助中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是适用被请求方法律;二是管辖权在区际民事司法协助中具有重要意义,被请求方审查请求方法院管辖权有四个标准:被请求方法律、请求方法律、请求方和被请求方双方的法律、区际协议的有关规定;三是由于各法域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道德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放在区际民事司法协助中有必要适用公共秩序保留,但应有一定限制,即从公共秩序的范围、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范围、适用标准和适用目的四方面予以适当限制。
领事裁判权对近现代中国法制的影响
董梅
1999, 15(2): 65-68.
摘要(233) PDF(15)
摘要:
领事裁判权是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其驻外领事等按照本国法律对在另一国领土之内的本国侨民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是国际上殖民主义势力通过不平等条约在殖民地、附属国攫取的一种片面的法律特权。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可以今我们反省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及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司法独立的信念。
关于市场经济与法治的理性思考
张宜人
1999, 15(2): 69-73.
摘要:
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对人治具有天然的排拒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孕育和发展强烈呼唤法治,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法律确认,其发展又要法律引导,市场行为还需要法律规范、调整和维护。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实现市场经济法治的基础,而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应当是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各个法律部门所组成的有机集合体。它是一个以调整与市场经济相关的社会关系为对象,以宪法为核心,以民法为基础,以商法和经济法为两大支柱的市场经济法为主干,以相关社会法和程序法为补充的有机统一整体。
论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毛祖桓
1999, 15(2): 74-78.
摘要:
本文指出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教育技术革命的最新发展阶段,并从十个方面论述了信息技术对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基础上形成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科学教育中真、善、美的理想
向蓓莉, 金继海
1999, 15(2): 79-82.
摘要:
针对中国学界近年来关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疏离的论争,本文提出,融汇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及科学方法教育实与人文精神同出一辙。事实上,中国人文精神的衰落,正与缺乏“客观、理性、怀疑”的科学精神直接相关。中国的科学教育、科学精神非但不是有过之,而且极为贫乏。有鉴于此,文章对如何在科学教育中启迪真善美的人文精神进行了探究。
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黄良军
1999, 15(2): 83-85.
摘要:
当前,新旧体制交替,文化变过频繁,社会竞争激烈,使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们产生了诸种心理矛盾。作者认为;社会、家庭、高校、个人四位一体的心理素质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心理矛盾的有效途径。
临颖三村行
左鹏
1999, 15(2): 86-90.
摘要:
“南街模式”有无普遍意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项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河南省临颖县南街村以及“克隆”南街的同县北徐庄村和龙堂村的考察,提出要在传统农业区实现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第二个飞跃”,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带领广大村民围绕农业上工业,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最终达到农民的共同富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论创新工程
李毅红
1999, 15(2): 91-94.
摘要:
本文通过对现代创新含义的分析,来认识国家实施的创新工程。提出了国家实施创新工程的重要意义:是完成科教兴国战略任务的重大举措,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是在国际竞争激烈的时代抓住机遇,勇敢挑战的关键环节,它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至关重要。